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赵老师一起写作文》系列1:致初学现代诗歌创作的孩子们

《跟着赵老师一起写作文》系列1:致初学现代诗歌创作的孩子们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以拙作《青蓝的披风》为例谈自己的诗歌创作体会

                        2018、7、23

作为一名有二十多年教龄的中学语文老师,我曾领着孩子们读过不少诗。仅读过教材里的诗就有不少:国内的,如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流沙河的《理想》、何其芳的《秋天》、冰心的《荷叶》、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和《静夜》、光未然的《黄河颂》、江河的《星星变奏曲》、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余光中的《乡愁》、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国外的,如泰戈尔的《金色花》、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纪伯伦的《浪之歌》和《雨之歌》、济慈的《蝈蝈和蛐蛐》、叶赛宁的《夜》、莱蒙托夫的《祖国》……

学了诗之后,你是不是有跃跃试试之感?那么,如何写成一首现代诗呢?

下面,就以我前段时间完成的拙作为例谈谈自己对现代诗歌的创作体会。在此慎重说明:本人拙作相对不成熟,也较粗浅,并不能达到孩子们要学习的教科书水平。但正因为这首诗粗浅,因此更接近孩子们的实践水平,把它拿出来作为麻雀解剖,以求与孩子们在诗歌创作的路上共同进步。

我先呈现拙作,全诗如下:

            青蓝的披风

                ——致生活中曾有所期待的你

我的青蓝的披风将黑夜一样地紧裹着我

只为怕你深隐的摩触使我清醒

              一

你到底是谁:

我从诗人的字句里,选取

自己心爱的意义

指向你

让我的全副心灵在你的门前俯伏

(湖水静止,却象假寐的婴儿)

            二

你在想什么:

我在等,等你命令我歌唱

我的心,将会因着骄傲

而炸裂

你的世界已在我的心灵里织上字句

(风在叹息,我的沉默来填满你的心)

              三

我要看什么:

看你在世界的无睫毛的眼睛日夜瞪视下

含愁的爱在你眼中醒起

我做风,吹过你的萧萧的枝

而睡眼沐浴在

微笑中

(颤抖的湖水四散奔流)

              四

终于你放弃了:

我不向你求什么,我不向你耳中陈述

我的名字

我默默地站着

当你离开的时候

我的青蓝的披风将像黑夜一样地紧裹着我

只为怕你深隐的摩触使我清醒

    同学们看,它是不是有点现代诗的味道了?回顾自己对本诗的整个构思过程,大概可以分成以下三个步骤:

   一、提炼自己想要表达的诗情

诗情,就是你想借用这首诗表达什么样的情感。诗情是你写诗的最原始冲动,有人称之为“灵感”。艾青在《诗论》说:“所谓‘灵感’,无非是诗人对事物发生新的激动,突然感到的兴奋,瞬即消逝的心灵的闪耀。”它从一般感受中寻觅显示一般感受的独特感受,从共同感受中寻觅表现共同感受的具体感受。

   我常常感叹于生活的不易,人们在总是在不断期待又不断失望、不断失望又不断期待的路上。人的一生中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期待:小时候的我,面对着有着居民户口身份、优越感十足的同桌,多少期待自己一生来就有城市户口;初中的我,面对着考上中专实现“跳出农门”的期待,然而因为超出分数线不多而失落;高中的我,面对着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压力,幸运地实现了升入大学的期待;成年的我,面对成家成名的事业期待,却渐渐被生活这大碾石磨光棱角而坦然趋于平凡……

同学们,你们的生活何尝不是如此?世人的人们,哪个不是如此?但是,人就是这样的动物:他们不会因为期待不得实现而停止期待,当然也不会因为这一次期待得以实现而不再有另一次的期待。

期待的实现与不实现的过程,不正是最宝贵的人生经历吗?不是值得我写进诗歌的吗?

