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领导力本土化的一点感慨

昨天公司宣布中国区HR总监因为健康原因“step down from her current position”,职位由印度派来的另一亚太高管接任。虽然过去几个月发生的事情让大家对这个变化已经有所准备,但是发生的时候还是让人十分感慨。

印度人和中国人在硅谷的发展一直有清晰的pattern,中国人主要都是技术人员,负责执行;印度人主要在管理,负责汇报和演讲。以前有一篇文章专门分析过印度人和中国人在职场的优势和劣势,印度人从小的教育比较西化,语言表达能力强,自信,有表现欲,善于管理和上级的关系;中国人勤勤恳恳,注重实干,一直相信做比说重要,虽然吃亏却小富即安;印度人民族情结重,非常团结,一旦有一个人发展起来会帮助更多的印度人走上重要岗位,中国人容易藏心眼儿,事不关己,甚至不愿意别人比自己发展的好,必要的话也会踩着同胞的肩膀往上走;印度虽然经济发展远不如中国,但是仍然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文化上hungry for power,所以在MNC的职场呈现出现在这样的态势也不奇怪。反思我们走到今天的原因不管是个例还是有代表性,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第一,原来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没有做好她本来应该做的事情。这个是态度问题,更是能力问题,说白了就是领导力问题;

第二,中国区的HR领导团队没有危机意识,以为你管你的,我管我的,殊不知有人虎视眈眈我们的风水宝地,想变成殖民地。

第三,中国区HR没有凝聚力,每个人看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看自己的资源够不够,缺少全局观。有问题纷纷到老板那里请求帮助解决,最后给人可乘之机,还落实了一个不团结,没能力的名声。

第四,有能力的没有野心,有野心的没有能力。说到底是我们自己不够强,业务知识不够强,和总部的关系不够强,责任心也不够强,野心不够强。以前美国也有过人,谁知风云变幻,靠山不在。

第五我很难说出口,我们真的有奴性吗?见到印度老板像老鼠见到猫,各种体贴服侍,生怕老板不满意,增长了他们的气焰。完全没有“我的业务我最懂”的自信。宣告出来大家没有什么反应,难道可以一直傻白甜?

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作祟,如果不讨论民族自尊心的问题,客观地说谁更适合这个位置,也许被派驻的印度人最合适。

试问做这个位置需要什么competency?第一是business和HR的acumen,第二是和总部的network和对他们的influence,第三是建立一个高效组织和团队的能力,第四是管理各种复杂的stakeholders的能力。从方方面面讲,被委任的印度人的确比本土的HR更胜任这个岗位,如果他有一个愿景,也可以一心一意发展这个团队,给业务更好的支持,我们是不是就应该更认可他的领导呢?如果只有一个标准评估领导力,就是通过建立一个高能高效的HR团队而给业务带来的支持力度。

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本土领导力的发展”,可是质疑的声音是:本土领导力应该更懂业务,更懂文化,除此之外为什么一定要本土领导力?难道因为成本低吗?印度人真的比中国人劳动力成本低太多!还是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说“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其次,我们的本土化是指中国人,美国人的本土化是指亚洲人。对,只要是亚洲人做这个工作,美国人就认为我们实现了本土化。所以在继任者的选择中,不是中国人之间的竞争,是亚洲人之间的竞争,我们可能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也许我们可以安慰自己说,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中国地大物博,经济发展迅猛,呈现出更多发展的机会。外企越来越不是职业生涯的首选,离开这里我们仍然天地广阔,选择众多。但是如果我们走入全球的竞争,希望我们是以创新能力,领导力和管理能力取胜,而不只是胜在范围经济和大国效应。也许我们应该在“四个自信”之外加一个“领导力自信”,认识到我们在这个领域里的使命。这个使命最终落在每一个心怀成长梦想的中国职业经理人身上,责无旁贷。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领导力本土化的一点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