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IP2016D2T2]借教室

传送门:https://www.luogu.org/problemnew/show/P1083

题目描述

在大学期间,经常需要租借教室。大到院系举办活动,小到学习小组自习讨论,都需要向学校申请借教室。教室的大小功能不同,借教室人的身份不同,借教室的手续也不一样。

面对海量租借教室的信息,我们自然希望编程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需要处理接下来n天的借教室信息,其中第i天学校有r_i个教室可供租借。共有m份订单,每份订单用三个正整数描述,分别为d_j,s_j,t_j,表示某租借者需要从第s_j天到第t_j天租借教室(包括第s_j天和第t_j天),每天需要租借d_j个教室。

我们假定,租借者对教室的大小、地点没有要求。即对于每份订单,我们只需要每天提供d_j个教室,而它们具体是哪些教室,每天是否是相同的教室则不用考虑。

借教室的原则是先到先得,也就是说我们要按照订单的先后顺序依次为每份订单分配教室。如果在分配的过程中遇到一份订单无法完全满足,则需要停止教室的分配,通知当前申请人修改订单。这里的无法满足指从第s_j天到第t_j天中有至少一天剩余的教室数量不足d_j个。

现在我们需要知道,是否会有订单无法完全满足。如果有,需要通知哪一个申请人修改订单。

输入输出格式

输入格式:

第一行包含两个正整数 n,m,表示天数和订单的数量。

第二行包含 n个正整数,其中第i个数为 r_i ,表示第 ii 天可用于租借的教室数量。

接下来有 m行,每行包含三个正整数 d_j,s_j,t_j,表示租借的数量,租借开始、结束分别在第几天。

每行相邻的两个数之间均用一个空格隔开。天数与订单均用从1开始的整数编号。

输出格式:

如果所有订单均可满足,则输出只有一行,包含一个整数 0。否则(订单无法完全满足)

输出两行,第一行输出一个负整数 -1,第二行输出需要修改订单的申请人编号。

输入输出样例

输入样例#1: 复制

4 3 
2 5 4 3 
2 1 3 
3 2 4 
4 2 4

输出样例#1: 复制

-1 
2

说明

【输入输出样例说明】

第1份订单满足后, 4天剩余的教室数分别为 0,3,2,3。第 2份订单要求第2天到第4天每天提供3个教室,而第3天剩余的教室数为2,因此无法满足。分配停止,通知第 2个申请人修改订单。

【数据范围】

对于10%的数据,有 1\leq n,m\leq 10

对于30%的数据,有1\leq n,m\leq 1000

对于 70%的数据,有1\leq n,m\leq 10^{5}

对于 100%的数据,有1\leq n,m\leq 10^{6},0 \leq r_{i},d_{j}\leq 10^{9},1 \leq s_{j} \leq t_{j}\leq n

NOIP 2012 提高组 第二天 第二题

 

说说两种方法(不是最优解,但都可以过)

法1:线段树

抽象出来就是区间修改,每次将[s_j,t_j]的所有值减去d_i,那么显然可以看出是线段树了。

因为要查询有无负值出现,所以只需判断最小值是否为负值即可,那么我们就用线段树来存区间最小值。

参考了洛谷上一个大犇的lazy标记,基本思路是:在修改时,存区间被减去了多少,而不是直接在最小值上减;因为最小值对应的数可能会变,但区间被减去的值是不变的。

时间复杂度为O(mlogn)

代码: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segment_tree
    {
        int l,r;
        long long w;
        long long minus;
    };
    int n,m;
    long long a[1000001];
    segment_tree tree[4000001];
void build(int now,int l,int r)
{
    tree[now].l=l;
    tree[now].r=r;
    if (l>1;
        build(now*2,l,mid);
        build(now*2+1,mid+1,r);
        tree[now].w=min(tree[now*2].w,tree[now*2+1].w);
    } else tree[now].w=a[l];
}
void adjust(int now,int l,int r,long long delta)
{
    if (tree[now].l==l&&tree[now].r==r)
    {
        tree[now].minus+=delta;
        return;
    }
    if (tree[now].l>1;
        if (r<=mid) 
            adjust(now*2,l,r,delta);
        else if (l>mid) 
            adjust(now*2+1,l,r,delta);
        else
        {
            adjust(now*2,l,mid,delta);
            adjust(now*2+1,mid+1,r,delta);
        }
        tree[now].w=min(tree[now].w,min(tree[now*2].w-tree[now*2].minus,tree[now*2+1].w-tree[now*2+1].minus));
    }
}
int main()
{
    scanf("%d%d",&n,&m);
    for (int i=1;i<=n;i++)
        scanf("%lld",&a[i]);
    build(1,1,n);
    for (int i=1;i<=m;i++)
    {
        int s,t;
        long long d;
        scanf("%lld%d%d",&d,&s,&t);
        adjust(1,s,t,d);
        if (tree[1].w<0)
        {
            printf("-1\n");
            printf("%d",i);
            return 0;
        }
    }
    printf("0");
    return 0;
}

法二:二分

因为修改时值一直在减小,所以修改操作是有单调性的。

对修改操作进行二分,判断前mid个修改后是否出现负数,如果未出现,那答案一定在mid后;否则一定在midmid前。

关键在于怎么判断。

dec[i]表示第i位减去了多少的值。先预处理,把询问对应的端点进行处理,即dec[s_j]+=d_j,dec[t_j+1]-=dj,再扫一遍令dec[i]+=dec[i-1],这样就能保证在[s_j,t_j]dec[i]被加了d_j,而到了dec[t_j+1]又恢复回去。如果存在dec[i]>r_i,则减的值大于它本身的教室数。

这种思想是比较常用的,最好理解消化一下。

时间复杂度为O(nlogm)

代码: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m;
    long long dec[1000001];
    long long a[1000001];
    int query[1000001][2];
    long long delta[1000001];
bool check(int now)
{
    memset(dec,0,sizeof(dec));
    for (int i=1;i<=now;i++)
    {
        dec[query[i][0]]+=delta[i];
        dec[query[i][1]+1]-=delta[i];
    }
    if (dec[1]>a[1]) return false;
    for (int i=2;i<=n;i++)
    {
        dec[i]+=dec[i-1];
        if (dec[i]>a[i])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int main()
{
    scanf("%d%d",&n,&m);
    for (int i=1;i<=n;i++)
        scanf("%lld",&a[i]);
    for (int i=1;i<=m;i++)
        scanf("%lld%d%d",&delta[i],&query[i][0],&query[i][1]);
    int l=1;
    int r=m;
    if (check(m))
    {
        printf("0");
        return 0;
    }
    while (l>1;
        if (check(mid)) l=mid+1; else r=mid;
    }
    printf("-1\n");
    if (check(l)) printf("%d",r); else printf("%d",l);
}

 

你可能感兴趣的:(NOIP,二分,树状数组与线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