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慈悲——读丰子恺先生《活着本来单纯》一二部分有感

    近日我又又又开始读丰子恺散文漫画精品集--《活着本来单纯》,之所以说又又又读,是因为我已读几次,每次读都是满心欢喜。手边的这本书是好友一月借我的,我读完后索性把书“藏”起来了,和好友说,书暂时不还,我还想再读,好友说你可以再读,但书终究还是要还的。嘿嘿,可见这本书的魅力和收藏价值有多大了。《活着本来单纯》共分为五部分,共收录《渐》《大账簿》《实行的悲哀》《梦痕》《给孩子们》等55篇经典佳作,一本书可阅尽丰子恺散文精华。每次看这本书,舍不得看完的感觉总是缠绕我,而且越往后读越发浓烈。明人不说暗话,我太喜欢这个才华横溢、学识过人的文艺大师了,不,不,不,他不仅仅是文艺大师,还是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翻译家、书法家……

      这几日读了全书的第一、二部分,每篇文章都是熟悉的,但读起还是忍不住拍案叫绝,丰老先生所选题材基本都是很细微的事物,但给读者带来的触动特别生动真实,带来的意境也很悠远。这次拜读,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丰老先生的文字里藏着很持久的慈悲力量。无论是《大账簿》还是《生机》《肉腿》《忆儿时》《白鹅》…..无不彰显出他骨子里的慈悲。

温柔的慈悲——读丰子恺先生《活着本来单纯》一二部分有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在《大账簿》里,他不止一次的说到自己在取舍各种物件或所见、所闻时的疑惑和悲哀,他以为随着年纪的增长会有所改观,不想越发严重起来。这种严重起来的其实还是这颗温柔的慈悲心。文中有这么一段描绘:“吃饭的时候,一颗饭粒从碗中翻落在我的衣襟上。我顾视这颗饭粒,不想则已,一想又惹起一大篇的疑惑与悲哀来:不知哪一天哪一个农夫在哪一处田里种下一批稻,其中有一株稻穗上结着煮成这颗饭粒的谷。这粒谷又不知经过了谁的刈、谁的磨、谁的舂、谁的粜,而到了我们的家里,现在煮成饭粒,而落在我的衣襟上。这种疑问都可以有确实的答案;然而除了这颗饭粒自己晓得以外,世间没有一个人能调查,回答。”面对遗落的一颗饭粒,我们很多时候都是捡起来扔进了垃圾桶,而丰老却心生如此多的思绪,而且毫不夸张的说,这就是饭粒的人生,所以饭粒遗落时,丰老一样会心生悲哀。这种温柔和善良世上几人能有?《生机》一文则记载了他的一株受过三次重创的水仙花最终得道开花的励志故事,这篇文章主题显然是鼓励受挫后不要放弃希望的主题思想,但一次一次逃过厄运的水仙是因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呵护和照料。“谁说水仙花清高?它也象普通人一样,需要烟火气的。自从移入灶间之后,叶子渐渐抬起头来,花苞渐渐展开。今天花儿开得很好了!……”《肉腿》中的悲天悯人之情更是浓烈直白。“不抗争而活是羞耻的,不抗争而死是怯弱的;抗争而活是光荣的,抗争而死也是甘心的。农人对于这个道理,嘴上虽然不说,肚里很明白。眼前的悲壮的光景便是其实证。有的水车上,连妇人、老太婆、十一二岁的小孩子都在那里帮工。……“镗,镗,镗”!锣声响处,大家又爬上水车,“洛洛洛洛”地踏起来。无数赤裸裸的肉腿并排着,合着一致的拍子而交互动作,演成一种带模样。我的心情由不快变成惊奇;由惊奇而又变成一种不快。以前为了我的旅行太苦痛而不快,如今为了我的旅行太舒服而不快。” 《忆儿时》里对儿时难忘的三件事(养蚕,吃蟹,钓鱼)进行回忆敞怀,这是丰老儿时美好的记忆,却因为都存在“杀生取乐”的一面,作者慈悲的心遭受了极大的自我谴责,在文中多次写道“永远忏悔”。

温柔的慈悲——读丰子恺先生《活着本来单纯》一二部分有感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诸如上文中举例说明的慈悲情怀在丰老的文集中可谓俯首即拾,这源于丰老骨子里的善良、佛性和通达。大家读这本散文集的时候不妨细细领略。最后,以大家熟知的一句话来结束这篇文章吧,这本散文漫画集在心情低谷时翻看,给人以温暖与悲悯;在顺境时闲读,又像一阵凉夜清风,不至昏头脑。

温柔的慈悲——读丰子恺先生《活着本来单纯》一二部分有感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温柔的慈悲——读丰子恺先生《活着本来单纯》一二部分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