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走向理解的爱

【0706我在悦读】6377-萨摩

书名:《爱和自由》

作者:孙瑞雪

篇目:第十四章 走向理解的爱

摘录:

1. 父母都会说:“我很爱我的孩子,我牺牲了很多。”这是在意识之内的。在我们蒙特梭利幼儿院就发现有这样的孩子,下楼梯看都不看,直直往下走,这种孩子就是在父母或者老人的过分呵护中长起来的,他自己都没有办法衡量自己的能力。这种所谓的爱,把儿童的辨别能力、自卫能力和自立能力给剥夺了。这种照顾实际上是成人对自我的心理和观念的一种照顾。

2. 在蒙特梭利幼儿院,如果孩子攀爬“蒙特梭利栅栏”,不管他的年龄多小,老师是不能够在后面扶他的,一定要离他一米远,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每一个孩子都会以自己的能力衡量他活动的范围,通过这种衡量,他以后就能把握自己的行动,并正确地决定下一步的行动。人的天性中都有创造和探索的冲动。

3. 儿童有他与生俱来的自护能力,但这种能力必须被使用。我们看到的资料中,婴儿四个月的时候自卫能力已经产生。有个经典的视崖试验:在玻璃板下面放一个带格的有立体感的图,儿童在爬过这个图的时候,他会观察。这图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差异,深浅不一。浅处,儿童很容易就爬过去了,如果发现下面显示得很深,像一个深沟一样,儿童就会停止不前,观察母亲的神态,如果母亲的脸色是紧张的,孩子不会往前爬,如果母亲面部表情是愉悦的,是鼓励的,孩子会勇敢地爬过去。

4. 爱孩子这个问题,重要的就在于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现有的经验早已过时了。我举一个例子,在蒙特梭利幼儿院,有花园,有沙池,有自由,孩子的活动范围特别大,从教室到花园,从房前到房后,从秋千到动物屋……所以孩子身上容易弄得比较“脏”,有沙土、有泥巴……在自由状态中,孩子最喜欢躺在花园的土地上。有个孩子第一天送来以后,因为比较陌生,不愿意活动,晚上妈妈来接的时候,有点不高兴地说:“孩子衣服这么干净,证明我的孩子没有自由地玩。”另一个家长则说:“我的孩子这么脏,你们是怎么搞的,为什么把我的孩子搞得这么脏?”这就是一个问题的两种看法。

5. “每一个房间,都允许儿童进,当这个房间有客人来或正在开会的时候,你可以告诉儿童,我们在工作,请你离开,儿童是能够理解的。”如果这个幼儿院是儿童的家,如果你真爱儿童,你会发现,让儿童进来,让儿童自由地活动,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他真把它当成家,他会放松、愉快,这样,孩子才会大脑清楚,才会发展得更好。一个家不应该有太多的规则,有了几个基本的规则就足够了,儿童应该可以做他想做的事,为什么不呢?我知道,很多地方不允许儿童在上课时到厨房拿东西吃,或是到处闲游。

7. 为什么人的童年如此漫长?就是因为人类的童年包含了一个精神发展的过程。

8. 家长的生命的状态越好,越能理解孩子。当我们了解一个人时,我们通过他对待孩子的态度就能知道他的状态。人格状态越统一的人,他的思想、语言、行为三者就越融为一体。


复述和关联:

我记得大学本科学普通心理学的时候,提到过一个“视崖实验”。所谓的“视崖”是一个有一定高度的桌子,顶部是一块透明的厚玻璃,桌子的一半(浅滩)是用格子图案组成的结实桌面。另一半是同样的图案,但它在桌面下面的地板上(深渊)。在浅滩边上,图案垂直降到地面,虽然从上面看是直落到地的,但实际上是有厚玻璃作为支撑的,但在视觉上却营造出了悬崖的感觉。

当年心理学家吉布森和沃克参加视崖实验的时候,被试都是一群6个月到1岁的孩子。实验表明,起码在这个年龄段,孩子已经有了深度知觉和自我保护的意识。而且发现,如果照护者能呈现出鼓励的姿态和神情,孩子更容易倾向于冒险,从而爬过视觉悬崖。


48 走向理解的爱_第1张图片

反观现如今6个月以上的孩子,很多却表现出了无知无畏的特点。就拿下楼梯来讲,有些孩子的反应是“自力更生”式,抓着旁边的扶手自己下楼梯;有些孩子的反应是“望而生畏”式,孩子就站在那里等待成人的帮助下楼梯;有些孩子的反应是“无知无畏”式。最后一种总会让成人看得心惊肉跳,胆寒不已。每到这种时候,我就会思考,那些先前无论是天生还是后天养成的深度知觉和自我保护意识都去哪里了?


