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江南论坛——后新冠时期麻醉学科建设交流会会议纪实


5月28日晚,由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和宜昌人福药业共同举办的麻醉江南论坛——后新冠时期麻醉学科建设交流会正式举行。


本次会议由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张中军教授担任主持,并特别邀请了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教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祝黎洁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俞卫锋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建平教授,南京市第一医院鲍红光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嵇富海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谢红教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沈江教授、洪涛教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邵东华教授等重要嘉宾。

麻醉江南论坛——后新冠时期麻醉学科建设交流会会议纪实_第1张图片



嘉宾致辞




张中军教授: 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全体医务人员为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这期间,麻醉医师从幕后转到了台前,承担了很多重要任务,展现了麻醉人的风采。同时麻醉学科的发展仍然有很多不足,如何拓展学科业务、提升科研实力、改善各学科关系、充分应用核心技术,都是亟待深入探讨的话题。



祝黎洁教授: 我谨代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对参加本次论坛的各位麻醉学专家表示热烈欢迎。麻醉江南论坛——后新冠时期麻醉学科建设交流会旨在共同探讨麻醉学科发展的方向,期待各位专家建言献策,疫情结束之后,欢迎各位麻醉学专家莅临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进行现场交流和指导。



学术讲座


1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金银潭医院
麻醉医师的责任和担当





张定宇教授


护航“发现”与新冠


2014年武汉金银潭医院麻醉科医生全面进驻纤支镜室后,所有纤支镜患者均有麻醉科医生护航。新冠疫情前期,麻醉科医生在重症监护病房中(ICU)内为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行纤支镜下肺泡灌洗术,由此得到的肺泡灌洗液,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和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的电镜下分别发现并观察到了包含新冠病毒颗粒的包涵体和新冠病毒颗粒,为发现SARS-COV-2病毒奠定了基础。


护航急危重症患者救治


全院在疫情期间收治COVID-19患者2800余例,其中67%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麻醉医师担负绝大多数的气管插管、体外膜肺氧合(ECMO)和有难度的中心静脉通道建立工作。除此以外,为实现COVID-19逝者遗体解剖,科室将一间负压手术室临时改为解剖室,制定人员配合方案、隔离消杀方案,为临床医生和法医解剖提供了便利。


2

新冠肺炎疫情后的思考





杨建平教授


COVID-19简介


COVID-19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重症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新冠病毒的结构和排序已经明确,其进入人体后,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受体(ACE2)相结合,从而发挥相应作用。新冠病毒作用于肺泡的病理基础为:肺泡上皮细胞剥脱,富含蛋白质的透明膜形成;肺毛细血管白细胞贴壁,从血管内进入间隙,白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大量炎性介质。毛细血管壁剥脱,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管内容物进入间质,成纤维细胞激活,纤维蛋白形成,一方面形成血栓,肺泡间质气体交换距离增加。炎症和抗炎反应加剧,凝血和抗凝反应加剧。


思考与挑战


疫情期间,早期治疗团队包括呼吸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和护理部,麻醉科参与了重症患者的救治。对此,杨建平教授指出了麻醉学科面临的种种挑战:气管插管突击队是非常危险的工作,要选派业务能力强、意志坚韧的科室成员参加这一工作;麻醉科参与重症患者的救治,可能是参与者,也可能是组织管理的领导者,但是现有麻醉科医生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麻醉学科内涵包括临床麻醉、重症监测和疼痛治疗,未来需要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麻醉科医生,使得AICU真正承担COVID-19患者救治的组织、指挥和协调任务。


3

舒适化医疗管理新进展





鲍红光教授


病例分享


患者,男性,62岁


因咳嗽、咯血要求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活检


合并病史: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麻醉过程:呼吸科医师实施静脉麻醉(丙泊酚+瑞芬太尼+表麻),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至87%,提高鼻导管吸氧浓度后,SpO2继续将降至68%、50%。患者经抢救后顺利出院,并提出医疗上诉。


