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讲中国文学|晚唐诗的靡丽(李商隐)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的《锦瑟》是运用典故、运用像征、意象的写诗方法发展到极致的一个状态,可是他一开始用的技巧并不复杂,开头两句用比较直接的写法。

对于第一句有历来有很多的猜测,对他的生卒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活到46岁,另外一种考证说他活到70多岁。 这两年纪生命体验很大不同,从第一句可以看出,应该是中年后某种生命的感悟。

“无端”两字用得极好,也可以隐喻人生匆匆过了五十年。在品读一首诗意象的时候,有一种迷离。

注解李商隐的诗最好的方式,就是回忆自己生命中的某一个经验或是一个梦境。人生的经验其实是在真实和不真实之间的感受。

从个人私情扩大到几乎每个人可以在里面投射,私情的文学绝不都个人的,因为每个人都有私情。其实不见得只有大爱的文学是大家都可以投射,比如说杜甫《石壕吏》是大爱,没有经历过战争苦难的人很难进去。反而这种私情,是每个人都有的。

每个人都有私情,这个私情的部分扩大起来,力量是更大的。《锦瑟》这首诗全部在讲私情,可是这种情大概每个人都有生命的体验,特别是最后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也惘然。

像征诗的特别,可以将典故的艰难,转成文字的迷人。假设我们并不知道庄生的典故,读到这句: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的“迷”总是和眷恋分不开,他总是迷恋华丽的东西。李商隐一首《北青萝》,表达人生一种“舍得”与“舍不得”。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一个诗人的历害,在于他即主观又客观,顾左右而言他,将心事讲得最好的时候,将自己心情弥漫到泛滥的感觉。如《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文学的有趣在于它是一种状态的再现,而不是把一件事情讲清楚。把事情讲清楚,大概就是论文,通常论文写得好的人,常常没办法写诗。

《嫦娥》是李商隐一首有主题的诗: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其实嫦娥是荒凉和虚无,也说明自己生命的荒凉。

《流莺》李商隐一首讲自己的诗:

流莺漂荡复参差,渡陌临注次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表达李商隐对自己生命漂荡,无法自持的感觉。像征就是把自己和对像交跌,我现在看到花,我把自己投射进去,像征派的东西就会出来。这首诗中流莺就是李商隐对自己的投射。

李商隐所有的秘密都在他的“无题 ”诗中,所以他永远不会取标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你可能感兴趣的:(蒋勋讲中国文学|晚唐诗的靡丽(李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