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八十五式通释——王志远
一、预 备 式
二、起 势
三、揽 雀 尾
四、单 鞭
五、提手上势
杨式太极拳八十五式通释——王志远
原文网址:http://www.taijiclub.net/dispbbs.asp?boardID=16&ID=12528&page=2
一、预 备 式
较早的太极拳老谱不立预备式这一式名。后有立名为“无极势”或“太极势”的。其内容主要包括:(1)调身松体。身体各部位忘情放松。调身可摆正身体各部分的位置、姿势,使躯体的各种机能得到平衡,强化各种腺体的分泌作用,从而达到对精神的有效控制。(2)调息自然。呼吸吐纳自然匀畅。调息以驾驭呼吸,使植物神经系统的机能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增加肺活量,使血液中的含氧量增加,促进肠胃的蠕动,改善消化吸收的功能,同时提高全身各器官系统的机能。(3)调神入静。思想宁静,摒除杂念,物我两忘。调神是控制人的意识活动,使身体内部的器官臣服自己的意志,从而使身体免出起因于机体紊乱的多种疾病。三者相因互果,而入静为三者之关键。太极修炼者,在“无极”的静态下做好演拳前的准备。
王宗岳《太极拳论》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概括地说明了太极拳的全部功夫不外乎“无极”和“太极”。“无极”也者,天地未分,混沌一体,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无相对绝对之可言,无始终对待之可名。就太极修炼者来说,从肉体到精神都处于“体无动静虚实阴阳之分,神无物我方圆时空之感”的静止状态之中。而这种“静止”既非“死定”亦非“空定”,而是“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种表现形式。这就是拳谚所说的“抱元守一”。抱者怀依也,元者根本也,自抱寓合,静为其本,动为其萌。即是说,“无极”未分动静而孕育着动静,“无极”未分阴阳而孕育着阴阳。说明了“无极”的静功孕育了“太极”的行功。而太极者,阴阳转换,动静开合,虚实变化总难越“太以虚,虚以空,空以无,无以静,静生动,动则化,化则极,极则变,变则复,复则静,静归无,无返空,空而虚,还其本来面目这一有无之规,故太极即无极,无极即太极也。”这充分说明了太极拳走架行拳必须从“百骸松弛,节节贯穿”和精神内敛的“无极”静功状态,经过意识能动作用,澄心自滤,消除一切紧张状态并激励颓废情绪,才能进入“太极”的行功状态,而最终又回归抱元守一的“无极”状态。即由“无极而太极,由太极而无极,无中生有而归无。”
“无极”的基本要求是:真气内收,神不外驰,精不妄伤,心无旁鹜,气不轻浮,阴阳合德,真相不露,百骸松弛,节节贯穿。因此必须用意识在体内进行检察,即通过所谓“内视内听”“观自在”的方式使整个直立的人体从头到足跟的每块骨骼都各安其位,节节松弛。特别是脊椎,它作为躯干的中轴支柱,上承颅骨,构成颅腔,前悬脏器,中附前后肋骨,构成胸腔,下连髋骨,构成腹腔和骨盆的后壁。又通过锁骨、肩胛骨与上肢相系,通过髋骨和下肢相连。所以“无极”状态的预备式必须以脊椎为中轴支柱,将全身间架安排得当。头顶裆落,直脊垂臀,沉肩垂肘,松腰落胯,使身体端庄中正,体松涵虚,意含空洞,气格壮伟浑沉而意味纯朴虚和,外形静若处子,内气动如灵狮,外示安逸,内固精神。“内则一心,外则一身”,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身虽不动分毫而意含腾挪闪展之势,为进入“太极”的行功状态作好精神和肢体的充分准备,并贯穿整个行功过程。
