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不扬波的期愿|广州南海神庙

​​                                                                       广

                                                                       州

                                                                       南

                                                                       海

                                                                       神

                                                                       庙

‖广州,自两汉以来就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出海港口,海外贸易繁盛。南海神庙,位于广州黄埔庙头村,又称波罗庙,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祭海场所。自隋朝建立以来,历代皇帝都派官员到此祭海,祈求海神的护佑。南海神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不扬波的期愿|广州南海神庙_第1张图片

人类从原始社会一步步走到今天,伴随其中的就是对生存环境的一步步的探索、认识和征服。从平原到沼泽,从陆地到海洋,从地球到外太空,先人们走的每一步,都留下了令人类刻骨铭心的印记。

千万年前,有人第一次将一根大木头刨空,形成舟的模样的时候,人类探索海洋的征程就拉开了序幕。


海不扬波的期愿|广州南海神庙_第2张图片

|南京博物院藏的古代独木舟

在古人眼里,海洋绝不是一个浪漫的度蜜月的好去处,而人们探索和利用海洋,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生存。大海自身的物产可以为人类供应大量的物资,为人类提供生命所需。另外,更为诱惑的是物品的交换,也可以说是商品的交易。当同一区域的商品交换再也无法满足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时候,那么,跨过海洋,远洋贸易便应运而生了。

但人类为这种冒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无数出海捕捞和贸易的船只沉入海底,无数冒险的人们葬身海底,如阳江海陵岛附近的“南海一号”古沉船。也正是因为出海贸易的不确定性,孕育了现代金融体系中的期货,人们在出海的贸易船只上下赌注,并为此共担风险,共享分成。


海不扬波的期愿|广州南海神庙_第3张图片

|“南海一号”宋代沉船(图片来源于网络)

海洋,从古至今都是一个神秘莫测的领域,面对茫茫大海,人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时候,便把寄托放在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万能万善的“神”之上,这个道理,其实放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

于是,海神诞生了。而广州珠江的入海口处的南海神庙,也就诞生了。

海不扬波的期愿|广州南海神庙_第4张图片

|“海不扬波”石牌坊

广州在两汉时期就已经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港口,《史记▪货殖列传》载:“番禺亦一都会也。珠玑、犀象、玳瑁、果、布之凑。”番禺即广州的古称。而到了隋唐时期,广州更是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出海港口,每年大量的货物在此进出口,而这些出口的货物大多经过陆路、河运,然后到达南方的广州,由此装船,运往海外。

在唐朝由张九龄主持扩建的梅关古道就是当年货物由北向南运输的重要通道。在当时,货物通过长江流域的赣江运到五岭之一的梅岭脚下,然后通过肩挑马背的方式经过梅关古道越过梅岭,进入珠江流域,再从今天韶关境内的珠江支流顺流而下,一直到达广州港。这就是古代货物从北方运输到广州港的其中一条路线,而也正是因为梅关古道的是货物往来的重要通道,使得当时古道沿途的珠玑巷成为商贸繁荣之地。


海不扬波的期愿|广州南海神庙_第5张图片

|梅关古道

珠江入海口并不是千年不变的,从古至今的珠江三角洲,可谓是沧海桑田。首先,连珠江三角洲这个概念本身都很晚才被广泛认可,原因之一就是这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三角洲。

 我们知道,一般的三角洲都是由大河裹挟的泥沙冲积出来的平原,而珠江三角洲却并不完全是平原,其中还有西樵山、白云山、越秀山等这样的一些低矮的山。那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来,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之前,西樵山、白云山、越秀山都是海中的小岛,而且它们都正好位于珠江的入海口处,当珠江裹挟的泥沙逐渐在这附近海域形成三角洲的时候,这些山也就被陆地包围了,由岛屿变成了三角洲上的山。

而如今的南海神庙位于黄埔区的庙头村,古时这里曾是珠江和江边沼泽,称为黄木湾。随着河道的淤积和变窄,如今的南海神庙已经不是在江边了,而是离江边几十米远的地方,曾经的码头也已经在陆地上,变成了遗址。这,就是沧海桑田。

海不扬波的期愿|广州南海神庙_第6张图片

|南海神庙前的古代码头遗址

南海神庙本来只是民间祭祀的一个小庙,原址也不在今天的黄埔区。但到了隋朝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隋文帝下诏建南海神祠,享侯一级待遇。由于中央政府的加入,完全改变了这座小庙的命运,也从此使得南海神的地位持续升高。

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唐玄宗封南海神为广利王,即广招天下财利之意,足见中央政府对南海神寄托的期待;南汉大宝元年(公元958年),封昭明帝;宋朝更加重视海上贸易,不仅在广州建立了市舶司(市舶司负责管理海外贸易,相当于现在的海关,唐高宗曾第一次在广州设立市舶使),还为南海神加封王号“洪圣”,即成了“南海洪圣广利王”;有宋一代,南海神不断被追封王号,最后封到了“南海广利洪圣昭顺威显王”;后来的元明清三代也十分重视海祭,清康熙皇帝还亲笔御书“万里波澄”,并制成匾送到南海神庙。

海不扬波的期愿|广州南海神庙_第7张图片

|韩愈撰《南海神广利王》碑

在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南海神庙建立的同时,还在东、西、北分别建立神祠祭海,与南方的广州南海神庙一起构成了东西南北四座祭祀海神的神祠,是古代祭海的最高场所。如今,除了在浙江会稽县建立的东海神祠和南海神庙之外,其他两座神祠都无迹可寻了。

