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观察 | 于佳宁:区块链推动产业升级

根据区块链思想者40人论坛成员、中国新经济推动者、《2018中国区块链产品白皮书》编委会主任于佳宁博士2018年8月17日晚间在DAGA | Blockchain & AI(核心群)所作的在线分享进行整理。

大家观察 | 于佳宁:区块链推动产业升级_第1张图片
于佳宁博士:区块链思想者40人论坛成员、中国新经济推动者、《2018中国区块链产品白皮书》编委会主任

区块链振兴实体经济可以从两个维度实现,一个是“区块链技术+”,另一个是“区块链模式+”,也就是用产业通证助力产业升级

今天晚上我想从这两个层次的核心逻辑来说明区块链振兴产业的路径。

一、区块链技术+

(一)产业协同

“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核心逻辑“产业协同”,从技术层面理解,区块链实际上是一种分布式、不可逆的数据库技术,核心特点是不可篡改。传统数据库技术无法覆盖的一个重要场景就是在“弱信任”环境。也就是在有参与方可能会造假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大家的数据一致性。

大家观察 | 于佳宁:区块链推动产业升级_第2张图片
产业协同

这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账,之所以会出现这个对账行为,就是因为企业不可能相信别人为自己记账,就算再小的企业也会有自己的财务系统。

一般来说,在一个企业内部,现在记账都已经高度自动化,账目在财务系统上可以自动生成,但是到了企业间对账的环节,一下子就变得非常落后。比如说企业会计要和银行对账,需要人工到银行,银行从系统上打印纸质对账单、盖章,之后再由会计人肉搬运回企业并与自己系统上的数据核对。这整个过程一般历时半天时间。仔细想想,居然在信息化如此发达的时代,还有这么落后的协作机制,简直有点难以想象。

当然这种对账比较重要,所以需要人肉搬运纸质单据,其他的协助方式也很落后,一般是通过电话邮件微信QQ两个人互相比对,互相扯皮,最终才能达成一致。其根源在于,如果不用区块链,就不可能有信息化技术来覆盖此类场景。

所以,以往的数字化信息化其实针对的对象只是单个企业,覆盖的范围高度受限于企业的管理边界。对于企业间的协作环节仍然是空白的荒野地点。

大家观察 | 于佳宁:区块链推动产业升级_第3张图片
企业间的协作环节仍然是空白的荒野

如果群友有不同意见,欢迎随时讨论,真理越辩越明。直播的好处就是讨论哈,随时可以打断我。

但是用区块链确实可以改变这种写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使用区块链系统实际上是实现先对账后入账,而且是在业务发生的同时,实时对账,有望彻底改变产业协作的方式。

比如说为什么我们通过银行购买一只基金,基金份额要T+1,甚至T+3才能确认?

正是因为银行的系统和基金的系统并不连通,银行在销售基金之后,需要在交易时段结束之后,统一和基金公司传输并核对交易记录,所以不可能实现实时的确认。但是基于区块链的对账系统,实际上可以在所有交易结束后,立马进行各方对账,全面入账,为T+0交易提供了可能。

这只是一个例子,但我在这里几乎可以断言,在以后只要是涉及到协作的地方,都是区块链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场景。

当然,目前也不是所有的协作都适合建立区块链系统,因为现在技术并不成熟,哪怕用fabric这一套系统成本都是很高的,要充分评估投资回报率。

大家观察 | 于佳宁:区块链推动产业升级_第4张图片
复杂协作关系

产业园区中就承载着很多有复杂协作关系的企业,实际上是区块链技术落地的非常好的场景,让这些企业使用区块链系统进行协作,就可以实现多方同时对账,而不用两两对账,浪费时间。

(二)金融实体经济

第二大逻辑是金融实体经济。事实上,金融之所以会出现脱实入虚,在金融系统内空转的现象,主要还是在于实体经济所提供的材料不可信或者不完整,金融机构无从判断实体企业运转的真实情况,难以控制风险。

但是以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为代表的一系列应用已经在逐渐改变这一问题,很多人说区块链看起来除了发币之外,没有什么杀手级应用,但我觉得供应链金融就是属于杀手级应用

大家观察 | 于佳宁:区块链推动产业升级_第5张图片
供应链金融就是属于杀手级应用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逻辑很简单,实际上就是传统商票贴现,以及反向保理业务逻辑。只不过过去由于债权凭证难以辨别真伪,底层交易的真实性也无法判断,重复质押,重复融资的问题更是难以解决。

但是通过交易和凭证上链,银行金融机构可以很容易的查看债权流转情况,了解债权凭证的真美,区块链避免双花的基本特性可以确保绝不会出现重复质押,重复融资

具体的供应链金融的机制,不过大家感兴趣的话,我觉得可以去搜索一下,很容易找到相关的资料来了解模式运作的根本逻辑。

于佳宁:“区块链+”: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新路径

这是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可以参考一下,七夕的时间宝贵,这一点我就不展开谈了。