预备式多有主张“舌尖轻抵上腭”或“舌尖轻轻上卷”或“舌舔上腭”的,意念牛郎(舌头)织女(小舌头)鹊桥(上腭骨)相会,以期沟通任督两脉,分泌大量唾液,即养生家称之为“玉泉水”、“天河水”、“神水”、“琼浆”、“甘露”、“金津”、“玉液”“或“灵液”。吞咽入腹达到温养之效。这是一个不得师承真传之误会。正如先哲所说:其实太极之修为原以松静为体,柔圆为用,道法自然,何须先作“舌尖微卷轻抵上腭”之举。如舌尖人为上抵,势必导致舌根因用力而不能松然。舌根一紧,咽喉之层楼叠宇便相继处于紧张状态,则气脉关窍自然因紧张而闭塞,从而引发整个身心的紧张。则阳气何以下?血脉何以畅舒?阴阳何以互济?气机何以浩荡?何来涓涓玉泉水?育我渡长年。正确的方法只须口齿轻合,舌身放松自然平卧即可。待太极修炼至心意和调,经络疏通,血脉畅舒,气血熔融,内气盈足,脏腑平衡吐纳有序,阴阳贯通和合互济时,由于阴气阳气相引相吸而触发“鹊桥飞架”,即自发地吸引舌头上抵甚至上贴腭骨。此为行于其所不得不行,为自然。待太极行功收势,其气自下,舌头回复原状,此为止于其所不得不止,亦为自然。一切自然而然。
所以“舌抵上腭”之举不在太极行拳的初始,而在行功的过程,因人而宜,因人而易,要看各人的修为和造化。神气合而津液滋生,修炼多年,功底深厚的太极拳家,预备式一开始阴阳两气即可贯融,而致“舌抵上腭”通其鹊桥,任督飞渡。故其著作预备式亦有“舌抵上腭”之说,不足为怪。太极修炼者不能不辨讹误,明其所以。
二、起 势
起势有的称之为“太极起势”或“太极出手”。古代拳术通常直接以第一拳为起势,或称为“开门式”或“初势”,人们可以凭此式辨别为哪一门派的套路,而不另列“起势”名目。当今太极拳凡另立“起势”名目的,一般只是“守静待动”的起始动作,而不是具体的技击动作。正宗的杨式太极拳“起势”的特别之处是两腿不蹲不曲,正如太极宗师沈寿先生说,这是杨派之特点,不曲不蹲之“起势”,礼貌而理直气壮地以拳式表示“我姓杨”。而不必再作口头的宣示。杨式太极拳之起势,垂下之双臂徐徐弧形向前上平举,直止与肩等高同宽,这也是一种*%手,象征乾卦自下而上,阳气上升,积极向上,向前推进,寓一动无有不动之意。
有拳家注释“起势”用法为:“敌在我后以两手分握我两小臂近腕处,我两手向前平举,敌握必解。”或“设敌于我前双手向我攻击(握或推我下臂近腕处),我腕部以松劲接住,以*%劲前举,卸其直推之力,或以指骨抛击其肘旁软骨,或以指插其腋窝等。”杨澄甫先师《体用全书》无此解,近代太极泰斗傅公钟文无此解,太极拳专家沈寿先生无此解,杨公澄甫哲嗣守中(振铭)、振基等均无此解,杨公澄甫之华南弟子曾子昭然(如柏)博士则在《太极拳全书》中明确指出,此类似是而非解释“非也”(见《太极拳全书》第87页)。
三、揽 雀 尾
我国著名太极拳专家沈寿在《太极拳法研究》中说:“揽雀尾,两手来回往复,像轻柔地抚摩揽拂燕雀的尾羽,故名。陈、吴、孙式作‘懒扎衣’,明代戚继光《拳经》中所编的‘三十二势’,也以‘懒扎衣’为第一势。原意可能是模拟古代拳家与人交手前从容不迫地把长袍的下摆扎入衣带。‘揽雀尾’可能是‘懒扎衣’的音转。但音转不一定都是由于古代拳师缺少文化,在口授时以讹传讹所致,而是由于各拳派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对有关式名作出了一些音近义异的修订,使之与已改革的拳式更为切合;也有的是纯属润饰文字,或者为自成一派而标新立异的。”
