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加减法则

我在想,存不存在这样一种状态,一个人站在我面前,我却对ta做不出任何评价。

[谈吐雅俗与否]影响评价,所以禁止说话。

[衣着端正与否]影响评价,所以必须裸露。

然后,当一个光秃秃沉默不语的人站在我面前时,我却发现我依旧可以对ta做出基本判断。四肢是否健全,皮肤白皙或黝黑...我无法排除所有干扰项,又或者说在我排除干扰项的同时就已经在对群体做出基本印象分类。

那么,又存不存在这样一种状态,我对一个未曾见面的人或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人做出评价。

我认为答案是,存在这样的一种状态。

我们对一个人或者一样事物的印象必须有个代称。比如,年段总是考第一的同学,我们对ta印象的代称就是“学霸”,就是“第一”,当我们提到“年段第一”的时候,脑子里自然而然会出现这样一个人。而姓名作为一种相对而言较为准确具体的代称,能够概括性包含一个人的所有印象。当我们提到W(人名)时,同样会出现“年段第一”的印象,而且不止,或许还会有“温柔”“漂亮”...

这样的印象代称不需要我们相见相识相知,只需重复出现一张期末成绩排名表即可。

同样,第三人的描述也能干涉我们对未曾谋面之人或不存在之人的印象。

我时常半认真半玩笑地同父母和我身边的同学提起一个男生,我的“男朋友”,姓张名德筹,来自上海,和我是高中同学,在我的介绍下和我妹妹相识,爱上了我的妹妹抛弃了我...越说越离谱,但是除却“爱上了我的妹妹抛弃了我”之外,其他描述又的确像那么一回事,没有人会质疑这样一个存在,我的母亲甚至深信不疑屡次夸我能干。可惜,“张德筹”只是“长得丑”,是我虚拟出来的一个人物。

更有意思的是,我们对某个人的印象和评价会在外界多方面的描述或者更深入地接触后进行加减。

蓝衣白眼女记者凭借几个“随性”动作在几个小时内爆红。我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无意间见她翻白眼的图片,觉得她很奇怪,可能是位脑子不太正常的女性;浏览器上搜了图片事件,忽觉这位女性是个敢于表达的“英雄”;从其他途径了解到蓝衣白眼女记者的负面消息后,又消逝了对她的好印象。加加减减,形成了对这位女性的印象。

你可能感兴趣的:(印象加减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