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洛谷原题
题目描述
Hanks 博士是 BT (Bio-Tech,生物技术) 领域的知名专家。现在,他正在为一个细胞实验做准备工作:培养细胞样本。
Hanks 博士手里现在有 N 种细胞,编号从 1~N,一个第 i 种细胞经过 1 秒钟可以分裂为Si个同种细胞(Si为正整数)。现在他需要选取某种细胞的一个放进培养皿,让其自由分裂,进行培养。一段时间以后,再把培养皿中的所有细胞平均分入 M 个试管,形成 M 份样本,用于实验。Hanks 博士的试管数 M 很大,普通的计算机的基本数据类型无法存储这样大的M 值,但万幸的是,M 总可以表示为 m1的 m2次方,即M=m1^m2,其中 m1,m2均为基本数据类型可以存储的正整数。
注意,整个实验过程中不允许分割单个细胞,比如某个时刻若培养皿中有 4 个细胞,
Hanks 博士可以把它们分入 2 个试管,每试管内 2 个,然后开始实验。但如果培养皿中有 5个细胞,博士就无法将它们均分入 2 个试管。此时,博士就只能等待一段时间,让细胞们继续分裂,使得其个数可以均分,或是干脆改换另一种细胞培养。
为了能让实验尽早开始,Hanks 博士在选定一种细胞开始培养后,总是在得到的细胞“刚好可以平均分入 M 个试管”时停止细胞培养并开始实验。现在博士希望知道,选择哪种细胞培养,可以使得实验的开始时间最早。
输入输出格式
输入格式:
第一行有一个正整数 N,代表细胞种数。
第二行有两个正整数 m1,m2,以一个空格隔开,即表示试管的总数 M = m1^m2。
第三行有 N 个正整数,第 i 个数 Si表示第 i 种细胞经过 1 秒钟可以分裂成同种细胞的个数。
输出格式:
输出文件 cell.out 共一行,为一个整数,表示从开始培养细胞到实验能够开始所经过的最少时间(单位为秒)。
如果无论 Hanks 博士选择哪种细胞都不能满足要求,则输出整数-1。
输入输出样例
输入样例#1:
1
2 1
3
输出样例#1:
-1
输入样例#2:
2
24 1
30 12
输出样例#2:
2
说明
【输入输出说明】
经过 1 秒钟,细胞分裂成 3 个,经过 2 秒钟,细胞分裂成 9 个,……,可以看出无论怎么分裂,细胞的个数都是奇数,因此永远不能分入 2 个试管。
【输入输出样例2 说明】
第 1 种细胞最早在3 秒后才能均分入24 个试管,而第2 种最早在2 秒后就可以均分(每试管144/(241)=6 个)。故实验最早可以在2 秒后开始。
【数据范围】
对于 50%的数据,有m1^m2 ≤ 30000。
对于所有的数据,有1 ≤N≤ 10000,1 ≤m1 ≤ 30000,1 ≤m2 ≤ 10000,1 ≤ Si ≤ 2,000,000,000。
NOIP 2009 普及组 第三题
质因数分解。
先把m1质因数分解,由于m2是m1的指数,根据八年级上册数学有关幂的公式,我们可以将m1的质因数的指数分别乘上m2,即可求出m1^m2的所有质因数。(a数组存储质因数,b数组存储对应质因数的指数)。
接下来看si。首先枚举m1^m2的所有质因数,如果si不能整除其中任何一个,抛弃此si(break;)。接着,算出si含此因数的个数(指数),用m1^m2含此因数的指数除以si含此因数的指数,向上取整(假设这个数为d),取max(d),即可算出第i种细胞至少分裂多少次(假设这个数为t)。取min(t),即为结果(ans)。
需要加几个特判,具体看代码注释。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n 10000000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a[maxn], b[maxn], pri[maxn];//a是m1中的质因数,b对应得表示质因数的个数,pri就是在a范围内的质数
bool V[maxn];//标记质因数的数组
int main()
{
int n, m1, m2;
scanf_s("%d%d%d", &n, &m1, &m2);
if (m1 == 1)
{
printf("0");
return 0;
}//坑的数据处理
memset(V, true, sizeof(V));
for (int i = 2; i*i <= m1; i++)//小于平方根,大家都懂
if (V[i])
for (int j = i; i*j <= m1; j++)
V[i*j] = false;
//以上为筛质数的过程
int k = 0;
for (int i = 2; i <= m1; i++)
if (V[i])
{
pri[++k] = i;
}
//以上为求小于等于m1的质数
int x = m1; k = 0;//拷贝一下m1
for (int i = 1; pri[i] * pri[i] <= x; i++)
if (x%pri[i] == 0)
{
k++;
a[k] = pri[i];
while (x%pri[i] == 0)
{
b[k]++;//每个质因数的次数
x /= pri[i];
}
b[k] *= m2;//公式:(x^n)^m=x^(n*m)
}
if (x>1)//分解到最后可能会剩余一个质因子
{
a[++k] = x;
b[k] = m2;
}//分解m1^m2的所有质因数
//a[i]是M1^m2的第i种质因子
//b[i]是m1^m2第i种质因子的个数(对应)
//k是质因数的个数
int ans = 1 << 30;//2^30
for (int i = 1; i <= n; i++){
int si;
scanf_s("%d", &si);
int t = 0;//当前答案,用来和ans作比较。见“if (t
for (int j = 1; j <= k; j++){//枚举m1^m2的质因数
if (si%a[j]){//如果si和m1^m2不含有相同的质因子,就跳出
t = 1 << 30;//2^30
break;
}
int p = 0;
while (si%a[j] == 0){
p++;
si /= a[j];
}//以上为求si含这种质因数的个数(p)
//b[j]是m1^m2第j种质因子的个数,p是当前细胞该种质因子的个数(si该种质因数的个数)
int d = b[j] / p;
if (b[j] % p)d++; //向上取整,各位大佬也可以用ceil,不过用这个效率高点
if (d>t)t = d; //更新每个细胞需要分裂的次数
}
if (t//更新答案
}
if (ans == 1 << 30)ans = -1;//处理不行的情况
printf("%d\n", ans);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