课程的逻辑-2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进展,全国性的教师研修的高潮已经到来,课程文化的再造是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和终极目标。在新课程实施中首当其冲的是直接参与课程教材设计的编审队伍的建设,任何学科的知识结构都包含事实,概念,原理原则和理论及其背后的思考方式与伦理道德的价值。而教科书的审查涉及内容及价值观,教材组织,学校协助,习作设计,物理属性等维度,需要从创新性,科学性,可读性等各个层面进行分析。

新课程实施,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课程行动研究过程,通过这种行动研究,把观念形态的课程转换为学生习得的课程,从而实现课程内在的文化意义,新课程实施的焦点在于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线的教师具有讲述课程故事的愿望,具有在故事分享过程中发展人际关系的愿望,具有反思教学实践的愿望,具有倾听他人见解进行对话的愿望,然而,高考指挥棒却扭曲了教师的这种积极性,管理主义与工具理性只能塑造应试教育的工作心态,却无法带来文化的再造。

根深蒂固的单位主义造成了学校之间关系的失调,闭门造车更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大敌。特别是校本教研的大地,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的建设,就是在冲破这种封闭式的学校文化,建立起学校内外和系统内外彼此沟通对话,推心置腹,充满活力的研究共同体。

重点校在新时代的课程改革面前,并无多大的资本可以炫耀,甚至有的只能贡献应试主义教育的那一套。

新课程的实施旨在涤荡应试文化的污泥浊水,彻底变革的传统非人性的课程,新课程倡导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发展的空间,立足于关爱,关切,关联的关心教育理论,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生的成功意味着社会和谐关系的确立,意味着学生智慧的充分发展,然而只要旧的高考制度依然不变,应试文化依然不变,那么新课程的命运将是岌岌可危的,新课程呼唤新的学校形象和新的教师形象,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是学习者共同体,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终身学习的典范,学习型组织的典范,学习型社会的典范,我们需要在参与改革的学校和教师之间形成伙伴式的团队文化,实现持续的专业增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程的逻辑-2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