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几乎在一夜之间,39岁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导梁莹,从一个顶着诸多头衔的青年学术精英,变成了一个师德不端、涉嫌学术造假学界“骗子”。
我不知道,那18个曾经举报梁莹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工系学生和那6位曾经联名质疑梁莹的教授,以及那诸多曾经对梁莹公开质疑的中外学者们,在看到南京大学公开调查的消息后,是何种心境。
漠视、坦然、惊喜,多年呼吁终于得到伸张的扬眉吐气,还是感叹、五味杂陈,拟或丝丝悲凉?反正,对于这样一个见怪不怪的事件,我是完全没有感觉到“善有善报,恶有恶终”的快感。
因为,这种结局来得实在太过偶然,而且姗姗来迟。因为曾经18个学生的呼声、6个教授以及诸多国内外学者质疑的声音,显得那么微弱、细小。
还因为,我不知道,这样一位梁莹教授的“言传身教“”会给这些学生留下什么样的影响。
更因为,他们曾经试图争取应得权益的种种努力,不仅没有丝毫改善,换来的居然是梁莹教授的威胁和变相报复。最终还是依靠媒体的介入,才扯下了粱教授的“画皮”。这种曾经历经的无奈、无助甚至可能是悲愤,这会给他们留下什么的心理积淀。
是一段一笑置之的人生“小插曲”,还是一堂生动的融入社会的“实践课”,拟或是一次丰富“斗争经验”的实战演练?
二、
所以,关于这件事,我更关想说的是这些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工系的学生。
我们无法断言这些学生与《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之间有什么关联,但从内容来看,很明显,很多“料”都来自学生,其中包括显然是有心保存的视频。
他们曾经试图用“正常途径”在表达自己的诉求,——据学生反映,为了避免自己授课敷衍的情况被学院发现,梁莹还会给学生打出高分,并“威胁”学生,谁在课程评估中给她打低分,她也给谁低分。2014级部分学生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给梁莹打了低分。梁莹得知此事后,不仅在课上“教育”学生,还在课下威逼班长交出给自己打低分的学生名单。
在依照学校的现有规章制度进行反映无效后,学生们采取了更激进一点的方式——联名举报,请注意,是全部18个学生,无一缺席!没想到,大概一转脸举报信到了梁莹教授手里,她马上转过头来威胁学生:“你要把这个处理了,这个是你们引起的,我承诺了领导。”——这句话其实信息量挺大,“承诺了领导”,承诺了什么,我看可能不是能不能认真讲课,而应该是别出乱子,别再“给我惹麻烦”。
之后,梁莹调整了上课策略,让学生上台去讲,称之为“翻转课堂”,并说因为是学生授课,所以学生期末必须给课程打高分,否则就是给学生自己打了低分。也就是说学生们的呼声、举报,不仅没有引起学校的重视,唤醒粱教授起码的职责操守,换来的是反而是更加糟糕的处境——不喜欢我上的课是吧,好,你们自己给自己上吧!多高明的权术,用到了这些孩子身上。
三、
这个梁教授显然也是不情愿给这些本科生上课的——甚至她自己的回应中,都能明白的看出这一点。这很好理解,她研究透了规则,知道把力气用在“刀刃”上,给本科生上课对于申请课题、积累头衔毫无用处,纯粹是浪费精力。所以才会表现出对教学的不屑,对学生说,“我上一学期的课还不如去外面作一次讲座,一小时好几千(元)了”。
老师不想教,学生不想上她的课。这应该不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可以给那个专业的学生换个老师吧;梁莹教授如果实在不想教本科生,那就不让她带本科生,安心研究;如果觉得教授必须为本科生授课的规定不能通融,这个粱教授不值得破例,那就请她自己做选择——要么遵守规定、认真授课,要么另谋高就、专心从事自己的研究事业……总之,不至于闹到现在这般举国关注、如此被动的地步。
是不是有点崔永元举报事件的即视感,其实本来大概只是个电影名字的小事情,最后搞成了大事件,自己倒霉不说,还害得多少人受了“牵连”。
为什么会这样?就像很多人追问的那样,为什么那么多人的质疑,没有引起过注意,为什么记者都能发现问题却一直被视而不见,是谁在为梁莹教授的恶劣行径“保驾护航”?
