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年夏至》:“我记得第三十八年夏至,你说过会带我去台北”

1

第三十八年夏至

作曲:河图

编曲:河图

作词:狐离

演唱:河图


衰草连横向晚晴

半城柳色半声笛

枉将绿蜡作红玉

满座衣冠无相忆

时光 来复去


斜屏半倚 拉长了光影

重彩朱漆 斑驳了画意

一出纸醉金迷闹剧

一袭染尽红尘的衣

唱罢西厢谁盼得此生相许


灯下的影 粉饰着回忆

老旧唱机 轮回了思绪

一封泛黄褶皱的信

一支勾勒眉角的笔

花腔宛转着应和陈年的曲


衣香鬓影掩过了几声叹息

冷眼看过了霓虹几场别离

他还演着那场郎骑竹马来的戏

他还穿着那件花影重叠的衣

他还陷在那段隔世经年的梦

静静合衣睡去 不理朝夕


灯下的影 粉饰着回忆

老旧唱机 轮回了思绪

一封泛黄褶皱的信

一支勾勒眉角的笔

花腔宛转着应和陈年的曲


衣香鬓影掩过了几声叹息

冷眼看过了霓虹几场别离

他还演着那场郎骑竹马来的戏

他还穿着那件花影重叠的衣

他还陷在那段隔世经年的梦

静静合衣睡去 不理朝夕


他演尽了悲欢也无人相和的戏

那烛火未明摇曳满地的冷清

他摇落了繁花空等谁记起

为梦送行的人 仍未散去


还有谁陪我痴迷看这场旧戏

还有谁为我而停谁伴我如衣

《第三十八年夏至》:“我记得第三十八年夏至,你说过会带我去台北”_第1张图片

2

《第三十八年夏至》,出自河图首张个人专辑《风起天阑》,由狐离(就是写《云归处》的女神小姐姐)作词,河图作曲并演唱。我一直都很想写,魔爪暗暗戳地多次伸向它,最后都缩了回来。就像许多珍贵的东西一样,越是珍贵越是不舍得碰,怕不小心碰坏了恨不得供起来远远地瞻仰,以免亵渎。

但是夏至到了,这个日子一到就给了我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这个日子我可以坦然地说,你看,夏至呀,要不要听听《第三十八年夏至》?

在写它之前我问过几位荼靡和普通小伙伴,入坑曲是哪,最喜欢的又是哪首。发现河图早期的音乐中,除了《倾尽天下》外,《第三十八年夏至》的呼声很高。情理之中意料之中,这首歌的高质量就应当拥有这样的高地位。

就像圈外好友说到河图时,“河图呀,我知道他,唱《第三十八年夏至》的那个。”

而且这首歌不同程度上和“38”这个数字呼应,不仅歌名中有38,歌中第38秒时正式开始演唱,甚至演唱者河图的QQ号码都是以38开头。。。

《第三十八年夏至》:“我记得第三十八年夏至,你说过会带我去台北”_第2张图片

3

"我记得第三十八年夏至,你说过会带我去台北。"

就整个故事的背景来看,百度上说从1912年民国建国到1949年国民党蒋介石败退台北,正好是38年;也有人说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87年台湾可以回大陆探亲,刚好是38年。

具体时间是不太可考了,除非哪天河图图或者狐离小姐姐出来解释一波……既然我的立场是“站在听众角度探讨音乐的美好”那么听歌的我们就捡自己喜欢的时间段代入吧,嗯,就这样吧。

歌曲讲了一位戏子和一位军官的故事,是一个讲回忆的故事。河图曾就这首歌的人物发过相关微博“不是说我突然就待见什么了,只是《第三十八年夏至》非得同性恋不可。因为旧时戏台上,是鲜有女人的。”

所以《云归处》是一首讲你你你的歌,《第三十八年夏至》是一首讲他他他的歌。

大概是这样,民国时期,台上唱戏的戏子喜欢上了国民党军官,军官说战后会带他去台北,其副官也喜欢军官,军官怕被误会想向戏子解释清楚,不料遭人暗杀,副官也独自逃亡,无所依托的戏子就沉浸在戏剧的世界中孤度余生。当容颜老去蓝颜不在,戏子按下唱机开关喃喃自语第三十八年夏至的承诺时,没人会知道,他等的究竟是戏里还是戏外的人。

他还演着那场郎骑竹马来的戏

他还穿着那件花影重叠的衣

他还陷在那段隔世经年的梦

静静合衣睡去 不理朝夕

《第三十八年夏至》:“我记得第三十八年夏至,你说过会带我去台北”_第3张图片

4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官方授权的MV我不太喜欢,或许是因为妆容太过刻意,也或许先入为主的缘故吧。所以虽剪辑版主要用的是张国荣和梅艳芳的对手戏(也就是把他他的故事,变成了他她的故事),昨天也没忍住分享了网友用《胭脂扣》和《霸王别姬》剪辑的MV。

哥哥的戏曲扮相在影坛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听着歌总是忍不住想到程蝶衣唱的那句“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电影中的唯美画面配上这首歌,时代气氛烘托得刚刚好。(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再看一下)


哀草连横向晚晴

半城柳色半声笛

枉将绿蜡作红玉

满座衣冠无相忆

时光 来复去

歌曲开始时是沙哑的京剧声,老旧唱机的声音。婉转的唱腔,低吟着一首绝句,末了添上一句“时光来复去”,配合着悲伤的旋律,奠定那全曲的基调颇有岁月的气息。

之前也说过,狐离小姐姐作品虽少,但是每首都是精品。《第三十八年夏至》的词是浑然一体,字句之间分不开,词作和曲作的想将故事讲好的默契,回忆有回忆的旋律,讲故事有讲故事的旋律,也使得词与曲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所以当第38秒按下老旧唱机开关,人声响起时,整首歌瞬间从低沉转为明亮 ,刹那的惊艳感瞬间让我沦陷。高潮部分的转折融合了些许京剧的戏曲元素,在诠释戏子身份的同时,温柔地将回忆与现实分隔开,点醒看客也点醒“静静合衣睡去,不理朝夕”的梦中人。

肤浅如我说不上来哪句好,但绝对没有哪句是不好的。只能说,在我看来没有一句比别句出彩,每一句每一字都是有必要的。

所以听来听去,也忘记了是因为哪句话喜欢上了这首歌,还是因为这首歌而喜欢上了哪句话。

一出纸醉金迷闹剧

一袭染尽红尘的衣

一封泛黄褶皱的信

一支勾勒眉角的笔


歌曲的最后,也就是繁华谢后,一切归墟。那一场梦终究是醒了,到最后,那梦中的人,应该也是只能放下那场梦。梦醒来,也不再知道谁能陪他痴迷看这场旧戏,谁能为他而停伴他如衣。

“没人会知道,他等的究竟是戏里还是戏外的人。”


“最怕便是说书人的妄改离分,演戏人的入戏太深。最寂寞便是一梦醒来才知自己原本不是故事里的人。”


"我记得第三十八年夏至,你说过会带我去台北。"


我呀,恨不得所有听过这首歌的人都知道这几句话是河图写的,是曾经为了讲好《第三十八年夏至》的故事而写的。




公众号:日晚

站在听众角度探讨音乐的美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三十八年夏至》:“我记得第三十八年夏至,你说过会带我去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