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鸣渡劫

12年前,张一鸣离开微软,以为再也不会和这家无聊的软件巨头打交道。但12年后,他不得不坐在谈判桌上,把自己最看重的资产,卖给这家美国企业。

尽管写了两封内部公开信,但没有人知道此时张一鸣的真实想法。也许是无奈,也许是屈辱。在社交媒体上,很多人给张一鸣出主意。但也有人把他对待禁令的态度,与华为被制裁后的强硬比较,质疑他是“跪族”。

这不是张一鸣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局面。从上学时的顺风顺水,到创业后连续失败,从今日头条被媒体炮轰,再到内涵段子被封杀。张一鸣过去20年所经历的一切,似乎都是为了今天的大考做的准备。

而这20年,也是中国互联网跌宕起伏的20年。

1

童年


1983年,张一鸣出生在福建龙岩。

1983年在中国商业史上并不是一个有太多值得纪念的年份,但龙岩是个神奇的地方。首任空军司令刘亚楼、开国上将杨成武、羽毛球世界冠军林丹都是龙岩人。当然,还有日后同样搅动互联网江湖的王兴,他比张一鸣大四岁。

关于父母,张一鸣很少在公开场合谈论过。《博客天下》曾经这样描述他的童年:张一鸣父亲是市科委的工作人员,后来下海去东莞开办电子产品加工厂,母亲是护士。与事业单位大院里其他父母对子女严加管束不同,热爱尝试新鲜事物的父母很早就给了张一鸣宽松环境,让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能自主决定自己的人生走向。张一鸣的童年记忆中,父母彼此聊的话题多是朋友在国外搞了某项技术,做出了某个新的产品。

这个南方小地方的家庭里萌发的创新风潮,不过是整个80年代的缩影。而以张一鸣为代表的80后,无不受益于此。

关于学习,张一鸣一直是个优等生,但并非出类拔萃。他的高中同学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张一鸣学习“很轻松”,为人处世低调,对奢侈品、手表、汽车、烟酒都不爱,支撑他的是自我价值实现,希望有更多的创造体验、更丰富的人生经历。印象中他是个“技术型宅男”,但酷爱运动,尤其爱打羽毛球。显然,这番话恭维的成分居多。

张一鸣自己曾对媒体说过,有一段时间,化学成绩一直很好的他对化学实验课提不起劲,上实验课时,支酒精锅、倒试管的这些繁琐程序让他感觉到既琐碎又危险。这件事对他日后的职业规划是否产生了影响不得而知,但他开始模糊地感知到,自己喜欢的是有体验感和参与感,并能够迅速见效的事物。

一个人成功后,总会有人尝试从他成长经历中,去寻找成功的蛛丝马迹。但却从来没有两个成功的人,走的是同一条道路。

2

大学


2001年,张一鸣入读南开大学。

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张一鸣说自己心仪的大学要符合4个标准:综合性大学、靠海、离家远,还有要去北方。

他说综合性大学方便他找女朋友,靠海才能吃上海鲜,离家远才能逃离父母,去北方冬天才能看到雪。南开大学是为数不多符合这个标准的名校。

远离父母和看雪,是很多南方孩子选择北方高校的原因。只是把找女朋友也明确放到择校理由里的年轻人并不多。

他曾经这么描述他第一天来到南开:

“我入学前,从福建出发,先去了厦门大学,确实是滨海校园。我又去了广州,在中山大学体会了一下。到了北京,在清华和北大转了一圈,最后才到了南开大学。我记得出了火车站,打了辆金杯牌出租车,路遇卫津河,卫津河也跟我想的不一样。”

他至今还记得,2001年的冬天,他在宿舍,拉开窗帘时看到外面下雪时的激动心情。

他刚进南开时是在微电子专业,后来转到软件工程。

转院的原因,他说是因为他花很长时间,才能做一个正弦波信号发生器,还经常不能实现。学了一年多,却没有看得见的效果,这让他感到很焦虑。但软件工程比较快,写个程序马上就能跑起来,发挥作用,甚至还能在校外兼职,所以他就转到软件工程。

