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中国大历史》

曾粗读过黄仁宇老师的《万历十五年》,若要追问起来,读了些什么,有何收获,实在一点印象也没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带着几个问题,翻开了《中国大历史》。①这本书会不会有别于一般的历史书籍?②读史能实用在何处?③读完本书会有怎样的收获?



角度取胜

1.切入角度

与其最好,不如不同。

历史还是那段历史,如何串联、衔接,又能不乏新意。用作者自己的话说,他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引导到中国历史研究中,广泛综合归纳,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写历史,而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

2.治学态度

作者不轻易否定任务一件历史事件,也没有轻易以本人之恩怨与喜好胡乱评价。而充分认识到既成事实的不可逆转性,注重寻找其背后的关键逻辑或通用法则。

阅读期间,我一度在想,对既成事实除了承认、接受之外,难道还能怎么样。细想之下,看似理所当然之事,自己又是如何处理的。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以个人喜好和爱憎来评价一件事或一个人,甚至会不留余地予以全盘否定。可作出判断的依据,除了个人情绪外,并未对事物背后的逻辑、形成的环境等任何一因素进行过了解和分析。倘若长期坚持如此思维定式,成长为“杠精”或许不用怀疑、指日可待。

另外,作者对未经考证的野史既未提及,也不作评述。即便提及了少许有证可考的风流轶事,也是为佐证当事人品性与德行的需要。治学之严谨,令人钦佩。



用阅读提升阅读

1.精读自序的必要性

自序系作者对其构思行文成书的目的、内容、意义等的精确概述,是作者价值观、治学理念、研究方法的最准确表达,是读者理解全书内容的最佳载体。自序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不可不读,且要精度。阅读可从作者自序入手。

2.读史、学史的目的

学生时代,老师如此告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然后呢?知兴替能如何?可有实用之处?事实上,我们大多时候为了知道而知道。

黄仁宇老师讲,历史学不专侍记忆,它本身也成为一种思维的方法。

于我而言,不论是专业知识学习还是业余时间的阅读,了解文章/书本的观点不应成为目的,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或阅读,去了解背后的东西,例如,作者研究思考的方法、类似事件背后的底层规律/普世价值等等。

作者在提及李约瑟博士对他的影响时说,“即便阴阳五行,大家都认为是假科学。我们不要不加审问,劈头就说它错了。我们先要检阅此中逻辑,如果是错,我们也要追究错在什么地方。”遇事避免“应当如是”,追求“何以如是”,深想一层、多想一步,也许就会告别毛糙,自然会多了稳重,对治学、为人、做事应都有百般益处。



可输出的知识点

1.文治武功。周文王在前,武王在后。以此先例,从此子孙不能在祖先面前逾越,故文治胜过武功?是有文治武功一说。

2.秦始皇这个人。是否可以说君王的自信自大或愚昧不可避免。一次,始皇因风受阻不能渡湘水,他将此归罪于湘君女神作祟,于是遣发三千囚徒,砍伐山上树木以资报复。当然,始皇更是自律的典范,要求自己每天必须看完一定量的竹简,达到一定的重量才能休息。

3.女皇武则天。有效的管理手段简单粗暴。她认为,制人如制马。制马有三物,一铁鞭,二铁锤,三匕首。鞭之不服则锤其首,锤之不服则断其喉。

4.西湖之由来。西湖本是杭州湾的一部分,公元7世纪中期,靠钱塘江的一面被阻塞,年久月深,湖中的盐水变成淡水而形成西湖。

5.元曲兴盛的原因。元朝的主要统治者忽必烈因对儒家文化的忌惮、本民族的自卑和对汉人的不信任,在恢复科举制度后,对录取的非本民族人士不予重用,只在低层级的组织中授予不重要的官位。导致当时不少读书人郁郁不得志,只能将才干学识向其他方向发展,写剧本便是其中之一,引得元曲极度兴盛。

6.郑和下西洋被停的影响。在郑和团队7次下西洋后,该远洋项目被叫停。此举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导致1432年至19世纪,中国无海军可言。明朝东南沿海反复受来犯倭寇蹂躏,澳门落入葡萄牙之手,不免咬牙切齿。究其原因,一是统治阶级和文官集团的一贯傲娇和短视,二是远航成本实在过高,且未带来实际政治、经济利益。(第一次航行时,郑和团队有船只近300艘、军民27800人,着实吓人。)

7.李自成兵败原因之一。李原本打算逼崇祯皇帝退位,但朱由俭死而不屈,煤山自尽。文官集团虽然百无是处,但死要面子、在乎声誉的臭毛病还是根深蒂固。朱由俭的死对群臣的心理上有如致命武器,没有一个明代遗臣能够仕于李自成,而不感觉廉耻丧尽、良心有亏。然而,为何他们又能侍清呢?根据孟子的传统原则,只要民情欢悦,国君的出处并不成问题。文官们以此为据,得心安理得。丑陋的官员啊!正如鲁迅先生所讲,伪名儒不如真名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之《中国大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