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由内而外”造就自己

没有正确的生活,就没有真正卓越的人生。——戴维·斯塔·乔丹

图片发自App

我读书有个“怪毛病”,翻开书第一件事,先看看“作者帅不帅啊?面善不面善?”(哈哈哈……俗称“颜控”)“如果不帅的话是不是看起来比较有智慧的样子。”“如果既不帅又看起来平平那就看他的履历是不是牛逼到不可一世?”……这个眼光睿智又面带微笑履历还牛逼到不行的“老爷子”年轻的时候应该蛮帅看起来也还蛮“面善”……接着我便读到史蒂芬的孩子们描述他的那一段,印证了我对这个“老爷子”的评价,这个毫不做作、不拘小节、乐观还带有一些孩子气的“老爷子”让我心生欢喜,可见“眼缘”的重要性!

“他常常戴着满口的假牙或者盖上了他那标志性光头的假发,和陌生人聊得不亦乐乎。有一次他甚至被从一个高尔夫球课上劝退!因为父亲对打高尔夫球感到厌倦,所以和一个朋友肆意地打起了水仗。当时和父亲挤下电梯里,我们都觉得有点窘迫,因为想到几秒钟之内他就得转向面向电梯里其他乘客打招呼,但父亲却带着愉悦的微笑说:“很高兴在这简短的集会见到各位!”随后因为自己发明的小笑话而开心不已。”……

        真的超级可爱有木有!

图片发自App

史蒂芬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第一章节里提到了关于儿子一段学棒球的经历让我想起了一段我和6岁的女儿关于学舞蹈的对话:

前情:我本身比较喜欢跳舞,曾经有个很好笑的“梦想”,希望以后自己有一个女儿,从小让她叉一字马(好怪异的“梦想”……哈哈哈),女儿4岁开始学舞蹈,在学习之初我就发现虽然她身段比较好,但乐感和协调度真心不怎么样,经常同手同脚的她在跳舞班上经常受到嘲笑,期间我也像史蒂芬一样不断地鼓励她,课后给她补小课,总算是连哄带骗地坚持了2年,终于在她6岁可以很清晰地表达她的观点的时候,她很义正严辞地像个小大人一样提出来要和我聊一聊,于是有了下面的一段对话:

女儿:妈妈,我问你一个问题?

妈妈:什么问题?

女儿:你是不是说过,每个人都要尊重别人的选择?

妈妈:嗯,我有说过。

女儿:妈妈,那我告诉你,跳舞是不是我自己的事情?我不想跳舞了,这是我自己的选择,小朋友也是人,为什么大人都不尊重小朋友的选择。

妈妈:妈妈并不是不尊重你的选择,女孩子以后的形体和气质都很重要,你不是爱美么?妈妈也没有要求你跳舞跳到多好,你看这2年,你通过舞蹈是不是发现自己的背背打直了,你会好多妹妹们都不会的舞蹈,后来通过你的努力,老师也说你进步特别大呀!对不对?

女儿:妈妈,我知道你说的这些,但是我真的不喜欢跳舞,你强迫小朋友做她不喜欢的事情是不对的,你看,我喜欢画画、读书,不用你提醒,我自己都会很乐意地去读书、学画画,小孩子只有做她喜欢的事情她才能够感到开心不是吗?

妈妈:……

女儿:妈妈,我讲完了,你继续说。

妈妈:妈妈好像已经被你给说服了……

我在惊讶于6岁女儿能如此清晰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我“哑口无言”的同时,也深切地体会到史蒂芬所说的“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我们一味地追求“速成”我们看重“颜面”,却忽略了孩子们的幸福和快乐。6岁的女儿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而就在2个小时以前,我正在读这本书的同时,女儿也在我旁边聚精会神地“创作”他真正感兴趣的领域。

图片发自App

接着,史蒂芬强调了取决于人际交往好坏的重要因素。主要靠品德的强大影响力,其次才是个人成长、沟通技巧方面的训练、积极思维和影响力方面的教育等(即“个人魅力”)持久牢固的人际关系需要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要“循序渐进”、没有捷径可循,暂时的“精于世故”和“投机取巧”迟早会让你真正的动机暴露无遗。

另外说到人际交往还会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我们总以为只有自己最清楚而客观地看到了事物的本质,但有时候别人的观点虽然有异,但是也是清楚而客观的,立场决定观点。我们越是认识到思维定式以及经验在我们身上的影响力,就越是能够对自己的思维定式负责,懂得审视它,在现实中检验它,并乐于聆听和接受别人的看法,从而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客观的看法。

关于教育孩子,史蒂芬还提出了“应该要有充分的耐心让他们体会拥有的感觉,同时能够用足够的智慧告诉他们付出的价值,另外还要以身作则。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往往是求知的第一步。”关于这一点,史蒂芬提到了关于女儿分享礼物的例子让我深有体会。从小我非常注重培养女儿“分享”的意识,所以女儿从小就非常“大方”,只要自己手里同样的东西不只有一个,她都会非常愿意给其他小朋友或者大人分享,但是有一次,她生日,她自己挑选了一个玩具“小马宝莉”和一套公主裙,恰逢那天她的好姐妹秋秋妹到家里做客,秋秋妹也喜欢上了这两样东西,于是提出了想要的想法,要把自己最心爱的唯一的东西拱手相让他人,恐怕再乐于“分享”的小朋友也不会愿意,但碍于“情面”,我和她商量我可以在另外给她买,如果她愿意“分享”的话,她非常肯定的提出她不愿意……我非常庆幸当时自己没有继续“逼迫”她,而是转而给她的好姐妹另外的“补偿”。假若当时我碍于“颜面”而强迫她“分享”,恐怕会对她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罢。

综上,你希望自己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子女”、“妻子(丈夫)”、“领导”、“员工”、“朋友”……吗?那么就先修养自己“由内而外”的基本品德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由内而外”造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