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人生,跟孔夫子念“之乎者也”第三十三天

《论语.八佾篇》第九章:

子曰:“禘(dì)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解析:

孔子说:“举行禘祭的仪式,从完成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想看下去了。”

“禘”:古代帝王、诸侯举行各种大祭的总名。在这一章中指的是鲁国国君祭祀祖先的一种盛大仪式。

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家礼仪中主要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古人对神灵的崇拜和迷信是今人所不能媲及的,同样古人对祭祀之礼的注重程度也是今人所无法媲及的。

据说,古人在祭祀前要进行斋戒,包括沐浴更衣,不能喝醉酒,不得食肉动荤,不参加吊丧,不到有病人家问病,不得淫邪玩乐,总之一切不吉利肮脏的事都不得参与。

做为一些大型祭祀活动的主祭者甚至要沐浴斋戒三天或七天,斋戒期间要清心寡欲,反省自己,肃清思想、克制人欲、不可以有任何私心杂念,以保证真正做到内心清净、严肃、庄重才能代表全民来祭祀祷告,祈请天地降福,保佑天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作为古代最高祭礼的‘'进行时,更是要肃立雅静,鸣铳,献供品,敬香,击鼓,撞钟,奏乐,献酒,敬酒,恭读祭文,行礼等多项仪式流程。

从上面种种的要求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人们对于祭祀的郑重是不言而喻的,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要诚心祭拜,因为人们相信心诚则灵,只有祭祀的人对待祭祀足够的郑重其事,在祭祀的时候足够的诚信,神灵就会保佑大家,降下福祉。

而孔子做为“礼”的倡导者,自然对于祭祀一事格外的看重,对于祭祀典礼上的各种细节也会分外的留意。

孔子之所以会有此一叹,是因为在国家最高的“禘祭”上看见了鲁国国君的懈怠。

孔子认为作为一位国君,理当为万民之表率,主持祭礼时应肃穆庄严。可是鲁国国君却在祭祀祖先神灵这样庄重的场合表现出了一副应付敷衍的样子,既是对祖先神灵的不尊重,也是对万民福祉的不负责任,让孔子觉得实在难以接受。

孔子一直提倡人们不管对人对事都一定要能够做到心诚,一个人诚心做事,诚心待人时的状态与敷衍了事,随意搪塞的状态是可以看得见的。

放到我们的生活中,一个人在你眼前表现出的态度,对你的影响也会是非常直接的。

小刘新开一家店,邀请了各位亲朋好友来参加你的开业典礼,还特地邀请了几位朋友做剪彩嘉宾。仪式举行的当天,其他人都早早的来到现场,着装整齐,满面笑容的向他祝贺,甚至还忙前忙后的帮他招呼到场的客人。

眼看着剪彩的吉时就要到了,可是被邀做剪彩嘉宾之一的老张还没有到场,小刘不想误了时间,于是打电话了解一下情况。

老张说,快了快了,马上就来,十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来。小刘又让另外一个朋友帮忙问,又说,快了快了,马上就到了,又十分钟过去了还是没见人。小刘又亲自打了个电话问,回答说,很快了很快了,差不多就到了。

按照正常的情况,老张不管是在哪里都应该是可以到现场了,可是就是没有到。现场的其他人已经等了很久了,司仪也再三的催促,仪式必须要马上开始了,小刘心里也觉得非常的不愉快,开始就开始吧!就在司仪登台的那一刻才看见老张的车出现在大门口。走到面前一脸睡眼惺忪的样子,昨天的酒还没有醒。

勉强完成了剪彩仪式后,老张说了几句好听的话又提前告辞了。开业仪式的忙乱完后,小刘想起这个事来心里真的不是个滋味,老张那个敷衍的态度,让他觉得很没有意思。礼节上的请了老张吃了一顿饭之后,就少了与对方的来往。

本来一件很开心的事,因为老张的随意,让大家都觉得非常的不开心,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老张的态度实在是太敷衍了。别人既然邀请你参加开业仪式,还是剪彩嘉宾,就是对你的尊重和信任,可是你毫无时间观念不说,而且还以一副萎靡不振的状态出席,实在是太让人无法接受了。不管多么漂亮的祝福话语都无法掩盖住态度上的不真诚。

公司每个月都有月度总结会议。

每个人同事都要对自己过去的一个月的工作做一个总结,同时对下一个月的工作做计划和安排。这是一个自我反省的时候,也是一个可以向他人学习的机会。

每次开会的时候,大家都会认真的讲解自己的所做所得所思所想,有数据,有条理,也会认真的记下别人分享的一些成功经验,用来学习。

轮到小吴发言的时候,他首先对自己的工作任务没有完成做出了深刻的检讨,然后列举了各种理由借口告诉大家任务没有完成有很多原因,自己也不想,最后还大声的喊了喊口号表态,下个月一定加倍努力,完成任务,不让领导失望。

态度很诚恳,口号很响亮。然而每个月都是说着同样的陈词滥调,每个月都检讨,每个月都有原因,永远是会更加努力做好工作,却每个月都没有完成任务。

有一个月了,在听了他的发言后经理实在忍不住的问他关于工作的相关细节,具体目标,小吴结结巴巴的根本答不出。经理无可奈何,会后通知小吴去办离职手续。

为什么经理如此决绝呢?因为小吴的工作总结中看不到半点的诚心,有检讨,有理由,有口号,可是没有数据,没有进度,没有目标,没有措施,也就意味着后面也是没有行动的。

那些深刻的检讨,响亮的口号,不过是一种应付总结会的敷衍,对他的工作产生不了任何的实际意义,任何人听多两遍都不会想去再听了。

不管是老张,还是小吴,他们对人对事的态度就如同那个祭礼上被孔子不想再看的鲁国国君的态度一样,是那样的敷衍,那样的懈怠不诚。

一国之君,在祭祀祖先神灵时,你都敢敷衍了事,你还有什么不能敷衍的呢?没有诚心的祭祀祭与不祭又有什么区别呢?

作为朋友,在朋友开业需要撑场面助人气的时候,你都可以敷衍了事,还能指望你能在有困难的时候雪中送炭吗?不能以诚相待的朋友,有和没有又有什么区别呢?

作为员工,工作上敷衍,会议总结敷衍,还能指望你能干出点什么辉煌的业绩?不能认真对待工作,真心实意为公司付出的员工,有你和没有你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谓心诚则灵,并不是为求拜神灵,而是为郑重自己。

只有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拿出一种认真的态度,把事情做好,做细,才可以让别人看见你的真诚,因此而信任你。如果一眼就让人看出你的敷衍,没有人会愿意跟你深入沟通,更不可能有深度的信任和合作。

“之乎者也”里藏着夫子的态度,也藏着我们需要去深思的道理,明天继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人生,跟孔夫子念“之乎者也”第三十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