这就是自己在创作《青蓝的披风》时的情感冲动。因此我将这首诗的副标题定为“致生活中曾有所期待的你”。

对于一首诗来说,灵感是因;对于客观世界而言,灵感是果。由客观世界获得灵感,由 灵感开始创作。

 二、选取合适的抒发角度

抒发诗情应选择合适的角度。一般地讲,有两个大角度。

一是直抒胸臆,诗人直接站出来抒情。用这个角度写诗,应忌空泛,要创造出鲜明的个性化的诗人形象,否则容易直露。

另一个角度是象征寄托,借物寄情,借人表意,借景写感。同学们,这一点与我们学过、背诵过的古诗是不是一脉相承?古诗的表现角度,无非是情与景、情与人、情与事、情与理的关系。

现代诗歌也是这样。这个过程,是一种形象思维过程。所谓用形象思维,首先指的是深入生活时,要对生活进行形象的感受,形象地体验生活、观察生活、 分析生活。艾青指出:“形象思维的活动,在于使一切难以捕捉的东西,一切飘忽的东西固定起来,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像印子打在纸上样地清楚。”他还说:“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

能捕捉到新颖的形象,也就有了写诗的素材。

创作《青蓝的披风》,正是这样。置身大千世界,转身于茫茫人海中,你不过是沧海一粟,多少渺小多么无助。想起刚跨进杭城读大学的自己,想起那个内心满怀上进的激情而生活却因为种种原因只能处处压抑的自己 ,想起那个穿着青蓝色披风在西湖边上孤独徘徊的黑夜里的自己,“青蓝的披风”、“静止的湖水”、“颤抖的洪水”、“黑夜”这些形象的词语就在我的脑海中跳跃。

从诗歌的第一节“让我的全副心灵在你的门前俯伏”,到第四节“我默默地站着,当你离开的时候”,我就是想通过青蓝的披风下,自己的心理活动来表现这种生活中期待而又不得的心境,从失落走向坦然的心理历程。

我在诗中借助于“青蓝的披风”、“黑夜”、“河水”的象征,分别表现了曾经有期待而又青涩的自己、当时的困苦环境,以及自己面对的现实。

我查阅过诗歌创作的相关理论,知道诗歌的构思可以有不同的方法:除了象征构思,还同辐射构思,道具构思,借代构思,命题构思,矛盾构思,虚拟构思,反意构思,侧面构思,对比构思,对话构思等等,这些都是抒情角度的不同选取。

这其中需要的技能就是学会想象。

   三、诗歌的布局谋篇与语言锤炼

诗的开头、结尾怎么写,各部分之间如何组成有机的整体,需要认真考虑。这就要思索:在这首诗中,我用什么把诗情串连起来?郭小川在《谈诗》说,一般抒情诗,“总是以情绪的变化的层次来贯穿的。”

同学们可以看到,老师给《青蓝的披风》安排了四个章节,再加一个首尾。

诗的开头与结尾。“我的青蓝的披风将像黑夜一样地紧裹着我,只为怕你深隐的摩触使我清醒“,用这样的长长的句子进行首尾呼应,营造全诗淡淡的忧伤之情。

中间的四章,分别代表着自己的四个不同心理阶段:第一章,“我从诗人的字句里,选取我心爱的意义,指向你”,表现自己为了实现期待而开始行动;第二章“我在等,等你命令我歌唱”,“我的心,将会因着骄傲而炸裂”,表现了诗人的的期待在日渐强化;第三章,“我做风,吹过你的萧萧的枝”,开始出现求而不得的那种无奈了;第四章,“我不向你求什么,我不向你耳中陈述我的名字”,则表现了自己从最开始的急切到最后的无奈接受与淡然面对的心理历程。

同学们可以发现,因为这四章内容的抒情主角是“我”,是单向的。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想象,我在每一章的最后都加上了括号中的注释,更丰富了诗歌的表现角度。

谋篇布局之后,那就是不断地锤炼自己诗歌的语言。诗的语言最大特点就是“凝炼”,就是用最少的语言给读者更丰富的想象空间。初创作的人完成一首诗后,要不断地修改诗歌的语言,让它向“凝炼”这个目标靠拢。

布莱士列特说过:“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诗人瓦雷里说:“散文的形式像走路,诗歌的形式像跳舞。”同学们,你们已经写了不少散文,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我们可以从学习仿写别人的诗作开始,从别人的诗作中汲取诗歌的创作经验。

同学们,今天赵老师与大家交流了自己对现代诗歌的创作体会,你领悟到什么了吗?

温馨提醒:本人所有的作品皆原创,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本人。

《跟着赵老师一起写作文》系列1:致初学现代诗歌创作的孩子们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跟着赵老师一起写作文》系列1:致初学现代诗歌创作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