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森广场,歌声嘹亮

和森广场,歌声嘹亮_第1张图片
歌声悠扬,众人凝神静听


小表妹生日那天,姑妈请客。我和妈妈各自携带着孩子从乡下赶到县城玩。四个孩子有三个是我的,一个是弟弟的。我携同孩子们尚未与妈妈会合,急切的手机铃声从裤兜里蹿出来,连续了跳跃了三次,我才摁下接听键。

姑妈在电话里焦急地说她五里牌家里的大门钥匙撂在乡下郭家冲家里,现在必须去取,不然我们进不了家门。我一手紧紧攥住不足五岁的儿子的手,一手把手机贴在耳边,嘴里“嗯嗯”地答应着:“您回去取,那我和我妈带着孩子们在蔡和森广场等您。”我边说着话,边瞪大眼珠,盯紧两个大的女儿,嘱咐她们别乱跑,车影幢幢,得注意安全。

须臾,妈妈紧拽着侄儿的手走过来了。侄儿性格活泼,手脚是一刻也停不下来的。我与妈妈相约到蔡和森广场的旁边的凉亭里去休息一下。

初夏的双峰,天气非常的晴朗,天空湛蓝,清凉的微风轻拂着行人们的脸,清亮的歌声隐隐约约飘荡在耳边。我们踏着锃亮的青石地砖走向离我们最近的廊架。上午的广场,闲人不多。此时的孩子们松开了大人们紧攥的手,像一群从围栏里赶出来的鸭子,飞奔着向凉亭深处。

较大的孩子一遍遍摩挲着那一根根棕色的而硕大的防腐圆木问我:“妈妈,你看这树这么大,是真树吗?”孩子边比划,边睁圆着漂亮的大眼睛问。

“傻瓜,怎么可能是真?你没看见圆木下面用石墩托着。”十岁的姐姐神气地说。

防腐廊亭顶部满架的油麻藤,蔓茎粗壮,腰身紧缠着防腐圆木,一直往上攀岩。金色的阳光匀称地洒下来,油麻藤浓厚枝叶繁多,浓厚,沐浴在初夏的阳光中,油亮油亮的,熠熠生辉。茎叶的尾部从凉亭顶端的两旁垂下,这是一个绝佳的避荫之处。

从凉亭一头沿着亭子走完,大约近二十米。一圈一圈鸡蛋大小斑驳的光影从亭顶层层叠叠的油麻叶下洒下来,地面灰白的瓷砖上,一个个白色的光圈,仿佛在为不远处的歌者伴奏。

侄子和儿子,两个调皮的孩子挥舞着手中的折扇,他俩跨成弓步,双手展开,作出比武的架势。妈妈择一处人少的地方坐下来歇息。坐在妈妈身旁的是两个年十八九岁的姑娘,面目清秀,她俩正埋头盯着手机屏幕。

和森广场,歌声嘹亮_第2张图片
两个比武的孩子


两辆电动车安静地停放在亭子边沿。一辆猩红色的三轮摩托车迎面停着。三轮车旁聚着一群五六十岁的叔叔伯伯阿姨们。他们大都坐在水泥石墩上,一条腿搭着另一条腿,双手也清闲地搭在一起。纵横交错的皱纹,深深浅浅地镌刻在岁月沧桑的脸上,此时他们的脸上绽放着幸福的微笑。

坐着轮椅的伯伯,露出白色的头皮,面朝着观众凝神地听着。他身旁那位戴着手表的伯伯脸上和脖颈处的棕色皮肤,一如他身后的圆木,褶皱、暗沉。戴手表的伯伯坐在自己带来的简易不锈钢凳子上,黑色的裤管挽至大腿处,张大嘴笑着,一定是什么令他感觉有趣,引他发笑。霜雪满头的老阿姨,穿着色泽暗淡宽松的花T恤,她探着头,背微驼,瞅着正在歌唱的较为年轻的叔叔,大红的购物袋反手攥在背后。

亭内三十多人或坐着或站着,竖起耳朵,凝神听着。有的草帽戴在头上,忘记摘下来了,有的反转着身子,三五个年轻人混在里面倒是稍显不搭调。

我十年客居他乡,每年偶尔回家小住。却不知晓如今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起来。大家也更会过日子,也更清闲,更懂得哄自己开心了。一到晚上,蔡和森广场的人更是摩肩擦踵,川流不息。跳广场舞的、摆摊的、散步的……男女老少,形形色色的人。

一曲蒋大为先生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悠悠扬扬飘来,两位献花的女士,四十左右的模样,一人手捧大红的塑料花,一人把鲜艳欲滴的美人蕉献到唱歌的那位叔叔手中。

和森广场,歌声嘹亮_第3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叔叔背面靠着的圆柱上镌刻着烫金的字体:

“赴法求真,人颂一门贤母子”。

它左面圆柱上的下联是:

“为民尽瘁,名扬千古好夫妻”。

这是歌颂我国早期的中共领导人,为国捐躯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蔡和森的一家的对联。亭内的圆柱上还有好几联。

“到此慕先贤忠烈满门能有几”
“回眸怀往事豪情万丈直无前”

蔡和森同志一家一身正气,忠烈满门,激励着无数的中国人民舍小我,成大我,特别是双峰当地的人们沐浴在伟人高尚的情操中,奋发向前。

我和妈妈正陶醉在优美的歌声中,姑妈打来了电话说她已经取回了钥匙。我和妈妈恋恋不舍地牵着着孩子们的手离开广场。嘹亮的歌声随清风入耳,剧烈地撞击着我原本波澜不惊的心。

和森广场,歌声嘹亮_第4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找到真实的自己。就像电影《无问西东》里面的经典台词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蔡和森先生舍身取义,杀身成仁,是人民的英雄,也是时代的英雄。他和家人为了受苦难蹂躏的中国人民抛头颅,洒热血,都是无问西东的人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和森广场,歌声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