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帖】植物科学画

日前,国际植物学大会第一次在中国召开,而吸引我们这些非植物学专业的,却是其中的植物艺术画展。

【科普帖】植物科学画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画展在某酒店大堂举办,这是国际植物学大会百年历史上,首次由官方组织的大型国际植物艺术画展。

【科普帖】植物科学画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展示来自全世界12个国家和地区的261幅优秀植物画作。

【科普帖】植物科学画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中国的作品主要出自静生生物调查所、华南植物所和昆明所等,系统地反映中国植物艺术画的百年发展历程,众多珍藏原作首次面世。

【科普帖】植物科学画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屡获国际大奖的顶尖植物艺术画家John Pastoriza Pinol(澳大利亚)、Soyoung Sin(韩国)、Mieko Ishikawa(日本)等作品也首次在中国展出。

【科普帖】植物科学画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植物科学画,是以科学用途描绘植物的画。与普通植物画不同的是,植物科学画既要求精准的反映植株和器官的形态特征,同时又要求与艺术融为一体,科学与美,二者不可偏废。

【科普帖】植物科学画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植物科学画起源于汉唐,但如今,全国专职从事绘制植物科学画的人不到10人。

【科普帖】植物科学画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发表植物新种,需要为它绘制标准像——这是科学界不可动摇的传统;

【科普帖】植物科学画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用绘画细致、准确、精美的记录物种,可以溯源到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当时欧洲人不断的探索欧陆以外的广阔世界,通常由贵族、科学家、商人组成的舰队到世界各地去测量、贸易,同时搜集动植物标本。

【科普帖】植物科学画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遗憾的是,失去生命的标本很快会干枯变形,丧失鲜活的状态。在当时,新奇的异国花木鸟兽对于上流社会颇具魅力,为了能够以更加忠实记录的方式去描绘这些未知物种的模样,探险队逐渐开始聘请专业的画师随行。

【科普帖】植物科学画_第1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探险家、科学家、画师的联手,不仅使得大量动植物新种被欧洲人辨识、记叙和描绘,也留下了大量的珍贵的艺术作品。

【科普帖】植物科学画_第1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随着绘画技术与自然科学认知的不断磨合发展,动植物的细节、独特的结构愈发被清晰、显著、美观的呈现出来。

【科普帖】植物科学画_第1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中国自汉唐以来,中国人的农业生产与草药医学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各类介绍植物、草药的典籍制作的颇为实用。这些典籍中,多以白描绘图讲解如何辨识和利用植物,和西方的植物科学绘画相比,绘法虽不同,目的却也一致。

【科普帖】植物科学画_第1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然而进入明清时期,中国有图可查的物种已经远远落后于欧洲的绘画记录,而且中国图谱大多画法写意,较之工笔风格的西方作品,可信度和准确性明显落了下风。这一时期,西方植物绘画的作品数量达到巅峰。而在中国,直到19世纪末才出现真正意义的科学绘画。

【科普帖】植物科学画_第1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直到清末,中国出现了第一个以西方科学绘画的手法来描绘生物物种的人——冯澄如先生。冯澄如1943年在江苏宜兴芳桥后村创办“江南美专”,这所美术专科学校培养了中国第一批科学绘图师。

【科普帖】植物科学画_第1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冯老及弟子主要以植物绘画为主业,当时在中国,这是一个全新而空白的领域。而这次展览的包括冯老及子冯钟元、女冯明华的作品。

【科普帖】植物科学画_第1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绘法  具有娴熟技艺的科学绘画师,需要通过不同视觉尺的转换叠合,合理的运用剖面图、透视图或者分解图,方能准绝划出草木器官结构,并凸显出最重要的细节。

【科普帖】植物科学画_第1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对于动物或者昆虫研究者来说,采用科学绘画去展示其形态分类更加无可替代。昆仲身体上的毛、头部的结构、前胸背板的特征、生殖器官的形态都是重要特征,人们不可能把昆虫或者植物标本一一肢解出来拍摄。

【科普帖】植物科学画_第1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还有注入蚜虫之类的微小个体,甚至要做成切片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构。显微镜下的实物真实但并不美观,只有科学绘画才能够清晰准确地把这些分类结构展示出来,作为物种鉴定时比对的依据。

【科普帖】植物科学画_第1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从更加哲学的角度来说,科学绘画具有的抽象和综合意义,对于认知过程的完成具有不可替代的辅助作用。

【科普帖】植物科学画_第2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时至今日,包括植物科学画在内的科学绘画仍然承担反映科学与技术带来新发现的要务,将那些通常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带到观众眼前。有人说:“如果说摄影能够记录瞬间,那么科学绘画记录的就是物种的永恒。”

【科普帖】植物科学画_第2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不过,中国的科学界很少有人懂得植物科学画的艺术价值,而中国艺术界往往讲究神韵意境,对看似古板的异性艺术嗤之以鼻。因此,希望籍此文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和欣赏到植物科学画之美。

【科普帖】植物科学画_第2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注:本文图片全部用手机拍摄自本次植物艺术画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科普帖】植物科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