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这样(7) ——读方帆《细说美国教育》

        在中国评价一个老师的主要标准是教学成绩,好老师就是带班升学率高,教课名列前茅,这似乎天经地义。即便这个老师的好成绩是通过剥夺自身和学生的时间在简单粗暴互相摧残的反复大量操练下夺得的,依然得到领导的表扬、同行的认可、家长的默许。于是,大家都全力以赴奔着成绩而去。这是中国教育畸形的原因之一。

        悖论是,方帆老师在《细说美国教育》中认为,美国不将学生成绩作为考核教师的标准是造成教师不负责任美国基础教育薄弱的主要原因,而且这不是方老师个人的看法,美国相当多的有识之士都这么认为。在小布什和奥巴马当政期间都曾不遗余力地推进统一各州课程标准,并试图将教师考核和学生统考成绩挂钩。当然,都失败了。

        不看学生考试成绩,那么,美国怎么考核一个教师是否称职甚至优秀呢?方老师没说。其实,这是个难题。

        看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吗?那是无形的,没法直接衡量。何况,人们往往会说一套做一套,就算是理智上明白孰优孰劣,但在面对利益时也会苟且、屈服于眼前的现实。比如,明知那山一般的作业学生没法完成,但觉得布置了才能心安,才能和别的科目争夺学生的时间。

        看一个教师的教育行为吗?那是不稳定不全面的,有些可能是表象一个方面而已。我曾见一个所谓的优秀教师对学生连吼带骂外加耳光。那能凭这一次就认定她不优秀吗?是不是有些特殊学生必须采用特殊教育方法才有效呢?

        看同行、学生、家长评价吗?按理说,这个应该可以比较真实全面地反映一个老师的师德和专业水平。但这种评价有时不够客观公正,人在评价别人时常掺杂自己的感情因素,且每个人对别人的评价标准并不统一。在进行学生评教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些对学生管理过于宽松,对学生要求不高,对学生错误和风细雨、视而不见甚至放纵、袒护学生的老师,反而赢得了学生较高的评价。孩子毕竟是孩子,大多数孩子只图眼前一时之乐,哪管得了未来的出路和前途!能目光放远到未来的,莫说孩子,就是成人又有多少呢?我们得实事求是地承认:好逸恶劳人之本性,趋利避害人之本性!

        看来看去,只有分数最明显、最简单、最直接,最让每个人无话可说无理由可辩。就如同高考,在我们找不出别的更有效的选拔方式之前,高考是目前最公平的竞争方式。何况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获取老师教给的知识,具备老师培养的能力。而真正具备了知识和能力的学生不会输给考试。没有输给考试的学生的分数自然就可以衡量教师的专业水平。

        教师评价,复杂到答案无法唯一。

        但如果,我们可以清醒地意识到,教育的目的不是分数,而考试不过是教育的手段和过程之一,那我们的教育是否就会更人性更理性。考试和分数本身没有错,在于教育者怎么看待和运用它。就如同有人用刀剑披荆斩棘,有人用它去伤人自伤,岂能说是刀剑的错!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来是这样(7) ——读方帆《细说美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