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异邦者眼里的中国涪陵

《江城》:异邦者眼里的中国涪陵_第1张图片

江城[美] 彼得 海斯勒

豆瓣评分:9.0

在遇到这本之前,我对涪陵唯一了解就是榨菜。读完这本书之后,仿佛自己已在涪陵生活多年,潜意识被植入的亲切感和故乡情结,足可见作者在字里行间饱含的深情。

这本书源自作者长年累月的记录和感想,在互联网不发达的年代,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分析思考,但日复一日讲所见所得记录下来,坚持十几年并整理出书的外国人,实属难得。1999年刚出版的时候,还没有什么人对中国感兴趣,当中国以令人惊异的速度腾飞时,《江城》成为美国人了解中国、学习汉语的热门畅销书,稳居榜首。美国人从不关心美国以外的世界,但中国除外。想到这,作为中国人的我有点自豪。

那是中国改革开放刚起步的时候,作者以外国志愿和平队员的身份,扎根在长江边上的一个小城,带着西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如同一把锐利的刀片,撕开了涪陵的社会风貌,一个个切面如实又深刻地反应了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风俗,以及时代的缩影。

阅读这本书,很多段落你会被逗笑,笑过后又有些酸涩不是滋味。想象一下一个外国人,在几十年前的中国小城,一举一动都是别人的焦点,滋味该是很不好受。好在作者找到了一种路径去适应,努力学习汉语,融入当时的社会,还交到了很多朋友。现实当然有其不好的一面,比如脏乱的环境,庸俗市井的人,但这些并没有磨灭他对涪陵的热爱,应对办法是无论别人说什么,勇于做自己热爱的事。他会趁着假日沿江而下走访各地的文化遗址,游览中国的大好河山,惊叹中华文明的历史悠久与璀璨文明,和教他汉语的老师据理力争,代表着英语系参加长跑比赛。

在我的脑海里,彼得十分具象,通过他的文字不难走近他的内心,坦诚幽默,敬业务实,良善温和,在轰鸣的喇叭声中,对着乌江上的小舢板和大货船凝视出神。

阅读这本书,还普及了许多近现代历史知识。政治和历史总是冷冰冰的,似乎离我们很近,又似乎离我们很远。以前在读到改革开放浪潮初期的国家举措时,不会有什么直接的感观,对当时的中国了解认知并不深刻,但这本书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牵动我的内心和思考,比如生态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卫生、民主等。

作者以一种质疑的方式抛出问题,并没有给出解决路径。他只不过是中国飞速发展某个阶段的旁观者,随时可以抽离,也随时可以体验,时而是彼得,时而是何伟,这种自由切换的模式不会让一个人在问题上纠结太久,只是偶尔驻足,怀旧,长江之水依然滚滚向前。

你可能感兴趣的:(《江城》:异邦者眼里的中国涪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