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冈仁波齐这座山。
冈仁波齐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中国西藏雍仲苯教、印度教、藏传佛教、 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冈仁波齐并非这一地区最高的山峰,但是只有它终年积雪的峰顶能够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夺人眼目。
再说说,《冈仁波齐》这部电影的剧情,反正自己一直对文艺片情有独钟,看完后对我触动挺大的,我对信仰的理解,我对生活的重定义。
普拉村村民尼玛扎堆,在父亲去世后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叔叔杨培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时正马年,正好是神山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里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玛扎堆的朝圣队伍。这支队伍里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残疾的少年,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希望。为了去冈仁波齐,这支十一人的队伍踏上了历时一年,长达2500多公里的朝圣之路。
在朝圣的途中,他们遇到车坏了,他们把车推到前面,之后返回重新朝拜,这个镜头有点灰色幽默在里面,不过更加折射了他们对信仰的虔诚。还有那个年轻藏族小伙,每天都去看那个理发的姑娘,其实也是为了增加点生活感,人都有七情六欲。
在路上,孕妇生下小男孩,所有人的那种喜悦,代表生,生活的希望,最后,杨培叔叔死在了冈仁波齐山下,代表死,生命的结束,不过这对于朝圣的人来说,这也是一种大幸福,长眠在山神之下,我顿时感觉死亡其实没有那么可怕,害怕的是没有信仰。
记得曾经看过一本书《一个人的朝圣》,主人公为了几十年前的一个同事,一个女孩无意的谎言,他徒步穿越整个英格兰去看望他的同事,这样她的病就可以好,这就是他的信仰。
藏族人对山的崇拜与敬仰,深入思想,对于转山而言,祈福的方式,他们仍然深信,转山是为自己,为家人求福报的方式,转山已经成为诠释藏族文化信仰最好的符号。
关于别人的信仰,我认为只要别人的信仰,不危害别人,我认为就不要干涉,保持一颗敬畏的心。
我活了30多年,我没有去过藏区,希望有一天可以去看看,一直对山情有独钟的我,有生之年一定去看看那里的人文,风俗,看看离天堂最近地方的风景。
前一段时间,看过一个叫奇迹的驴友,写的游记,他历时87天,从成都骑行至珠峰大本营。看完后,当时特别想立马去西藏,不过没有准备好,也没有找到一起前行的伙伴。
他说,进藏的收获,不是大美的风景,不是奇异的民俗,不是缺氧的感觉,而是我们的意志又磨出了茧子,大家在进藏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独立,更加果断,更加坚韧,这就是进藏的意义。
那些转山的人,又何尝不是在这个过程中,改掉了自己的恶习,让他身体变好,心灵净化呢!
赞叹和钦佩朝圣者的毅力,他们对于转山朝圣的信念和强大的毅力,自问确实做不到。
对于每一位转山者,都是心怀信仰,敬畏自然,不辞劳苦,历尽磨难的,关于信仰,你可以没有,但千万不要做鄙视状。且不说他们并没有影响到你的生活,单说冲着那份执着,就值得敬重。
对于我的理解,也许当我们坚持做一件事情,一年,两年,三年.....更长,这份坚持,我认为就是一种信仰。
信仰往大说这是人性,说小点是自己的选择,信仰每个人都有,不一定非得是相信天主,神佛,基督,但一定是你坚信的一件事情。我是一个无信仰的人,但一定会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总是有着一群人,有着自己的信仰,做他们认为对的事情。
听超级演说家,鲁豫说过一个故事,一个清华的98岁的老学者,每天坚持翻译外国名著,鲁豫说,当时她特别不理解,那些外国名著已经翻译过很多版本了,他做那些又有什么意思吗?这就是老者的信仰,坚持做下,每天做,已经埋入他骨子里面了,也许这就是他这个年纪的活着的乐趣和意义。
想起,母亲在世的时候,每天求神拜佛,祈求家人平安,幸福,发财,她这是迷信,但对于母亲又何尝不是一种信仰呢?但母亲不是那种愚忠,记得上学那会生病了,她都会说,那个神保佑我孩子病快点好吧!但是她又会对我说,该吃药吃药,该打针打针,那会总感觉母亲特别搞笑,现在明白了,那是信仰,那是对生活的无赖。
我的亲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并且还是一个素食主义者。对于信佛,那就是她的信仰,信佛前,年轻的时候天天和我姨夫吵架,她给我描述的,他们隔几天就会给家来个底朝天,后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她学会了放弃,学会不对别人较劲,学会宽容别人,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现在也许我还没有信仰,但我已经有了我对信仰的理解,相信自己很快就会找到属于我的那份信仰。
人生就是这么神奇,在某个路口,你选择错了,走的将会是一条完全不一样的路,没有到最后,你也不知道是对是错,也许常人眼里,你走了很多冤枉路,但你也走了一条不寻常的路,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风景,走他们走不到的路。很多时候看似“错”的路,也许才是对的吧!
这就是我对信仰的理解,去坚持做你想做的事情,其实真的无关对错,坚持下去你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分享是一种美德!
分享你我的故事!
写下曾经的生活!
如果感兴趣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小石头姐姐和码农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