他说当时还是个性急的人。但转过来后才发现,生活也没多大变化,依然是日复一日去图书馆和实验室。

在南开,张一鸣依然是个勤奋的好学生。他住在校外,上午上完课都不能回宿舍,但自习室天天满座,占到位置都特别不容易,他只能去蹭隔壁天津大学的。生活无比寂寞无聊,什么CBD、外滩、金融街,都是无法想象的。他说,同样是学校门口,清华东门是五道口,南开东门是卫津路,五道口和卫津路简直是两个世界。有时候上午没课,去外面溜达溜达,比如大名鼎鼎的滨江道,感觉像小卖部一条街。

“总之有大把大把的时间要打发,有些同学热衷的打牌、喝酒、玩游戏,我都不喜欢,至于参加学生社团,背GRE出国这么上进的想法,我也没有。”

大学生活起初是让他有点失落。

如果不是日后今日头条的成功,张一鸣在南开的四年,其实不过是一名平平无奇的名校大学理工男。用今天热门的话,就是“小镇做题家”。即使他在大学里真的凭借着修电脑的本事找到了女朋友,即使他女朋友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但他仍然极大概率成为一个普通的IT男。

在那四年里,中国互联网的风云人物,是盛大的陈天桥和唐俊、新浪的王志东和搜狐的张朝阳。日后在国内互联网统治多年的BAT当时崭露头角,但远没站到浪潮之巅。

3

创业


2005年,张一鸣大学毕业并选择了创业。

那一年,中国网民首次过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互联网大国。离互联网泡沫破灭也已经过去了5年,创业重新开始变得炙手可热。

那一年,李彦宏带领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刷新了美国股市213年以来外国公司首日涨幅的最高纪录;雅虎注资10亿美金给阿里巴巴,并由后者收购雅虎中国;周鸿祎辞掉雅虎中国总裁职位,开始第二次创业;而谷歌选择进入中国,挖来了微软高管李开复执掌;首富盛大陈天桥收购新浪网,但最终被“毒丸计划”击退。也在那一年,马化腾收购了张小龙的Foxmail,并为其开设腾讯广州研究院,为日后微信的横空出世奠定了根基。

而王兴的校内网、阿北的豆瓣、杨浩涌的赶集网、姚劲波的58、王微的土豆、周鸿祎的奇虎360、庄辰超的去哪儿……如今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是2005年种下的种子。

那一年,很多细枝末节的举动,都搅动着日后的互联网江湖。

张一鸣选择创业并非心血来潮。在学校里,他就接过不少外包的项目。因为这门手艺加上兼职,大四的时候,他每月能有超过两三千的收入。在两千零几年的时候,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毕业的时候,一位师兄在BBS上看到他的背景资料,找他一起创业。当时这位师兄只在电话中简单地告诉张一鸣,他即将开发一款挺有需求的产品,市面上的产品都做得不好,但只要按照他的思路就能做出很好、很有用的产品。

张一鸣说:“这种对话就比较容易吸引我。不必要说上市、赚钱这些事情。先打电话再面对面吃饭。”那场对话两周后,张一鸣就决定加入。

但张一鸣并没有在这家初创企业呆太久就离开了,离开的原因是产品并没有如他们所愿,获得用户的认可。

2006年2月,张一鸣加入酷讯,一家基于搜索引擎、提供旅游信息服务的初创企业。张一鸣是公司的第一位工程师。入职第一天就上线敲代码,一年后升任技术总监,管理着40多人的团队,仍然是经常修改BUG到凌晨两三点钟。勤奋和专注的码农职业生活,让张一鸣迅速通关技术层面,也萌发了对信息分发效率的深度思考。2015年7月,酷讯被美团全资收购。

但张一鸣没有等到酷讯被收购的那天。2008年,他离开酷讯加入微软。对于曾经在微软的日子,张一鸣用无聊来形容。他说“微软没有什么不好的东西,就是比较无聊。基本上,我可以半天工作,半天看书。不是有很多有挑战的事情,也不能大量地做自己的事情。所以那段时间看了很多书。”

