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学客体关系 第一课《夜莺》与《二手狮王》

看电影这件事一直是大家都热衷的消遣方式,无论是去电影院感受音响环绕带来的身临其境,还是窝在家里舒舒服服的看几部心仪的作品,都让人能够在打发时间的同时跟随主角经历体验不同的人生境遇、生活方式与爱恨情愁。我觉得电影导演与心理学工作者(尤其是精神分析方向的工作者)很相似,因为他们在干着同一件事情——“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这次以客体关系学来与电影对话,是我们继两年前的电影季之后的第二次以电影来交流心理学的理论,犹记得两年前与之对话的电影中,我们精到地讨论了《白宫管家》里所具备着的西方社会的契约精神,看到了父子关系中儿子的反抗、个性化与父亲的保守、责任感的冲突;

也从《决战犹马镇》里大反派的自体发展水平看到了在夸大性自体下的“亡命之徒”,从三位与男主角有关的女性的命运发展的不同路径,讨论了女性自体发展对其人生境遇的影响;

更是透过《爸爸去哪儿》的热潮看到了中国社会当下的社会分工状态是如何令男性、女性都陷入社会竞争的高意志化里,这种竞争如何间接折损了夫妻之间的情感,被社会职业耗竭精力的母亲、父亲角色如何无法回归家庭,造成当下母亲、父亲角色功能缺位的无奈现状。

说来也令人感到惊讶,仅仅只是片段性的回顾,就能捧出这些璀璨发光的论点,娓娓道来。随即又是令人感到愉快的,因为这也表示着时隔两年后,这些电影与心理学之间的对话依然深深印在对话者的脑海里,这象征着的不仅仅是一种切入生涩难懂的心理学的学习模式的成功,亦代表着我们曾经精心准备、激情探讨而积累下来的成果是实实在在的形成了思想。

重新拉开序幕的客体关系学电影季与两年前不同的是,个人与电影对话的方式转变为了小组与电影对话的方式,这样运作的最大特点就是我们不得不去重视起小组之间的合作,每个人的特质是什么,关系模式如何。想到此处,不得不联系起三个月前水星课程中阅读的《超级合作者》一同思考,其提到的囚徒困境、直接互惠与间接互惠都是合作关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概念,小组里个性迥异的人怎样的合作模式可以达成良好的间接互惠,这段关系的调和进程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有趣的是,客体关系学理论的哲学出发点是:人性基本上是社会性的,我们对他人的需求是最基本的,因而“关系”应置于人性发展的核心位置。因此不由得联想到,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未尝不可是为客体关系学与电影的相遇设计的一场实验性对话与空间动力研究呢?

这次由0083小组来作为开篇第一讲,非常恰巧地符合我的预期的期待。缘由是我个人蛮喜欢0083小组的气质,里面的成员或思想新奇、不拘一格,或优雅体面、灵气袭人,或在困苦中反复咀嚼,或在生命里孜孜不倦地修行……既有犀利见解,不乏新兴思潮,似乎有点由罗素、维特根斯坦等人组成的剑桥使徒社的味道。我由此也可以去猜想和期待,由他们带来的电影会如何与他们身上独特的人格魅力产生共鸣,甚至惺惺相惜。

在一段以马克斯·韦伯所著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作为切入点的开场语里,生命与活力的弧线以优美上扬的姿态拉开电影季的序幕。我所体会到的理性资本主义,在禁欲与欲望的缝隙之间游走。当劳动成为一种信仰与天职,生命的活力就被赋予了伟大的意义,从而源源不绝地流向开拓与创造。近期也刚好看罗辑思维讲到了《杜月笙的代价》,由此联想到杜月笙身上那种精神状态保持清淡雅致的气场,虽然在片子结尾也从罗胖嘴里了解到杜月笙一辈子都在为这种“清淡雅致”付出着沉重的代价,不过他那一袭青色长袍的模样却给我带来了很深的联想。

言归正传,0083组开篇电影是由法国导演与中国演员一同合作的作品,名叫《夜莺》。这是一个极为诱人的名字,似乎在向观众释放出其中千回百转的关系,不过在真正看下来时却感到略显平淡与单薄了。其中有两组可圈可点的关系,一组来自于已为人父的儿子与他父亲之间的关系,第二组来自于孙女与爷爷之间的关系。