揽雀尾一势包括掤捋挤按等四法。俗称“四正手”或“四手”。“子本”[陈子明(?——1951)著陈氏拳械汇编。陈子明为陈复元之子,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十八世]作“掤、摅、挤、捺”;“仪本”(河南温县陈家沟两仪堂太极拳谱传抄本)作“挤、掤、摅、捺”;“曾本”[曾昭然著《太极拳全书》香港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1960年3月版)]作“拼、摅、挤、按”。曾注:拼,坊间本作掤,悲陵切,向作箭筒或以手覆矢解,显系“拼”之别字。摅,坊间本作扌履,字书无之,显系“摅”之别字。摅,鲁故切,引也,敛也,与动作之原意正合。或误作“摅”(丑居切)。是太极拳法中最基本的四法,称为“四正”。连同分布在各拳式中的采、 挒(曾注:“挒”即捩,拗也。即用力学上所谓隅力将手关节或颈腰等拗折之意)肘、靠等“四隅”合称“太极八法”。《太极拳释名》说:“掤扌履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四斜角,即四隅,也即四奇。奇,犄角,即斜角。八法以“四正”为常法,以“四隅”为奇法即“变法”。八法以掤为首,以“四正”为主,以“四隅”为辅。由于太极拳的“四正”法,是技击上最基础的方法,所以无论拳架和推手都把它当作基础的功夫来训练,因而它成了太极拳的总手。由于它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拳架、推手方面的重要地位,这也就是为什么把“揽雀尾”术式列为起式,以“揽雀尾”、“上步揽雀尾”的式名,加上“抱虎归山”类如斜揽雀尾的两式,重复八次之多出现于套路中间的原因所在了。一些拳术改革者却因其重复,而将其擅自简化省略,可见古今拳家对拳路编套和布局的主导思想不同。明乎此,才能客观评价两种不同的编套方法及套路的优劣所在。
历来的太极拳家都注重“揽雀尾”一势,且有不少专论。此从略。
揽雀尾一势包括掤、扌履、挤、按等四法,是杨式太极拳中的基本四法,称为“四正”法。“四正”为常法,是技击的基础,所以无论拳架和推手都把它当作基础功夫来训练,因而成了太极拳的总手,而在拳架中反复出现。
四、单 鞭
单鞭,一手钩手,另一手拂面后向前挥出,下盘弓步,犹如跨马扬鞭,故名。这是传统拳术的通用名式,在技法上属拴法,或称拴手。因其手法近似拴门或拴马桩而得名。栓与推、扑等手法有所不同,不可混淆,也不可以推代拴。所以不能诠释为“将掌心翻朝前推出”。否则单鞭的动作是容易走样的。
有人误以为“单鞭”系据后吊手(钩手)的形象如“催马加鞭”而拟名,其实不然。传统拳术往往将双手左右分拴称为“双鞭”,以一手分拴作为“单鞭”。这足以说明“单鞭”是以前一手的拴法形象为主而拟名。后面的“斜单鞭”势,则是指其方位指向斜角,而不能诠释为“身体倾斜”。这是要引起重视的。“单鞭”势之平面抹圈,因两手随腰摆动所划圈之轨迹状如八卦中之双鱼,杨式太极传人如陈微明都作如此演练,故名“八卦鱼”。此乃单鞭之前奏,主要起拔根动基,引进落空,化解敌之攻势的作用。
单鞭之钩手,一作“勾手”,又名吊手。钩手之钩型为“鹰嘴钩”,即五指自然撮拢,屈腕钩尖内扣,手背自然绷紧,钩手顺序为大、食、中指三指撮拢,令无名指及小指紧密附着即可。太极拳仅单鞭一势是钩的,旧称“捏指”,是归为指法的,其技击意为防守时以钩尖钩开人手;进攻时以钩背击人,也可用钩尖啄人要害。
此势是太极拳最为开展之功架,宜多多练习为佳。
