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思考的质量,让你比别人优秀十倍
见:推测被观察对象即将做出的举动并不难,这种活动是无意识的,而且毫不费力。这就是快思考。
按部就班的运算过程便是慢思考,这个计算过程是脑力工作,需要刻意、努力并且有序地进行,这也是慢思考的一个特征。
你会发现这个系统1有时候会将原本较难的问题作简单化处理,对于逻辑学和统计学问题,它几乎一无所知。
而系统2则通常处于不费力的放松状态,运行时只有部分能力参与。系统1不断为系统2提供印象、直觉、意向和感觉等信息。
当系统1的运行遇到阻碍时,便会向系统2寻求支持,请求系统2给出更为详细和明确的处理方式来解决当前问题:
故事:香蕉和呕吐,建立起因果联系的原因是一个名为“联想激活”的过程。
事物在你的大脑中唤起的想法激发出许多其他的想法,而且这些联想的行为在你的大脑中迅速扩展开来。
所有这些都是瞬间发生的,形成一种认知、情感和生理反应的自我强化模式,这种模式变化多样又能形成一个整体,被称为联想的连贯性。
多数联想思维是无声的,隐藏在有意识的自我之后。
系统1善于提取当前激活的想法来构建最可信的故事情节,但它不会(也不能)提取本系统中根本不存在的信息。
寻找连贯性的系统1和懒惰的系统2相结合,意味着系统2将会赞同许多直觉性的信念,而这些信念又准确地反映了系统1产生的印象。
我们经常考虑不到自己有可能尚未掌握对判断起决定性作用的那份证据,却总是认为眼见即为事实。
一些至关重要的任务却只有系统2才能执行,因为这些任务需要付出努力和控制自我,由此方可抑制系统1产生的直觉和冲动。
任务的难度与付出的努力相符合;瞳孔扩散到最大的时候也正是付出努力最多的时候。
“最省力法则”(系统1和系统2的高效分工)主张:如果达成同一个目标的方法有多种,人们往往会选择最简单的那一种。在经济行为中,付出就是成本,学习技能是为了追求利益和成本的平衡。
因为懒惰是人类的本性。
从一个任务转换到另一个任务上需要付出努力,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时间制约是人们付出努力的另一个驱动因素。
任何需要你同时记住许多想法的任务都是匆忙的。
慢思考最耗费脑力的思考形式就是那些催你思考的形式。
我们通常会分几个简单的步骤来执行任务,以避免大脑超负荷运行。
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将中间结果储存在长期记忆中或是记在纸上,而不是简单地堆积在工作记忆中。
我们不紧不慢地绕着远路向目标靠近,通过最省力法则来管理我们的思维活动。
直觉性判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为人们常会拿它们来替代更难的问题。
系统1其他两个特点也支持用一种判断代替另一种判断的做法:
① 一个特点就是系统1具备跨维度解读价值观的能力
故事:让学生对照片识别可爱程度和做事能力, 结果所有学生对这些图片的评估结果非常一致。
②不同强度的等级在不同领域中都有“匹配”描述
想要消除这种错觉,唯一能做的就是当你再看到两条平行线,并且线的两端有朝向不同方向的箭头时,必须学会怀疑自己的感觉。
不是所有错觉都是视觉上的,还有思维方面的,我们将其称为认知错觉。
即使对可能发生的错误有所察觉,也需要系统2进行强有力的调控和积极的运作才有可能避免。
然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时刻保持警觉性并不是一件好事,想要这样做也并不实际。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妥协:学会区别常会出现重大错误的情境,在风险很高的时候,尽力避免这些错误。
因为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发现自己的错误更容易。
感:不断的唤醒自己的系统2来思考的时候,感觉是特别累的,特别是想有一个有深度的思考的时候。想更加的省力,不想用脑。结果不想用脑,脑子反而越笨,思考就越不想思考了。因为总是想调用系统1来思考。
思:前几天刚记上了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课的内容。在里面写了自我1和自我2,自我1是意识层面的,而自我2是潜意识层面的;和系统1是直觉思考、系统2是理性思考有其相似之处。虽然有其相似之处,但是当中的差别还是很大的,一个是思考模式,一个是意识模式。不过虽然有差异,但只是适用的途径不一样,系统1和自我2更适合身体竞争方面的,比如体育、竞技这类有其思维定式和身体定式的途径。而系统2和自我1更适合写作、演讲、创作类的适用途径。这才是比较合理的运用。
行:训练自己的系统2的判断能力,这个能力更适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