除了对南海神庙的不断加封,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会派大臣到南海神庙祭海,而唐玄宗更是五次派高官重臣到南海神庙祭海,其中,唐朝著名宰相张九岭就曾被派往此地祭祀南海神。

上文说到,面对茫茫大海,人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时候,便把自己的命运寄托给全能的南海神。我们把这种行为统称为民间信仰,而有了官方的加入之后,则上升为官方信仰。中国的信仰活动的形式大多表现为祭祀,而祭祀就需要献上贡品,所以,民间信仰其实就是人与神灵的一种交易,而这种交易往往是不对等的。

海不扬波的期愿|广州南海神庙_第8张图片

​|摆放祭品的礼亭

人们根据需要塑造出一个神灵,然后诚心诚意地信仰祂,并按时献上祭品。从信仰的语境上来说,神灵保佑了人们,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其实这样做的唯一结果只是人们得到了心灵的安慰,神灵其实并不能给人们任何的“保佑”。

也许,这样的交易十分不公平。但,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无数次的损兵折将,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的年代,心灵的安慰和寄托也许比任何东西都珍贵。

但如果到了官方的语境,情况可能会大不一样。司马迁在《史记》说,“广州亦一都会也”,广州作为全国的重要港口,往来货物的交易,不仅可以大量增加国家的税收,充实国库,而且可以为皇室带来大量来自海外的奇珍异宝。在1982年发现的南越王墓里就出土了大量的海外器物,正好反映了统治者在海外贸易中扮演的角色,官方在海外贸易或者朝贡体系中的获益是巨大的。


海不扬波的期愿|广州南海神庙_第9张图片

|南越文王墓出土的波斯银盒,现藏于南越王博物馆

南海神庙又被称为波罗庙,但至于为何被叫做波罗庙,则有多种说法。比较可信的说法就是,“波罗”为梵语“彼岸”的意思,当时印度商人在广州登陆时,远远看到南海神庙时,就不停地喊“彼岸到了!彼岸到了!”于是人们便把南海神庙称为波罗庙。另外的说法就是因南海神庙前种的菠萝树而得名,各种传说和说法众说纷纭,其实大多都只是传说。

如今我们对南海神庙最熟悉的可能就是波罗诞了。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一至十三日,是传统的波罗诞期,也就是南海神庙庙会。在波罗诞期间,神庙周边热闹非凡,锣鼓喧天,各种民俗节目轮番上阵,是广州乃至珠三角的一大传统民俗节日。

海不扬波的期愿|广州南海神庙_第10张图片

|波罗诞盛况(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今的南海神庙里的建筑基本都是重建的,因为在建国初曾遭到大规模的毁坏。重建复原了的南海神庙虽说古意不足,但其建筑格局却颇令我喜欢。走过“海不扬波”石牌坊,穿过头门,再到仪门、昭灵宫、礼亭等建筑,不大的院落里,游人很少,清静的氛围让人一下子忘记了自己身处从古至今都是繁华商都的广州。

在这里,你会感受到广州少有的自在,残留的乡野的气息、历史与现代的交融,虽然旁边就是现代化的工地,但我的感觉是,这里更接近原朴的乡野和历史。

海不扬波的期愿|广州南海神庙_第11张图片

海不扬波的期愿|广州南海神庙_第12张图片

海不扬波的期愿|广州南海神庙_第13张图片

海不扬波的期愿|广州南海神庙_第14张图片

历史上,文人墨客或官方在南海神庙留下了大量的石碑,这些石碑不仅是研究南海神庙的第一手资料,更是古代书法的重要遗留。目前,南海神庙共保存有四十五方碑刻,其中有唐碑一方、宋碑二方等,自古就有“南方碑林”之称。

除了大量的碑刻,神庙内的参天古树也为这座神庙营造了古朴沧桑的氛围。庙内如今还有三棵树龄达300年的古木棉树,花开时仍似焰火般鲜艳,当年就被广东的著名文人屈大均写诗赞誉:“南海祠前十余树,祝融旌节花中驻。”

海不扬波的期愿|广州南海神庙_第15张图片

南海神庙在2013年才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而且作为正在申报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点,很显然,这与现今我国的国家政策有关,千年的南海神庙被披上了政治色彩。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南海神庙本身作为中国海外贸易和民间、官方信仰的重要见证,其历史及社会的意义都是重大的。

千百年来,沧海桑田,如今,广州依然是我国重要的商业都市和港口城市。而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进步和思想观念的更新,南海神庙已经不再拥有往日万人顶礼膜拜的辉煌了,但我们不要忘了,新的社会并不是空中搭建的楼阁,而是建立在历史基础之上的,而南海神庙就是这一变迁和进步过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海不扬波的期愿|广州南海神庙_第16张图片

|南海神庙旁新建的园林

走出南海神庙,旁边的河道已经淤积,成了农田或建了楼房,南海神庙也已经成了景区。烈日当空,树荫底下的人行道两旁坐着许多算命先生,不知道,这些算命先生能否算一算南海神庙以后的命运。


海不扬波的期愿|广州南海神庙_第17张图片

|海不扬波,人类与自然抗争中的期愿




‖参考文献:

史记.(汉)司马迁.中华书局.2016.

广州觅胜.陈泽泓.广州出版社.2007.

广州简史(修订本).杨万秀、钟卓安.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

中国精致建筑100  广州南海神庙.程建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

本人微信公众号文章:海不扬波的期愿|广州南海神庙

欢迎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他山之癫”和微博“他山之癫_刘”,了解有关博物、旅行、古建筑、历史文化等话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海不扬波的期愿|广州南海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