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改进

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改进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月19日参加了路南区组织的东师大专家送教活动。邓涛老师针对现在中小学生学习的现状,做了题为《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改进》的讲座。邓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的教学存在四种状况:无效教学、低效教学、有效教学、高效教学。无效教学是教学目标达成失败,课堂上毫无生气,学生们一知半解,知识出现科学性错误。低效教学是教学方法欠佳,费时、耗力、教师苦、老是累。有效教学是以学论教,教学之后,学生有一定的进步和发展。高效教学是教学方法好,信息量大,思维与能力训练含量高,情感培养真正触及人格与灵魂,学生当堂学、当堂练,负担轻。现在的课堂忽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重标准答案,轻求异创新;重习题训练,轻潜能开发;重分数评价,轻个性发展。出现无效和低效教学的原因是什么呢?邓老师分析原因有三:

      一、碎片化教学

        针对教学情境设置、思维过程的展开,教学目标体验的形成,过程不完整、不自主、不全面的现象。情景构建的“碎片化”质检树木,不见森林。教学中教师不能将前后知识很好地贯穿起来,情景与情景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常常孤立地存在于书中而成“碎片化”的东西。思维过程的碎片化,只有答问没有思维。教学的某一内容独立呈现,逻辑思维缺乏连贯,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思维的整体没有被充分地反映出来,形成了各个知识点散落、孤立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自主地合作探究而是在教师铺垫好设计好的问题链轨道中轻松滑过的。学生的思维被教师的铺垫剥夺了。

        二、被动化教学

      学生对知识被动接受,机械记忆,低级思维活动占主导。

        三、知识与能力发展存在缺陷

        缺乏系统性知识、缺乏系统思考能力欠缺、难以应对综合性较高考试要求。为了解决知识碎片化的问题,邓涛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方法——制作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由托尼。博赞提出。那么思维导图的好处有哪些呢?

        首先,发散性。思考原本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从没有思路到有思路,再到思路的完善。在这个过程中,真能谈得上“一切皆有可能”。 “发散”其实就是从无到有的“最小化”。

        思维导图的第二个好处就是联想。与发散一样,联想也是动态的过程,不同的时间,你联想的东西也会有不同。而思维导图则可以帮你把这些联想的东西随时加进去,所以你可以无限度地延伸。

        思维导图还有第三个好处,就是条理性。当你对笔记有什么想法或扩充时,如果在原处加入就会很混乱,如果写在后面,就会与前面隔离,看笔记时不易联想,更不易举一反三。

        其实,思维导图是还有第四个好处的,就是激发兴趣。语文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宗旨,构建知识、培养思维、加强审美、传承文化。如何将浩如烟海的语文知识形成体系?我想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思维导图。埃斯库罗斯说:“万千智慧始于记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腰为自己的知识链打上记忆结,最好的方法就是知识检索。我尝试将思维导图引入名著阅读。名著阅读是中考必考项目,每次考生反映:书都读过,可是题目不会做。究其原因是人脑不是电脑,无法将整本书刻录在脑子中。怎样帮助孩子有效的阅读,我想借助思维导图。假期作业我们精读《格列夫游记》,我给孩子们先做示范,希望孩子们能模仿我的方法有效阅读本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