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冯小刚“十问”崔永元想到的常识——文章视角点评训练营37/90

由冯小刚“十问”崔永元想到的常识——文章视角点评训练营37/90_第1张图片
你以为通往终点的道路只有一条?

生命每走过一个时期就有一缕思想被保留下来。倘若我们不是为了纠正错误,克服我们的偏见,扩大我们的思想与心胸而活着,那么活着又有什么价值?

年轻的时候,曾经舌尖嘴利,说话不留余地,还自以为很酷。事隔多年,给同学帮忙做翻译,完事后跟她的上司一起吃饭,他很惊讶当年那个伶牙俐齿,说话不饶人的小姑娘没那么锋芒毕露了,透过他对我之前的印象,以及现在的评价,我羞愧地发现当年自己曾那么狂妄无知。好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历练多年之后,我渐渐懂得了谦卑,知道了进退。

有文化,不仅仅体现在会咬文嚼字上,还体现在对人对事的尊重上。越饱满的麦穗越是低垂,成熟意味着有自知之明,谦卑能使人免于无知的狂妄。一旦知道了自己的能力边界,就不会妄自尊大,也不会妄自菲薄。学识尚浅,就努力精进,做错事情,就认错改正,做人做事,只要有颗诚实厚道的心,总不至于差到哪里。

最近沸沸扬扬的冯小刚“十问”崔永元事件再度成为网络热刷,明眼人一下子就能看出冯小刚十问里暗藏的"杀机",以及扯虎皮做大旗,试图“煽动‘群众的居心,至于里面出现的逻辑错误,也成了启发民智的活教材。就目前来看,“聪明”的冯小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本想赚了便宜再卖个乖,借机给新片做做宣传,没想到搞得灰头土脸。

古人讲知耻近乎勇,凡是给我们指出错误的老师,那都是真爱啊,若能借机拓展自己的心胸格局,增长点见识,便是赚了。要是不老实,耍滑头,愚弄大众,可就自讨没趣了。凡是把别人当傻子的,最后总会发现自己才是真傻。

这些便是做人做事的常识。常识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体悟,缺乏常识往往意味着对生活观察和体验的深度不够,要么是觉知力不够敏感,要么是生活体验太少,要么是太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某些常识的人,往往自己很难意识到。因常识来源于生活,很难仅仅通过看书学习来弥补。常识是经过检验的快捷方式,有常识的人,首先是有心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能够不断总结,深入事物的本质。同时,常识还需要同生活碰撞,接受检验,有些固化的常识认知未必是真相,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因此需要有所觉察。

常识之一,不身临其境,我们很难真正理解对方的感受。正因如此,我们不能想当然地以己度人,而要心怀敬畏,尊重对方的感受。轻易地说出“我理解你”,有时是一种亵渎,跟滥施同情一样,让对方感觉你高高在上,站着说话不腰疼,很容易激起对方的抗拒。

事实上,理解是非常难以实现的状态,人的心理极其微妙,稍有轻忽,就失以千里,过于刻意,同样没法达到效果。理解,是心灵交汇时,你我的遇见,很多时候,可遇不可求。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对他人的理解抱有苛刻的期待,同时能够心怀敬畏,更加深入地感受对方,增加理解的可能,避免自以为是做出草率的判断。

能够克服内心的偏见和恐惧,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歧视往往是因为无知,以及对未知的本能恐惧。之前读特蕾莎修女的传记,对她无私的大爱和直面恐惧的勇气钦佩不已,那些能够冲破恐惧的人,确实能体验跟我们不一样的风景。

那么常识之二,“无知者无畏”指的是一个人如果不知道一个事物的可怕之处,当面对时,就无法唤起“害怕”的反应。而“恐惧是无知造成的”则指的是因为没能充满了解一个事物,而对之抱有恐惧感。前者的“害怕”侧重于本能的情绪反应,包括生理反应,而后者的“恐惧”主要是头脑想象的恐惧,是基于缺乏正确“认知”而导致的。

害怕是人和动物都有的基本情绪反应,一般是对于真实事物或情境的自然反应。恐惧则是人特有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包含多种因素的复合情绪,不必非由真实事物引发。只要解除现实的威胁,害怕的情绪就能得到纾解。而造成恐惧的原因则更为复杂,因此很难轻易解除,其中完善认知有助于破除恐惧。

我们因尊重而理解,因理解而无惧,因无惧而宽容,生命就是这样循环提升,渐入佳境。

你可能感兴趣的:(由冯小刚“十问”崔永元想到的常识——文章视角点评训练营3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