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浅谈君子之道的智慧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所具文学艺术性价值颇高,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对后世的影响巨大。

《于丹论语心得》通过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六个篇章来解读论语。关于君子之道,《论语》有诸多篇章。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维,见德思义。孔子说,“君子有九件用心思虑的事,看要想到看明白没有、听要想到听清楚没有、神态要想到是否温和、容貌要想到是否恭敬、言谈要想到是否诚实、处事要想到是否谨慎、疑难要想到是否要求教、愤怒要想到是否有后患、见到有所得到要想到是否理所该得.”——这是君子的好思之心。

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孔子说:“有了义字当先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否则,一个君子会以勇犯乱,一个小人会因为勇敢沦为盗贼。”——这是君子的勇敢之心。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说:“君子应该有三点敬畏:敬畏上天的意志,敬畏德高的君主,敬畏圣人的遗训。”——这是君子的敬畏之心。

君子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词语。按照《礼记》的标准,至少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学问高,二是品行好,三是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人渊博广泛地学习文化、文明,并约束于社会行为规范,可以不离经叛道。对于一个君子而言,首先他要好学,不仅拥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孜孜不倦的好学之心,懂得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汲取知识、不断扩充自己。同时,要将自己所学运用于实践当中,反馈社会、惠及众人。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第二点:品行优良。一旦心系社会与众人,并坚持用自身行为影响他们,才能修炼出好的品行。“孰善行而不怠”说的大抵就是如此。一个人具有崇高的道德目标尚且不够,他还要同时具备付诸实践的能力与毅力,也就是践行道德的能力。相反的,若坐而论道,或是“穷斯滥矣”,那么,就只会是“伪君子”和“真小人”了。

还有必不可少的一点是君子对自己的约束。“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说:“君子不会致力于饮食及居住环境上追求安饱,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谨慎地说话,又能主动地向志向行为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这是君子对自身的要求。克己,所以君子有德、好思、坚毅而持久。

私以为,《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之作,流传千古,究其原因必定少不了君子之道的丰富内涵。而以上所取的,不过是经过历史精挑细选过后呈现的优品之中,微不足道的一瓢罢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心得——浅谈君子之道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