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里的欧阳修竟然是张本煜演的?!不少观众在发现这一真相时,表示错愕。
的确,当初以《万万没想到》、《报告老板》系列中怂萌贱的形象为人熟知,如今摇身一变,成了集政治家与文学家于一身的历史名人。这样的反差难免让观众感到意外。只不过,与张本煜担心的不一样,这一次的“意外”更多的是“意外之喜”。
“这好像是在夸我?”“幸亏大家还不太认识我。”“本领不够,想法子学习。”对话过程中,面对网友的肯定,张本煜时刻保持着谦虚、内敛的态度,与影视作品中张扬外向的他完全不同。
就像是剧中的欧阳修,就与张本煜相差甚远。
故事是碎片化的,但角色是完整的
《清平乐》以宋仁宗赵桢的一生为主线,后庭纷争细述一代帝王的情感抉择,前朝斡旋展现他的君王功业。
朝堂之上,晏殊、范仲淹、欧阳修等诸多观众耳熟能详的历史角色粉墨登场,这些人物被网友称为“背诵全文天团”,却多少有些忽略了他们身上的政治色彩。
在张本煜的解读中,《清平乐》里的欧阳修更倾向于政治家,“他有着强烈的政治抱负,而想要实现政治抱负,基本只有读书、科举这一条路。因此,文学功底只是他从政的一个本钱,其实那个时候的官员基本上都可以算是文学家。”
剧中,张本煜需要从少年欧阳修演到老年欧阳修,情节安排之于这个角色无疑是碎片化的,无论是他出现的次数,还是每次出现时的人物状态。
外形上的变化可以借力化妆老师的技艺,但不同时期的精神风貌,需要张本煜通过研读剧本,查询资料之后进行揣摩。“其实不管是编剧在创作的时候,还是我在演的时候,都没办法碎片化地去想象,必须对剧情中没有展现出来的故事有一定了解,这样才能把握好每个时期的表演。”
他将欧阳修的的一生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仕途还算顺利时的年少轻狂、恃才傲物;第二阶段的欧阳修三次被贬谪,所谓的寄情于山水,寄情于诗酒,也不过是故作洒脱。“这个时期的他是隐忍的,反思也多于早期的理想主义时期。”第三阶段是重新在朝堂上找到了一个位置,但此时的欧阳修已经变得保守,即使心中抱负依旧,却凡事都会思前想后。
另外,在这样一部古装剧中,为了演出戏感的同时,又能够保证自然,张本煜采取了将古代和现代两种风格融合穿插使用的表演方式,“主要就是借鉴一些戏剧的动作,然后参考同类人在现实中的表现,在表演中加一些生活的东西。”因为在他看来,无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表达情绪时的细节是贯通的。“这种处理就像把一个人的肉和衣服之间的缝隙填满,角色自然而然就立体、丰满了。”
表演是一个催眠的过程
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训练,机缘巧合下通过《万万没想到》系列成为了一位职业演员,在借助各个渠道进行学习、琢磨后,张本煜在逐渐成熟,对演戏也有着自己的理解。
“演员演戏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演印象。”即把角色的形象、言谈举止等留给演员的感觉,通过表演传递给观众,并在他们的脑海中、心中再次形成一种印象。
他继续解释说:“就像是看电影,或者看一幅画,你回家以后可能就不太记得清楚每个细节,大多数时候只是一个印象。包括我们的生活中,你觉得比较好的朋友,其实当你闭上眼睛回想他的模样的时候,都很难用言语具体地形容,只是留有大概的一个印象”。
正因如此,跳出欧阳修看角色本身,张本煜用“树”、“老建筑”这些比喻来形容欧阳修不同阶段的状态。“年少时是向上生长的树,迎风而立,势必会受到打击;年老时重回朝堂时变成了一个老旧建筑,虽然看上去比较容易倾垂坍塌,但根基是相对更稳固的。”这正是他对欧阳修的印象。
张本煜还强调演戏是一个催眠的过程。演员要先进行自我催眠,他觉得现在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这个东西热的,那个东西是凉的,然后才能让观众感同身受。
这与“表演印象”其实殊途同归,同时也是目前他在“方法派”和“体验派”之间更倾向于前者的原因,“就我个人而言,方法派容易催眠自己,进而催眠观众。”
张本煜告诉麻辣鱼,自己进入演员行业以后一直试图学习的都是方法派的东西,直到现在还在不断地摸索。当然,他也欣赏体验派的投入,就像他羡慕那些在做演员之前经历非常丰富的人。
“任何一种生活,无论高的、低的、好的、坏的,对于演戏永远都是有帮助的;阅读到的,想象过的,当然亲身经历过的最好,亦是如此。”
不希望变成“演艺圈打工仔”
众所周知,张本煜拍网络喜剧出身,许多观众也会对号入座,将他定位为“喜剧演员”。事实上,他并不擅长夸张派的喜剧表演,早年在作品中“挤眉弄眼式”的表演风格“虽然效果的确不错,但如今看来多少有些尴尬”。
后来,通过《乘风破浪》中的帮派分子罗力,《飞驰人生》中的神级维修手记星,还有很少人注意到的电影《诛仙》中的鬼王,张本煜让观众看到他驾驭不同角色的可能性。
许多人认为张本煜和从《万万没想到》走出来的许多演员一样,都在追求转型,摆脱在观众心目中既定的喜剧形象。但他本人却表示,自己并没有主观上刻意为之。作品、角色的选择都只遵循一个原则,故事好看。而故事好看与否也仅凭个人的喜好。
就比如《清平乐》里被他反复提及的一场戏:赵桢在找亲生母亲的途中,经过闹市区时差点撞到一个人。他回头道歉,对方却一脸高兴地说“没关系,我老婆给我生了个儿子”。诸多类似于这样小细节,在张本煜眼中就足以成为《清平乐》好看的理由。
对故事的看重,或许源自于他在成为演员之前是一位编剧。不止如此,镜头之外、演戏之余,他都还在坚持着阅读和进行文字创作。偏爱科幻的他发表过短篇小说《白大山》《影子男孩》等。
而除了对故事的看重,对张本煜来说还有一点始终没有改变,就是“演戏很有趣”这件事情。“可能是因为我演得太少了。”张本煜笑称,但他希望自己能够一直保持这样的心态,不至于有一天变成“演艺圈的打工仔”。
他还透露除了影视表演以外,自己对舞台表演抱有期待。“我身边有好多演话剧的朋友,他们每天都在表演,一年可能要演上百场。”舞台是磨练演技的绝佳平台,“但我现在的本领还不够,还不敢上舞台。”出于对舞台的尊重,他谦逊地表示。
采访最后,在被问到是否有想过如果自己不演戏,会在什么做着什么样的事情时,张本煜的回答是:开个店,或是单纯地享受生活……他的生活也许会有无数种可能性,但当下,作为演员,他依旧会一直在摸索、努力中,演下去。
THE END
金鲛分享会
大咖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