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创业》:唯快不破

《精益创业》:唯快不破_第1张图片

企业在新创阶段,资金有限,人力匮乏,如何知道自己的产品是否适合市场?

像设计火箭一样,卧薪尝胆,极尽一切资源确保万无一失,再择良辰吉日测试发射?还是放下偶像包袱和完美情结,以最快速度推出原型产品(最小的,可行的产品),再根据市场的反应迅速修改和迭代?

如今来看,前者被打上了“传统制造”的标签,而后者则成为了“精益制造”。

精益制造不是一种特别的技术,而是提纲挈领的理念。但凡是理念,就说明它虽由技术进步引发,但本身算不得先进生产力,而是要适配到具体的环境中发挥作用。所以在某些领域,它反而可能是开倒车的体现。

“精益”概念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就是一个字:省。 在市场浮躁的时代里,不怕功能有缺陷,最怕的是整个产品不在需求的轨道上,完美而无用。为避免攒尽全身力气最后一拳打空的悲剧后果,先用手指头戳一戳哪里是实心的,就很必要。

最小可行产品的提法其实也不算新鲜了,在软硬件开发领域已经实用了多年,即敏捷开发(scrum)。很多美剧也这样搞,一边拍一边播,连剧情也根据观众情绪随时修改,鸡肋的角色随时便当。

总之,至少在最前沿最见血最慢不得的领域里,这一套方法适应得很好。

那么在其他领域,发展较慢的传统行业里,这个概念还是否有意义?这方面作者虽有论述,但能带给人的启发是有限的。我觉得可以总结为:但凡不那么需要脸皮的领域,都可以这么做。先放出一个恶评如潮的东西,然后逐渐在骂声中进化起来,成长壮大以后也没人计较其小时候的熊样,目的就达到了。

另外提一点,作者一再强调的“假设”,这个很关键:

在做出试验性产品之前,必须先有一个针对所改进项的假设,然后通过投放MVP(最小可行产品)来证实,获得认知以后再改进。

如果推出产品前没有做任何假设,或是产品投放以后并没有验证假设的途径,然后根据一堆类似用户总数这样的“虚荣指标”来确定产品是否需要再更改,那就走上了自欺欺人的邪路。

============吐槽分界线===========

基于中文的信息密度优势,但凡有中译版的书,效率起见本应推荐先过译版,除非概念损失太多才找原版。

然后发现,部分译著里(比如这部),直译过来的书面语给人造成了相当多的困扰。而后相应的,对于这样的书,读者们往往也会留下一堆不说人话的笔记。

正常情况下,随着阅读量的积累,大脑会练就一种自动跳过废话的本能。但对于书面语,这种能力无效。因为如果不过脑分析,你难以分辨出在这书面语之下是否潜藏着有用的信息。这就极大的影响了阅读速度。

尤其当连滚带爬的渡过一片翻译腔书面语的泥淖以后,停下来试图从中咀嚼出一些干货,然而这段内容却像一块大白兔奶糖,越嚼越少,最后化归于无:原来全都是废话。

所以,废话不可怕,琢磨半天才能理解的废话才可怕,所谓慢性谋杀。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益创业》:唯快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