别习惯性地往什么潜规则,权钱交易,或者家庭背景方面去联想,我相信这件事里可能还真没有。
在我看来,原因在于,梁莹不仅是我们现有学术评价体制下的一朵“奇葩”,其实更像是一个领导精心塑造的“形象工程”,一个价值巨大的“政绩工程”。
四、
在2009年入职南大时,年仅30岁的梁莹,头上的光环已经不小——南京大学博士,在北京大学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做过博士后研究,已经发表了30多篇论文,“科研能力强”。而那时,国内高校人才争夺战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所以,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在当时就已经有些争议的情况下——在中国当前的语境下,你应该明白,所谓“争议”意味着什么,院领导依然力排众议引进了她。
梁莹教授果然也不负期望,以她的聪明,悟透了规则,很快就找到了一条迅速“成长”的捷径,短短几年就发表了100多篇论文,而且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全面发展,她发的论文,不仅有自己的研究领域,还涵盖了环境、生物、农业,甚至人工智能等学科,令人惊叹。一个杰出青年学者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可见。
还有各种各样的头衔、“帽子”。挑个含金量高的“长江学者合理”说说。成立于1998年8月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由教育部与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基建集团投入专项资金启动,2015年增设青年学者项目——也就是说梁莹在设立当年就入选了。2011年,教育部调整实施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加大了奖励的力度——特聘教授每年150名,聘期为5年,每年20万元奖金;讲座教授聘期为3年,享受每月3万元奖金,按实际工作时间支付。
这还是明面上的,更大的是潜在价值。到底有多大,举两个例子说吧:去年年初,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里承诺,对“长江学者”800万房补、100万年薪;南开大学则在诚聘英才的公告中承诺,税前65—120万不等的年薪,60—300万不等的安家费,理工科最高800万的科研启动费。高额年薪、解决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几乎是所有高校吸引“长江学者”的标配待遇。
为什么学校都这么舍得投入?因为各类“人才计划”的入选人数已成衡量大学、学科实力的重要指标,并在高校排名、学科评估、项目申报、经费划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一切都按照现实利益衡量,很快,所谓的人才争夺事实上“异化”成了对包括“长江学者”在内的各种人才计划的“帽子”的争夺。至于顶着“帽子”的是不是真正的人才,反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五、
所以,作为一个已经成功戴上了各种“帽子”的青年才俊、杰出学者,我们就不难理解她为什么能受到各种或明或暗的“保护”。
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连课都不愿意上,被学生集体举报、学界公开质疑的梁莹教授,能够始终屹立不倒。
这一个领导独具慧眼、精心培养出来的杰出学者,一顶具有重要价值的“帽子”,一个不能“倒”的“政绩工程”。本质上,和那些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甚至祸害百姓的“主体公园”、“地标广场”、“文化长廊”没有区别。
领导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学生的呼声,也不是完全没有在意同行的质疑。只是,在事关学校排名、学科评估、项目申报、经费划拨等重大利益面前,学生们,你们应该“服从大局”;至于同行的质疑,我们应该“有担当”,不在乎别人的“说三道四”。
只是,就像其他许多“政绩工程”一样,我们的梁莹教授被媒体轻轻一捅,便轰然坍塌。正应了一位伟人的名言:动一根手指头就能打倒你。
可惜的是,不管是学生还是梁莹的那些同事、同行,绝大多数人都没命长一根这样的“魔力手指”。他们义愤填膺,却又无可奈何。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巧合的是——但愿只是巧合,当年集体举报梁莹教授的2014年学生,今年刚好已经毕业。
如果这不是巧合,那么,这些当年经历无助、无奈,到如今终于看到梁莹教授“现出原形”的青年,如今已经步入社会(读研除外)。可能,我们的社会以后会越来越丰富多彩!
文/三皮
更多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W1391304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