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描写”的一节课
上个星期给学生上课的时候,讲到如何组织语言描写环境,我给同学们一个环境描写的公式:
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调动感官
借景抒情
然后要求各位同学按照公式,写出一段80字左右的环境描写,并且要将每个方法都用进去。
这真的有点难为他们了,但这次的难与以往不同。同学们之前常因为作文字数写不够苦思冥想,最后只能往里面加废话凑字数。而这次按照这个四个公式写下来,发现字数超出好多,只能不断删删改改,后来干脆有同学就不管字数限制,“突突突”的一直往下写。最后我要求同桌两两交换,当着全班朗读时,发现每个人的写得都很有特色。
看他们马不停蹄写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每一名同学能写出属于自己的文字,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他们一直在按照那个公式思考。
启动思考,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2、如何启动思考
半个月前的一次教研活动上,一位同事说她带的一名学生不肯动脑。那名同学因为做题不思考,所以常常做错,可无论怎么嘱咐他要思考动脑,都无济于事。我当时听了也感同身受,因为真的有太多同学只是学习,并不思考。
当我回想自己的求学经历时,发现从小到大也经常听到老师在耳旁不停地说“你们得思考,得动脑啊”,可从没有哪位老师告诉我怎么开始“思考”,或者什么叫“思考”。
然而我学生生涯时也真的没认真思考过“思考”,所以我对思考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初一时所学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句话上。
直到最近两年在“得到”上连续学习阅读,看着每篇专栏文章后面的思考题,才想明白,思考起始于刚刚所学。
3、锤子,钉子
查理芒格曾说:很多人手里拿着一把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
但我发现这句话的使用范围其实并不广,因为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手里有锤子。
许多同学学了一个知识点或者一项技能后,在面对问题时,不是把刚才所学的拿出来,当做工具去解决问题,而是拿出旧锤子、旧知识企图解决新问题。
有时他们是真的想不起来用这个新锤子,有时是连旧锤子都没有,所以只能看着问题无动于衷,根本无从思考。
就像文章开头埋头写作文的同学们一样,他们能不停地写,最大的原因可能是有一个锤子(公式)可以用,而这个锤子的使用方法也很简单,所以他们很容易把新增加进来的信息变成头脑中的存量信息,然后马上运用这个信息。
所以思考的前提是,脑子里首先要有知识存量,同时又在扩大增量。
4、按下开机键
我读完专栏文章准备写留言时,常常不知该写点什么。为了有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也只能硬逼着自己写留言。除了概括文章的一切关键知识点外,最常用到“这让我想起……”的句式。
“这让我想起……”这几个字就好像一台电脑上的开机键一样。每当我使用“这让我想起……”这句话作为留言的开头时,我就会不由自主的让自己处于信息搜集状态,开始搜索大脑中与刚刚学到的信息适配的信息。这就好像按下了开机键之后,无论电脑是什么内存、什么运行速度,都必须运行程序,不过是时间快慢有差别。
这一步虽然很苦,但非常有效。这不仅可以回忆存量信息,又能加深存量信息的记忆,更可以将增量信息通过联想变为存量信息。
“联想”刚刚开启时,大脑运转会非常慢,也非常耗时,但一旦成功和头脑中的已有知识相连后,连接的次数越来越多,大脑的运转速度就会越来越快,整个系统也开始不断升级迭代。
所以思考的第二步是,运用联想,联通存量与增量。
5、降低难度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开启大脑运转的初始化程序很难,不过好在也有降低难度的方法——勤于记录。
如果一个人有记笔记的习惯,只要想起关键字,很快就能在笔记中搜索出来,如果是做电子笔记,这个过程会更快。
其实记录本身就是在写作。同时写作的过程,也是不断思考的过程:这一句要怎么叙述,这一段和上一段的关系是怎样的,下一段要写什么才能和刚刚写过的内容逻辑自洽……
就像文章开头同学们写环境。他们头脑中有了四个公式,按照四个公式不断联想生活中的具体场景,然后将思考过程用笔记录在纸上,并不断进行修改补充,一次完整的思考就这样完成了。
又因为写了这样一段环境,自己头脑中的有关环境的信息储备更多了。
至此总结来说,思考应该有三个步骤:
1、既有知识存量,又要扩大增量;
2、运用联想,联通存量与增量;
3、勤于记录,理顺逻辑。
6、小结
无论是学生学习还是职场人士工作,总少不了形形色色的人跑来,说一些什么“你要努力”、“挥洒汗水”、“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等等只给鸡汤不给勺子的片汤话,几乎没有任何价值。
或许这种人可能永远也理解不了选择大于努力的道理,也不知道人生的宽度和广度都是自己选择出来的。
前几天在吴伯凡老师的专栏中读到一句话,让我深受震撼。后来在构思这篇文章,看着同事们每天忙工作的时候,发现那句话同样适用:
你以为的奋斗,只不过是挣扎。
对,如果一个人不思考,就可能永远都在原地画圈,最终以不断的努力,证明自己永远不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