我们重点来解读第一组关系,在第一组关系中可以看见父子关系这个明晰的维度。影片中父子关系的矛盾起源于爷爷因为走神而导致孙女不小心走失,由此身为父亲的儿子与他父亲绝交了很长的时间,直到最后找到两人独处的机会才释然了这段矛盾。我们先小心翼翼地分析一把,儿子冲父亲生气并绝交的内在驱动力并非是指向父亲的,而是指向自己内在作为父亲却失职的一种自我攻击,而父亲是作为儿子的理想化客体存在着的,这个客体角色可让儿子产生退行并对父亲发出自恋愤怒式的攻击,因此儿子的情绪发作了,并表现出与父亲绝交的姿态。

中国家庭里情感的边界感不清,其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父母干涉成年孩子的婚恋问题,公园、婚介里为孩子填简历、留电话、选伴侣相亲,忙得不亦乐乎;或是孩子干涉父母老旧的生活方式,对父母吃饭的种类和习惯横加指责,对父母穿旧衣服的习惯也要指手画脚,美其名曰都是为了父母好。可惜的是,无论是哪一类“爱”,他们都已经深深地在关系中越界了。他们在为对方设计“对他好”的生活认知的时候,都以自己的主体认知体验、感受淹没了对方的主体,以自己的需要而格式化了对方的需要。

再举一个与《夜莺》电影中的儿子的反应相似的案例来解释边界不清的状态,一个成年人在生病时,由于自己的父母未能及时正确地为她买回药,而是拿了过期的药品给她,因此她感到非常的气愤,对咨询师抱怨父母的低能和失职。从事情本身来看,父母的确没有得理,但是从主体的角度来看,这个成年人借着生病的理由,像一个孩子般在对年迈的父母提出各种要求来满足自己。这样的意识状态下,她已经在原生关系中退行了,甚至可以说她已经在原生关系中退化了。

在边界不清的原生家庭里,我们的确不知不觉中就陷入了巨婴的状态里,如果你在关系中没有处于退行状态,那么大多数时候你会主动地去担当关系中的责任,而愤怒、抱怨的情绪也就相应地会减少了。

说完第一部影片,再说说开了个头的第二部影片《二手狮王》。这部典型的美国式英雄主义的影片令我感到意犹未尽,我被影片中的两位老男人身上带有的鲜明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甚至开玩笑说看完后的第一感受就是希望变成一个强壮的男人去与两位老头喝一场有故事可听的酒,陪他们去打一场教育后生的架,释放那种属于男性独有的张扬野性与生命力量。

不过主讲肖国超并没有直接开讲影片中随处可见的父性的力量,而是以母亲这个容易被忽略的角色切入这部影片。母亲的黑历史会是什么样的?这是一个有趣的假设。因为从客体关系学理论来看,我们习惯性地想去观察这个母亲的人格形态如何,由此推测早期的母婴关系是怎样的?在之前客体关系的课中,我们分享过比较典型的三类母亲,其中有神经质的母亲、无法共情的母亲与焦虑的母亲,还有一种则是身上同时具备两种或三种特征的母亲。影片中的那位母亲不停找寻、更换着亲密关系中的客体、让孩子去占有叔父们的财富,她做事的方式干净利落到令我感到吃惊,似乎不带有一丁点情感,而是完全停留在社会化关系中进行资源的利用与交换,目标锁定清晰,毫不含糊。

不过最终让我们决定了这个母亲的心智发育情况的,是她在影片的最终放过了这个孩子,孩子在提出自己的选择后,母亲开车扬长而去。母亲能够在原生关系中做到如此干净利落的放手,至少能够表现出母亲的人格层面可以分化与孩子的这层原生的关系,用弗洛伊德的几大阶段性来描述,这位母亲度过了口欲期的共生融合状态和肛欲期的高意志控制状态。不过我们推测,她很有可能被固着在了俄狄浦斯期阶段,未能与父亲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导致她自身的情感发育水平不高,以至于她没完没了的在男性客体中找寻和替换,情感的缺失也间接让她变成了一个不具有共情能力的、极为理性的社会化动物。

从上面的几段分析可以看出,与电影里的人物对接的并不仅仅限于客体关系学本身,还有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柯胡特的自体心理学,在未来的电影对话中,有可能还会加入荣格的自我心理学等心理学理论。我想经历过电影季的人都会如此觉得,打开电影,不仅仅是推开了一道消遣娱乐的门,或许也是你走进心理学这个神秘世界的一扇魔法传送门。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电影学客体关系 第一课《夜莺》与《二手狮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