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直到死——读《人生的智慧》二

4/20  星期一

“谁要是像我那样孤独地过了一辈子,自然更懂得那种孤身上路是怎么回事。”

这是叔本华在生命的最后写的,那时候他已经完成了他的所有著作,他的使命,他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坐啊坐的,然后就死了。

——————————————————————

最近看的是第三部分《人所拥有的财产》以及附录《叔本华的生平轶事》,关于第三部分,其实没什么好说的,看之前,我便认为,人在温饱线之前,幸福与财富或有一定的关联,而温饱线后,便再无关系,穷人有穷人的幸福,富人有富人的痛苦,而绝大部分人都在想要更多的欲望囚牢中不得解脱。看之后,只是更加坚定我的看法。比较有趣的是叔本华在这一章中仍无意中渗透的幸福不可追求的观点,这与现代心理学中的“幸福基线”理论如出一辙。他说人一旦遭受了巨大的不幸,只要不是持续性的,他会痛苦,但然后他会降低自己的期望,便不再那么痛苦。比如你一只手没了,刚没的时候你肯定很想死,但没久了,还是会像以前一样,为一个三流黄色笑话笑出声来。同样的,你拿了诺贝尔奖可能会开心好几天,然而不久后你又会面无表情地在面无表情的人群里咒骂挤成傻逼。其实我更愿意称这东西为习惯,习惯了好,好久没那么好,习惯了不好,就没有什么不好。习惯是人类所拥有的最强大的力量,你会失恋,然后痛到遗忘,你会为别人一顿饭千恩万谢,对母亲的千百顿饭毫无感觉,你会起床以后自然而然地刷牙,大便以后自然而然地洗手。有时候生活偏离了习惯,比如突然中大奖了,比如残疾了,然后你就有了新的习惯……要么死,要么,总会习惯的。就像我接下来想说的孤独一样。

当然,叔本华的孤独和我们大都该是不一样的。我曾经写过一篇《我们总会突然就太孤独》,讲那种夜色打下来,整个人看着所有人发呆,这时候心里突然翻山倒海,无数的锋利的冷漠的回忆,无从发泄的思索,我们在心里的迷宫中,一个人狂乱地奔跑而不得解脱。到处都是空虚,到处都要承受。而叔本华的孤独不一样,他的孤独比我们更锋利也更冷漠,并且更持久,久到一辈子那么久。然而他在里面光芒万丈。他的孤独不是用来承受,不是用来痛苦,只是思索,把整个世界都想了一遍,大概就一辈子了吧。孤独,直到习惯,直到成为生活的背景。

我试图给他做一个人物画像,他应该有个严谨的头发,就是那种一根一根,规规矩矩的,也不四处弯折,也不纠缠在一起。他睡觉的时候侧躺或者平卧直到天亮,并不翻来覆去。他每天早上7到8点起床,洗个冷水澡,喝一杯咖啡,然后思考工作直到中午。吹半小时笛子,穿同一件燕尾服,去同一家餐厅吃午饭,而后读书到4点,和“小叔本华”(一条狗)散步去图书馆看《泰晤士日报》,晚饭,9-10点回来,看几页《吠陀》,然后就寝。在这之间,没有任何群体的娱乐,没有任何刻意的社交,没有消消乐,没有黄金矿工,没有微信,没有qq。或许遇到路人看向他,他会脱下帽子点头示意,或许在餐厅和食客聊了聊天。此外,他的眼睛有时聚焦有时没有,嘴里喃喃自语。

对我们这些愚人,这将是如此不人道而无聊的生活方式,无聊到孤独,孤独到让人想死。然而叔本华过了有多久,一年,五年,24年?他该是不会无聊的。当你专心做一件事时,你会发现其他的所有事都是多余的。而对他来说,除了思考和写作,其他的事,大概都是多余的吧~多余的事就让它变成习惯,像刷牙吃饭一样,把每一天的每一件事变成习惯,你就不需要付出任何的思考在上面,只要靠惯性往下做就行了,这样你就能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你想投入所有精力的地方。这样想来,孤独更像是一种恩赐吧,可以谁也不管,谁也不理,就为着挖出世界的本质,努力,努力。直到最后,竟成为了不朽。

想想,有时候,这样的人生实在是不错的:

孤独,直到死。

你可能感兴趣的:(孤独直到死——读《人生的智慧》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