所以仅仅在微软工作半年,张一鸣就被老乡王兴挖到了饭否做技术合伙人。

在短视频社交当道的今天,连微博都在被年轻人嫌弃,更别说微博的鼻祖饭否。但王兴至今仍活跃在饭否上,并时常发表着天马行空的言论。在饭否,张一鸣想清楚了社交和信息是两码事,这让他对社交和信息获取,以及信息分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009年8月,饭否因为政治原因关闭。9月,张一鸣离开王兴,创立了垂直房产搜索引擎“九九房”,并担任CEO。在九九房,张一鸣更多承担的是管理职能。从程序员向管理职位的转变并不容易,但他很快就渡过了转型期,九九房做得有模有样。他甚至还以九九房搜索创始人的身份参加了2010年的站长大会。只是他最终选择了离开。他一度感到有些失落,但“创业成功本身就是低概率事件,买彩票没中会有内疚感吗?”

张一鸣用了7年时间,完成了从程序员到管理者的升级。他在酷讯积累的搜索技术,在饭否学会的信息分发,在九九房学会的管理能力,都在催生着一个互联网新巨头。

4

头条


2012年,今日头条上线。

张一鸣给这家新公司起名字节跳动,英文名叫Byte Dance。他说,Byte 很科技,Dance 很艺术,两个词组合受到乔布斯“将产品置于科技和人文艺术的交界处”的影响。他希望这公司一出生,就是面向全球。

不知道为什么,张一鸣没有留过学,但他对国际化有谜一样的执着。

那一年,手机首次超过电脑,成为第一大网络终端。微信用户突破2.7亿,腾讯多年前的布局开花结果。阿里巴巴在香港退市,盛大也主动选择从纳斯达克退市;优酷和土豆宣布合并;李学凌带领YY上市,陌陌则迅速在陌生人社交崛起;小米在2012年卖出了爆款,腾讯、百度、阿里等互联网巨头积极布局终端、系统、商店、应用整个移动生态产业。

同样在那一年,Facebook在纳斯达克上市。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开始统治社交网络。因为中国女婿的人设,他被中国网民昵称“小扎”。只是很多年以后,扎克伯格在美国国会参加听证会时,说张一鸣是一个小偷,人设坍塌。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错过了PC互联网大潮的张一鸣,没有再次错过移动互联网。

关于为什么要做今日头条,张一鸣曾经这样说过:在2011年,地铁上读报的人、卖报的人越来越少,年初还有,年底几乎没有了。同时,2011年是智能手机出货量的高峰,是2008年、2009年、2010年3年智能手机出货量的总和。他想,这是信息传播介质的变革,手机很可能会取代纸媒成为信息传播的最主要载体。

又因为人和手机的对应关系,手机随身携带,个性化推荐的需求一定会增加,于是他创办了“今日头条”:一个基于大数据的推荐引擎,连接信息和人的工具。就像扎克伯格创办FB连接了人和人,特拉维斯创办Uber连接了人和车,“今日头条”是让信息和人更广泛和高效率地匹配。

现在的用户都知道了,今日头条和当时新闻客户端的区别,就在于它会根据用户的喜好,推送相关内容:你喜欢篮球,它给你推送乔丹和科比;你喜欢政治,它给你推送特朗普和蔡英文;你喜欢历史,它给你推送康熙和乾隆;你喜欢娱乐,它给你推送王菲和谢霆锋。当然,如果你喜欢低俗,它同样可以给你段子和黄图。只要你喜欢看的,它都能给你,而且越给越多,让你再也离不开它。

但在当时,这是一个惊世骇俗的想法。以前新闻的读者,编辑给什么,就看什么。有了今日头条,你喜欢看什么,你就能看到什么。

张一鸣说,今日头条不生产新闻,只是新闻的搬运工。今日头条没有总编辑,它不决定你看什么新闻。这背后是算法,是人工智能,它知道你喜欢什么。

今日头条的用户成长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于两年之后,引发了一场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对它的口诛笔伐。相比过往在小公司的挫折,已经声名鹊起的张一鸣遇到了他创业以来第一个大考验。

