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接地气

      今天读了好多年前买的《白银时代》,20岁左右的时候隐约能读懂王小波的杂文,30岁了,看白银时代仍旧是模糊的。

        能读懂这个小说,可能跟年龄没关系,那么能读懂它的前提是什么呢? 或者读懂读不懂是不是都不重要? 暂且就这么不求甚解吧,我总归不能接受读不懂一本小说就去豆瓣扒拉书评这种做法。

        有的书不是这个年纪能看懂的,有的故事不是这个年代能接纳的。我记得第一次接触王小波是语文课本上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高中的选修课本,还不是《沉默的大多数》。当时给的标签是“讽刺”,和鲁迅一样,通过犀利的讽刺来批判这个社会中的触目惊心和麻木不仁。 当时我想他们都是同样伟大的,现在再想,感觉王小波更接地气,不知道是不是下乡插队的影响,然而如果有了“接地气“这个特质,往往与“伟大”再难以结合在一起,越接地气,就越难以伟大了。 他的经历和环境带给他非常多的接地气的素材,使他有很少的时间来成为“人民的战士”,而花费更多的时间呈现一个“文化的痞子”。

      只是他不是那种冠冕堂皇做事做人的人,所以有很多的随性的文字,他也不是那种能憋得住话和尿的人,所以写起文章来就以自己身体感觉顺畅为原则去完成。

      这事没完,到我读懂为止,我可能回去和我女朋友讨论讨论才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伟大的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