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本来如寄》没事读读梁实秋

《人生本来如寄》没事读读梁实秋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有段时间我对未来要做什么好像突然很迷茫,什么都想尝试,又怕一切都会失败。想想过去10年来仿佛也没有什么特别钟爱的事情和特别卓越的成就。心生彷徨和自我怀疑。我常常觉得自己太没有毅力和定性了,总是浅尝辄止,才“半瓶不满”的时候就已经厌倦,又想尝试其他。看到《心守一事去完成》我认定它一定是一本救我于水火,让我茅塞顿开的书。第一次去图书馆时书已经外借,遗憾而归。这次借到,我暗暗窃喜,打开后却深感上当,我承认我是被“标题党”坑了!之前,我从没看过梁实秋的文章,但也知道他是以散文著称的。虽然如此,但起这样一个名字,我想怎么也是个长篇散文、回忆录之类的,想必会围绕一个中心的事情贯穿始末。即使分成小篇也该是有关联的,事实是我错了!就是平常生活中所想所感的随笔集,每一篇毫无关联。跟书名更是八竿子打不着!如果不是起这个书名我是绝对不会看此类书的。我自认为我现在心情已经极其浮躁了,不适合看散文。再说,平常话说来我自认为很拿手了,所以也不会轻易去读随笔。这本书刚开始看了几篇写花木的,真的味同嚼蜡,感觉朴实得一点闪光点都没有,闲言碎语,难以卒读。唯一读下去的理由是每篇篇幅都较短,可以充分利用我的零碎时间,就这样在看孩子的间歇我陆续读完了《心守一事去完成》《人生本来如寄》《寂寞是一种清福》三本散文集,当然其中有重复的。

梁先生是大家,他不是没有思想,没有愤怒,没有反抗的好好先生,只是跟鲁迅先生怒发冲冠,泼口而出、一泻千里的风格不同,他的讽刺、抨击、反抗、不满是“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的儒家风范,是经历过大风大浪,千帆过尽,“繁花落尽见真淳”的境界。这样的风格让他即使在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时也会站在一个比较客观的立场,不会太偏激。说实在的,以我现在的年龄我可能更喜欢嬉笑怒骂、淋漓酣畅一点,读梁先生的文章像听一位长辈在静静地谈他一生的见闻,心态平和很多。

我尤喜欢他集子中写《狗》的那几篇,坦诚、无谓!我忍狗已经很久了!允许自家狗路边、花园随处便溺、留记号不处理的还算小事,顶多把花园变成粪池,只要你们愿意赏闻也就罢了,大不了被清洁工们一天暗骂几遍打几个喷嚏装装鼻炎罢了。那些成天外面鬼混,留着饿狗三更半夜狂吠扰人清梦的也不在少。曾经有一只哈士奇经常在夜晚一叫几个小时,其声如狼,左右楼群居民听这声总错乱认为被拖到荒郊野外了,真是不寒而栗!更有甚者纵容狗随处乱跑乱咬,吓到路人孩童也装瞎子似的,有些狗还以此到主人处摇尾请功。现在真的是世道变了,不管城里村里自觉有身份一点的总要养几条所谓“名门之狗”充充门面,生怕人知道他祖上是破落户似的!人总要绕着狗走,看到一条恶狗大摇大摆,东一头西一头的乱扑乱撞,耀武扬威的吠叫,你别指望主人会洞察你的囧惧给你一丝帮忙,哪怕只是呵斥一下他都不肯!他正享受狗给他挣来的身份和面子呢。但凡有一点人性和责任心就不会纵狗至此,只有“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不是真正的爱狗,只不过是为了一己之私,其实是害了狗!还记得07年春晚相声《我惯着他》吗,这种对待狗的方式就会把狗逼上死路,人人痛恨之。以至于我对吃狗肉这件事情不再抱有任何同情心,就像人吃猪肉、鸡鸭一样,不再有特殊的感情(以前老家养过土狗,忠诚善良,不狗仗人势,我所以对狗有以前的好感)。下场像梁先生文中那条被军人一枪毙命的狗一样!真正爱狗的人必定是有责任心的,捡起狗狗的粪便,干净小家也干净大家。牵起狗链,戴上狗嘴套,给行人安全也赢得好感,给狗争取了认可和生存空间。我建议养狗的人先做过责任心和公德心测试。

说了这么多狗,只是因为有一些所见所遇不吐不快,可别以为梁先生文中只是此类。他的《花钱与受气》《老憨看跳舞》《应酬话》《请客》是一种坦诚的自我剖析,也是多数人都有的打肿脸充胖子的经历和感受。他的《脏》《垃圾》《吐痰》等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也有期待。还有一些社会、时事变迁,假文人的刻画,和不同年龄段的心境,文章以平淡的、话家常的文风娓娓道来,也是社会的面面观,是值得读的随笔集。《人生本来如寄》,没事读读梁实秋,会发现《寂寞是一种清福》,《心守一事去完成》吧

《人生本来如寄》没事读读梁实秋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人生本来如寄》没事读读梁实秋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人生本来如寄》没事读读梁实秋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本来如寄》没事读读梁实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