2014年6月5日,《新京报》发表标题为《“今日头条”,是谁的“头条”》的社论,指责今日头条侵犯纸媒的新闻版权。而在此前一天,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大洋网则直接动用法律武器,宣布起诉今日头条所在的公司侵犯版权。随后,门户网站搜狐加入起诉头条侵权。这事甚至惊动了国家版权局。

张一鸣百思不得其解。今日头条只负责信息的分发,他把媒体的内容更精准地分发到读者面前,哪里动了媒体的蛋糕?张一鸣随后密集拜访媒体和监管部门,主动进行沟通交流,并砸出了高昂的版权费用和媒体合作。这场危机,以国家版权局和多家媒体在今日头条上开设头条号而告终。和媒体的官司,最终也没有打起来。

2012年8月今日头条上线之时,四大门户都已经推出了自己的新闻客户端产品,其中搜狐、网易新闻客户端的规模已经接近4000万。而到了2014年开打媒体战的时候,今日头条的用户规模已超过9000万,日活跃用户1000万,并且每个月都保持1000万以上的新增用户。

曾有媒体问张一鸣,想过几次卖掉公司?张一鸣说三次。“人们总说成王败寇,但大众说法并不天然对,卖和不卖中间还有很长的过度。如果卖掉可以为更多人产生更大的好处,我并不反对。我的选择取决于个人感情和责任感,但更取决于现实”

经此一役,张一鸣算是完成了蜕变,今日头条的进化再也没人可以阻挡。

5

内涵段子


2018年4月10日,内涵段子被永久关闭。

在关停前,内涵段子月活跃用户超过2000万,为搞笑类app排名第一,远超竞品。但极少人知道,这是一个比今日头条还要先上线的产品。但从它上线第一天开始,这个产品就有极大争议。

2012年,字节跳动首先上线了搞笑囧图,凭借着搞笑的图片积累了大量用户。接着,内涵段子上线,涵盖了段子、短视频和搞笑图片。仅仅上线3个月,用户数就达到了百万级别,今日头条最初的下载量几乎来自内涵段子的推广。

用户激增的同时,有关内涵段子低俗和色情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但让人诧异的是,内涵段子竟然在2016年10月更新的版本中,放弃了投稿审核。随后,内涵段子的下载量激增。但如此巨大的流量,头条没有将它变现,而是选择导流向今日头条以及旗下的抖音、西瓜视频等,并最终通过头条的流量进行变现。也就是说,内涵段子在今日头条系产品里,不过是为别的产品吸引流量的工具。

最终,内涵段子因图文内容以及底部评论出现大量低俗、色情、谩骂、网络暴力现象,让监管机构挥下了铡刀。

内涵段子的关停,给了张一鸣极大的打击,也是他创业以来最大的挑战。

四年前被媒体围攻,张一鸣撑到最后都没有道歉。但在内涵段子被关停几天后,张一鸣即发表公开致歉信。字里行间都是反省和自责。

“一直以来,我们过分强调技术的作用,却没有意识到,技术必须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传播正能量,符合时代要求,尊重公序良俗。”

张一鸣说,要将正确的价值观融入技术和产品。

6

抖音


2016年9月,短视频应用A.me悄悄上线。3个月后,A.me改名抖音。

此时,快手已经在短视频社交领域沉淀了三年之久。抖音上线之前,快手用户已经突破3亿。而未来让抖音国际化的musical.ly也已经上线两年,并以潮和酷为主打的音乐短视频迅速引爆年轻人群体,在2015年7月登顶美国AppStore下载榜首。