该病例提示:纤维支气管镜检麻醉前的气道评估不足,呼吸科医师缺乏麻醉药品管理的应用经验和能力,容易将患者置于危险境地。


舒适化医疗用药——阿芬太尼


药理学特点:阿芬太尼起效快,在人体内0.9min迅速达到血脑平衡;镇痛效果好,镇痛强度是吗啡的15倍可满足临床需求;呼吸抑制发生率低,发挥中重度镇痛效果时的效应室浓度远低于发生呼吸抑制的血药浓度;苏醒快而完全,持续输注半衰期稳定,持续输注时间<15min,8.2min以内苏醒,较舒芬太尼更快;不良反应少,治疗指数为芬太尼的四倍,安全性高。


作用优势: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阿芬太尼具有全麻诱导时不易诱发呛咳、呼吸抑制率低、血流动力学平稳,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瘙痒等副作用发生率低,患者镇痛满意度高等优势。另外,阿芬太尼无痛觉敏化,围术期镇痛效果好。


舒适化医疗管理


无痛胃肠镜检查人数不断增加,无痛门诊需要满足人民群众与日俱增的需求。但是目前舒适化医疗存在管理模式混乱、医护人员素质高低不齐、药物使用随意、流程欠规范、科室间协调度差,医疗风险高。综合以上舒适化医疗的危险因素,麻醉科医生应当成为舒适化管理的主导,规范就诊、工作的流程。


4

临床研究设计与实施要略





俞卫锋教授


俞卫锋教授通过一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临床研究详细阐述了临床研究的设计过程及实施要略。


临床研究题目:术后延长镇静对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前瞻性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临床问题:能否找到提高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方法?


科学问题:术后延长镇静是否具有脑保护作用?工作假说:延长丙泊酚+右美托咪定联合中深度镇静,改善患者24小时的NIHSS评分和3个月的mRS评分。


前期预实验:动物试验结果显示,脑卒中后立刻诱导麻醉镇静状态可显著延长小鼠存活时间,平均存活时间可增加近3倍。


研究步骤:①以专业和专长为依托查阅文献,解决研究问题。麻醉脑保护存在的问题在于脑卒中发生后患者脑损伤持续存在,因此以往的临床研究报道结果差异较大,延长术后镇静方案比较可行;②设计研究方案:提前进行临床试验注册,确定入组标准、排除标准、脱落标准,计算样本量,确定是否为多中心临床研究,最后确定研究方案(图1);③实施研究项目。


麻醉江南论坛——后新冠时期麻醉学科建设交流会会议纪实_第2张图片

图1 临床研究流程图



全场互动回答






嵇富海教授:麻醉科ICU建设如何开展?



俞卫锋教授: 有相关文件提出麻醉学科服务范围包括临床麻醉和AICU,以确保患者术后24小时的恢复,若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超过24小时,可送入中心ICU。



嵇富海教授: 利用麻醉学科的特色,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专科ICU。



邵东华教授: 在国家卫健委相关文件的指导下,质控中心应将麻醉ICU纳入麻醉科建设管理规范。科主任和全体麻醉从业人员共同努力把麻醉科ICU建设好。





嵇富海教授:科室发展离不开科研,麻醉科如何建立科研体系?



俞卫锋教授: 近几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复旦排行榜科室排名有大幅度的提高,其背后离不开科研的助力。麻醉科内部应当建立条块化、专科化的科研小组,基础科研与临床科研并重,两者互相促进。



嵇富海教授: 科室内部需要确定几大科研方向,有针对性开展相应临床研究。另外,需要积极参与多中心研究,锻炼每一位科室人员。



● 会议总结 


嵇富海教授: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授课,通过此次论坛的学术交流,麻醉同道对疫情后期的科研建设、科室建设都提出了一些新想法、新见解。


(本平台与vision麻醉眼界同步发布)


往期热文

 醉美西藏,欣驰神往丨高原地区阿芬太尼临床应用研讨会圆满落幕

 六一儿童节,做回小朋友

 MDT的力量:华中地区专家研讨会聚焦手术室外麻醉

 第二届武汉协和麻醉与危重病医学学术周,为您安排了高质量学术报告

 欣锐启航,“黔”程似锦丨贵州省2020年阿芬太尼、苯磺酸瑞马唑仑上市研讨会圆满落幕

你可能感兴趣的:(麻醉江南论坛——后新冠时期麻醉学科建设交流会会议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