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太难了。”小谦这样跟我抱怨,嘴里正吃着大口的肉,说话都有点模糊。
“慢慢来,不要着急,你前阵子的势头不是很足嘛。”我问到。
“可能是最近事情太多,时间太少了,等这段时间课上完以后再开始减肥!”嘴里的肉吃完了,小谦把眼睛瞄准餐盘上待屠宰的油腻鸡腿,一脸满足欢愉。
我点点头,想到什么,问到:“你不是还要去打篮球吗?”
“等下个月我爸给生活费后,我买新篮球鞋再打。”
“那最近可以去图书馆呀。”
“过几天再去吧,这几天歇一歇,学习需要点仪式感。”
“好好,”我们没有继续交谈。
脑子里浮现小谦说的“仪式感”这个词,好像是有那么点道理。等一切都完备齐全以后,开始着手做某一件事情,这样才有前进的动力。
有某种重整旗鼓的暗示,告诉自己我要从这个点开始努力了,但“过分仪式感”却会暗中作祟。
对于学习努力方面的,“过分仪式感”好像更多。
今天是周日,好好休息养足精神明天再去图书馆吧,今天可以先放纵;
午睡时昏昏沉沉睡太晚,看室外太阳快下山的迹象,“算了吧,今天就不要去图书馆了,这么点时间学不来多少的。”拿起手机游戏微博刷起来,到晚上睡觉时才发现自己原来游戏了这么多时间;
心心念念看会儿书,苦于找不到一个完整的时间段,没有“仪式感”。这么零碎时间玩会儿游戏是最好了;
“仪式感”这次词是否正确嵌入我们的生活,一直是个问题。
人们热衷于去寻找每一个激励自己努力的理由,找到合适的宿主,就在此吸取营养。而目前看来,“仪式感”成为大多数人的生存来源。
在图书馆总会看到有人,手里捧着一叠叠厚厚的书,肩膀挂着耳机,从硕大的背包里拿出平板、水壶、纸巾、水果等一系列东西,像极了全副武装上战场的士兵。
端正姿态稳稳当当坐着,拿起笔埋头苦写,但不久后便丢盔卸甲,成为俘虏,数着自己今天艰苦卓绝的努力,离成功又迈进一大步了。
“仪式感”是正确的,可叹人们总会找到各种理由,重要的人生历程总会被“自欺式遗忘”,不痛不痒的环节总会被人放大以祈求心理慰藉。
“过分仪式感”会让你的任何计划鸡毛一地。
朋友想做微商,我们也曾用不太广阔的思想由浅到深分析,我们讨论最多的不是引流或货源等其他问题,而是做现在做微商是否还有前景的问题,微商的时代是不是已经过去以及饱和了?
我们还没开始,就担心是否会失败,就像上文提到的学习“仪式感”,总是怕没有时间,不足以完成学习计划,也正适合偷懒的念头,就随它去了。
“种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准备做一件事时,会有许多若有若无的枷锁束缚我们,如何挣脱这些枷锁,克服“过分仪式感”带来的拖延、懒惰、自欺欺人、自我感动尤为重要。
小北学吉他时,没有等到网购吉他送过来再学,而是每天坐车跑老远去琴行练习;
学视频剪辑时,没有等找到心仪的教学视频再学,而把网上教学视频都看一遍,在其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锻炼身体时,踩着那双硬邦邦的板鞋上跑道,等跑鞋送达再完美衔接。
不“过分仪式感”的人,似乎懂得怎么更好去努力,纯粹去努力。
《成长词典》中说过:仪式感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简单的生存。
翩翩起舞的生活需要“仪式感”来添加光彩,新一年的期许,对努力的尊重,告别的祈祷都值得我们用更高昂的角度看待,“仪式感”衍生的问题,在生活中也是如此的泛化。
只愿你能以敬仰的仪式看待,以完美的剧终收尾,一点点迎接生活中可爱的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