除了快手占据了国内市场超过10%的份额,美拍、秒拍、小影、小咖秀等也已经初露锋芒。

张一鸣在是否上线短视频产品这个问题上纠结了两年。早在2014年,当时整条知春路地铁上都是腾讯微视的广告,微博的秒拍也在全力推广,他心里就有犹豫。加上经历了版权风波,精力上顾不上来。到了年底,美拍、快手已经起来了,他感觉时机已经错过了。到了2015年,字节跳动公司在冲绳年会,他叫大家到一个居酒屋,第二次讨论做不做短视频。但他还没有下定决心。直到2016年底,他和高管们又重新讨论,觉得还是不能放弃,这会是一件给世界带来很多改变的事情。不仅要做,还要做两款,不仅在国内做,还要在海外做,不仅要在海外做,还要做好并购。

很快,张一鸣就在2017年2月,收购了美国的短视频和图片分享应用Flipagram,Flipagram当时在全球有超过千万的月活用户。在2017年9月,抖音国际版TIKTOK发布。2017年11月,字节跳动接近10亿美元收购Musical.ly。这些收购与投资帮助初出茅庐的抖音获得了更多的运营经验与国际市场。2018年8月,字节跳动将Musical.ly整合到了TikTok中。

没有人会想到,当初顺风顺水的收购,两年后,成为Tiktok在美国的原罪。

2019年11月,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宣布对字节跳动在2017年收购美国社交媒体应用Musical.ly展开调查。字节跳动收Musical.ly时并未寻求美国政府机构海外投资委员会(CFIUS)的批准,这给了该机构现在调查此事的空间。这家机构,专职负责审查外国收购者在美国进行的交易,以发现“潜在的国家安全风险”。

张一鸣承认,并购时没有寻求CFIUS的批准,为TikTok今天的遭遇埋下了最大的雷。也许,他早就预感到了今天的风险。今年5月,字节跳动任命娱乐帝国迪士尼前高级执行副总裁凯文·梅耶尔为字节跳动首席运营官兼TikTok全球首席执行官,负责字节跳动在全球企业发展、销售、市场,更重要的是,负责字节跳动的公共事务、安全和法务。明眼人都知道,解决TikTok在美国面临的法律问题,是梅耶尔的首要工作。

但最终,特朗普政府仍然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要求字节跳动出售TikTok。

7


从2012年开始,字节跳动旗下推出和并购了数十款应用,几乎触及互联网资讯和娱乐的所有的赛道。尽管最终成为爆款的只有今日头条、西瓜、抖音,以及TIKTOK,但已经足够让张一鸣成为挑战腾讯和阿里巴巴王者地位的互联网新贵。

而在张一鸣高中就读的永定一中官网校友风采栏上,介绍张一鸣的文字,还是2013年初福布斯杂志写的《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8年过去了,张一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也不再是一个创业者。他的字节跳动,掌握着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新闻资讯终端和娱乐终端。

在张一鸣的豆瓣主页里,他有15本书在读,270本书想读,72本书读过。在他读过的书里,既有《浪潮之巅》、《杜拉拉升职记》、《世界因你而不同》这类畅销书,也有金庸的小说《鹿鼎记》、《连城诀》和《笑傲江湖》。在这些书里,他评价最高的是露西·乔·帕拉迪诺的《注意力曲线》。这是一本教授如何恰当地控制注意力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书。但略显讽刺的是,他的今日头条和抖音,都让人沉迷其中,无法专注。

而他在豆瓣上最后做的记录,是2020年新年,“想读”中华书局出的《论语》(中英文对照)。

曾经有记者问张一鸣:那你的梦想是什么?张一鸣说:把英语学好。


参考资料:

《张一鸣自述:因为刺激,所以创业》

《专访张一鸣:如何在巨头夹缝中浮出海面》 猎云网 2014年04月16日

《对话张一鸣:世界不是只有你和你的对手》,宋玮,《财经》杂志

《意料之外的大学生活和创业心路——在2015 年南开北京校友会年会上的演讲》,张一鸣,

《南开大学报》,2015年12月25日

《张一鸣 人机进化论》,葛佳男,《人物》,2015年06月18日

《张一鸣:致歉和反思》,2018年4月11日

《张一鸣 禁区闯入者》,汪再兴,陈文希:,《博客天下》2014 年第 166 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张一鸣渡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