48 走向理解的爱_第2张图片

孙瑞雪在书中给出了一种令人信服的答案,她说“这种孩子就是在父母或者老人的过分呵护中长起来的,他自己都没有办法衡量自己的能力。这种所谓的爱,把儿童的辨别能力、自卫能力和自立能力给剥夺了。这种照顾实际上是成人对自我的心理和观念的一种照顾。”

她还提到,“在蒙特梭利幼儿院,如果孩子攀爬‘蒙特梭利栅栏’,不管他的年龄多小,老师是不能够在后面扶他的,一定要离他一米远,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每一个孩子都会以自己的能力衡量他活动的范围,通过这种衡量,他以后就能把握自己的行动,并正确地决定下一步的行动。人的天性中都有创造和探索的冲动。”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在幼儿园的工作经历。当时我带一群3岁的孩子在我们学校的院子里进行户外活动。有一个很受孩子欢迎的攀爬设备(如下图)。每次只要有孩子去爬的时候,我都会忧心忡忡地站在一旁,想着如果谁摔下来,我兴许能帮个忙。但久而久之,我发现,如果我没能在第一时间去到攀爬设备旁边,其他老师也不会过去的。


48 走向理解的爱_第3张图片

有一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其实是觉得自己应该发挥主班老师的作用,指导一下我的副班),去找我的副班老师聊这个问题。她反而惊讶地反问我“所以你一直是待在攀爬设备旁边的吗?”后来她提醒我仔细回想,长久以来是否有孩子摔下来过?况且摔下来之后,地上铺得是木屑,也会起到缓冲的作用,“而且这样会让孩子直接获取一个经验教训”,她如是说。

现在回想起来,大概是我从小从中国父母和长辈那里承袭来的“担惊受怕”的性格,导致了我对这一事件的反应。殊不知,从小到大从外界接收的“担惊受怕”,"别碰,这个脏",“不能去,那里危险”,让我少掉了多少个一手体验的机会。更不用说从体验中衍生出的“辨别能力、自卫能力和自立能力”了。

48 走向理解的爱_第4张图片

那我们应该如何呵护孩子的探索欲,并培养孩子衡量危险程度地能力呢?那就又要回归到蒙台梭利倡导的“爱和自由”啦。自由就是顺应孩子的天性,满足孩子的需求。

在工作过程中,我发现老师本身其实会有很多好的活动设计理念,但现实确实常常由于和家长观念不吻合,而不了了之。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中西文化背景之下,家长对于孩子外貌和衣着整洁度的在意程度,导致了教师的不同行为。

我当时所任教的美国小城镇儿童中心的教育方式,感觉起来更能够释放孩子的天性。原因在于,本身就环境而言,我们地处于小树林当中,地上铺着厚厚的木屑作为缓冲和保护。孩子在栅栏围起的一方天地里自由地奔跑和驰骋。偶尔的磕碰和脏乱父母几乎都不以为意,衡量指标大多只是孩子的开心与否。

48 走向理解的爱_第5张图片

反观我在国内公立幼儿园的任教经验就不同了。我刚入职就从其他老师那里听说,“孩子走时候的发型和衣着要尽量与来时候的一致,如果不一致,一定要和家长当面说明理由”。更不必说,孩子磕着、碰着又是如何的一番紧张局面和景象。在每天离园之前,我们都有一个环节是专门为孩子整理仪容仪表,园长的要求是,“所有能塞进裤子里的上衣,一定都要塞进去。”公立幼儿园本身又是高师生比的地方,于是在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保障孩子的人身安全的等级自然提高到了师幼互动之前。


48 走向理解的爱_第6张图片

当然,国内的教育也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安吉幼儿园,就在积极地践行还幼儿以自由的理念。如果观看到下图就无法淡定的读者,我也就不再这里详细描述孩子如何站在汽油桶上一边滚动一边行走,或是孩子站在一个高的树桩上跳下,或是在三米高的软体上爬上爬下,或是孩子蜡烛手环从高空索道一冲而下的场景……


48 走向理解的爱_第7张图片

总而言之,还孩子以自由,不是嘴上说说的一件事情,还是一个要由心而发,身体力行的工作啊!

(图片来源:网络;参考资料:《爱和自由》)

你可能感兴趣的:(48 走向理解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