大家观察 | 于佳宁:区块链推动产业升级_第6张图片
自证清白

(三)自证清白

在技术结合层面,第三个比较关键的逻辑是“自证清白”。

比如说前一阵儿疫苗事件,很多人说用区块链来解决,但我理解,实际上国家针对药品早已建立了非常完备的溯源系统,所以说,出现问题是可以定位同批次的商品。

所以说痛点不是在于不能够去进行溯源,而是在于,如果出了问题,很难让人相信有问题的产品就只有那么多。因此不管如何处置,都会遭到极大的质疑和争议。

大家观察 | 于佳宁:区块链推动产业升级_第7张图片
疫苗事件

但是如果所有的内容都是在区块链上存储,实际上就是系统的所有人主动放弃了修改数据的权力,而且也给其他的利益相关人提供查看这些未经篡改原始数据的机会,区块链系统上的数据一旦开放,将比任何证据都更有说服力

技术层面的逻辑就说到这里,下面我谈一谈对产业通证的看法。

二、区块链模式+:产业通证

(一)价值载体的数字化

将通证医学用的产业的第一个关键逻辑是:价值载体的数字化。

事实上,实体经济中有大量的票据、单据、证书、提单、合同,实质上是价值的载体。但是这些单据为了防止篡改,为了防止灭失,往往以纸质的方式存在。直接的结果就是这些代表着价值的的重要凭证流通性极差,保管成本极高。据说有人测算过,一份金融合同,对于一家银行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是30元钱。

高延庆:@Cheeye ོ郭善琪 区块链如何善意更正或更改信息?说白了打补丁行吗?请教?

郭善琪:关键是如何区分“善意”?因为“善意”无法区分,所以,索性统统不能篡改。。。@高延庆

Hans Lee@shs:只有不可篡改,才能保证真!

据说在国际贸易中,代表着一船大宗商品的提单,往往就对应着几个亿的价值,但表现形式就是一张纸,如果这张纸不小心丢了,被别人捡去了,那就相当于捡了几亿美金

大家观察 | 于佳宁:区块链推动产业升级_第8张图片
一张纸代表数亿甚至更多价值的货物

这样的价值凭证在金融体系内流转也非常的繁琐,还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进行核验。

因此将这些价值凭证实现数字化是提升整个系统运行效率的关键。

所谓数字化就是通证化。将价值凭证数字化,必须基于区块链系统实现

通证化的好处很明显,可以实现随时溯源,及时查看这些价值在整个系统中的前世今生;无限拆分,极大的提升价值流转的速度以及资产本身的流动性单向流转,绝对不会出现重复融资的问题;合约自动执行,配合好智能合约就可以实现;以及帮助监管当局可以实现极为高效的穿透式监管

大家观察 | 于佳宁:区块链推动产业升级_第9张图片
金融脱媒

(二)金融脱媒

产业通证的第二个逻辑是,金融脱媒。

在国际贸易的场景,大部分商品都是美元定价的,各国之间进出口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美元储备,而大宗商品的价格受到美国货币政策的巨大影响。以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取的是类似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路。

但是实际上国际贸易中,易货贸易,也就是以物易物,是一种很常见的贸易方式。

实际上,在开展易货贸易的时候,也并不需要一手交石油,一手交小麦。交换的也是价值凭证,但是却不需要消耗外汇储备。

如果基于区块链数字资产交易的形式,实际上可以将易货贸易的效率大大提升。

这里可以做一点有趣的学术思考,也就是在国际贸易的场景中,国际货币或者其他的一般等价物,到底发挥了怎样的价值

李广通:一般等价物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物物交易中出现的价值交换时空错位的问题,也就是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能完美的匹配。解决时空错位,货币的本质属性之一。

但是如果出现了一个对于“资产对”可以实现即时定价的机制,那么通过物物交易的效率反而可能更高。

Hans Lee@shs:@于佳宁 这个,可以由国际期货合约代替。

于佳宁:@Hans Lee@shs 确实可以,不过合约本身如果真正数字化,也就是一种token。

总之,这是一个学术思考,可能会给我们很多不一样的思路,增加对于货币体系本质的认识。这会儿我也不多说了,大家可以再仔细想想,数字经济时代的价值交换怎样才是效率最高的?

好,我今天分享内容就到这里。虽然只讲了五个逻辑,但我认为这是我看实际落地的区块链项目中最关键的五个逻辑。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非常感谢各位的支持,祝大家七夕愉快!

郗昌峰:@于佳宁 可以理解成,两组织间只要有数据交互,区块链就可发挥作用…

于佳宁:@木桃科技郗昌峰 准确说应该是价值交互,纯粹的信息可能用不着

张添:我感觉token在金融中的应用,可行性上会更直接一些。同样的逻辑在其它传统行业中,会面临更多挑战。

对了,刚才说在产业产业园区中布局区块链系统是非常适宜的,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成立的全国链改行动委,打算在全国布局十个链改试验区,实际上就是园区作为实际载体,当然需要园区管委会或者所在地方政府的实际支持,如果群友有这方面的资源,可以和我对接,把区块链送到产业中去。

加成为链改实验区的最大好处就是在于,可以获得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的的背书支持,对于推动区块链技术落地会大有帮助,是一个推动区块链产业落地的重要契机。


版权声明:

1.本文全部著作权归作者于佳宁独占享有。

2.任何个人或机构如需转载本文,无须再获得作者书面授权,但是转载者必须保留作者署名,并注明出处。

3.作者保留对本文的修改权。他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擅自修改,破坏作品的完整性。

4.作者保留对本文的其他各项著作权权利。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家观察 | 于佳宁:区块链推动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