关于“单鞭”按后抹转是“虚腿(脚)转还是实腿(脚)转”的问题,引带出杨式太极拳是“虚腿(脚)转还是实腿(脚)转”的长期争论,甚至杨家门人、传人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张“虚腿(脚)转”说者,其主要理由是“实脚磨转法练久可能会损害膝关节的功能”,会造成膝关节痛。并说虚腿(脚)转“这种练法是杨家祖传”。而持“实腿(脚)转”说者认为,“实腿(脚)转的负担是重的,正因为负担重,多练后增强了腿部力量,从而增强了体质”。两说争持,因杨公澄甫124张铜版照片及《体用全书》均无此照此说,似成了“无头公案”。笔者说“虚实腿(脚)转”说,客观而慎重地进行了多年的了解、考证、研究和实验,赞成“实腿(脚)转”说。
《各势白话歌》一文有,“双手推出拉单鞭”,“回身拉成单鞭势”,“扭颈回头拉单鞭”,“回头再拉斜单鞭”,“回身又把单鞭拉”,“更拉单鞭真巧妙”,“转身复又拉单鞭”,“再拉单鞭重下势”等八句。所有关于单鞭的动作都用一个“拉”字,说明“单鞭”是“拉”出来的。意示前(左)手拂面挥出,后(右)手钩手向右后钩挂,必须形成对拉之势,足具张力,才能使左手拴法发劲有力。杨家太极拳八十五势中,一个单鞭就重复“拉”了十次之多,由此可见单鞭在杨家太极拳中的显著地位。这是由于它的亲和性,作为套路中的衔接结构将前后不同的式子自然地衔接起来,成为整体。其次由于它采用“侧弓步”的基本功架,定势身型中正安舒,步型稳固,支撑八面,充分体现了太极拳“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的发劲特点,加上单鞭在技击上,特别在乱环中的简单而实用的价值,从而使它在套路中占了较大的比重,因多练此式即是加强了基本功架和功力的训练。所以套路中的“重复”就显得十分自然和必要。
五、提手上势
所谓“提手上势”之“提手”,是一种“着法”,“手”即“法”之义。如“揽雀尾”一式,可分为“掤手、捋手、挤手、按手”等,所以,提手即为提法,是太极拳“掤捋挤按,采扌列肘靠,抹钩拂拨,开合提担”等九十六法中之重要“着法”之一。其用法犹如两手合抱地向上提起,状如提物,故名。
“提手上势”的定式外形姿势与“手挥琵琶”近似,而左右方向相反。但就技击劲别实质内容而言,则差异甚大。本势用的主要劲别是合劲、提劲和搓劲。而“手挥琵琶”势用的主要劲别是缠绕劲、穿化劲,以及采扌列、剪托之劲。劲别的不同,就决定了其技法的不同及中途动作的不同。有的拳家未作深究,不明所以,把“提手上势”仅看作“虚回含化”而否定它的“提搓合劲”。更有把“提手上势”视作“右手挥琵琶”或“右手挥琵琶的组合”。这是不应有的错误。两者之所以冠以不同的名称,是由于两势从动作形式到技击劲别内容都有较大的区别,否则按一名可矣。但从其相似的定式来看,两者都类同于松溪征南派之《内家八桩》之“龙桩”,两手侧掌,一长一短,一前一后,一伸一屈,置于身侧左或右的同一侧,前后遥遥相对,互相呼应。两眼透过长手的食指极目凝视,眼与长手的食指尖等高。此式即为古代拳术中最常用的以静御动的“格斗势”,一名“长短手”。在防守上含有“静观待变,以静伺机”和“长以卫短,短以救长”,以进为退,以退为进的意义。这里的静是一种自然的静态或静象,而不是一种“死静”和“死寂”。即“静中触动动犹静”。要求神志清逸,头脑冷静,善待机势。静中要寓预动之势,守中须寓攻击之意。劲营体内,力奋骸外。前手主守,主掩护;后手主攻,主突击。换言之,短手随时可以乘隙而进击。《沈子拳法》方略篇“急著前去,补手相承;隐着埋伏,出奇制胜”句,可形象地描述其作用和意义。如果要说“提手上势”与“手挥琵琶”有什么共同点的话,或许就是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