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心主任
周国鹏
2015年对于医疗信息化这个行业是波澜壮阔的一年,各种新兴技术和概念对传统信息化体系提出挑战。
中国大陆的医疗信息化建设从一开始就是着眼于提高效率、减少差错、方便财务管理和部门绩效、为科研提供便利。基于这个设计理念,各个医院的信息化设计基本是以部门需求为出发点建设的。随着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各大医院基本建成了基于电子病历的信息化体系,日常工作涉及的业务系统基本已经普及。院内各种业务系统建成后如何数据共享、互联互通便成为当前最为重要的任务。
更深一层次的问题是,在数据互联互通、院内数据共享之后,究竟能够为医疗工作、医院管理以及患者提供什么帮助?现在谈及医疗必然谈及“看病难和看病贵”。国内知名三甲医院日门诊量几乎相当于发达国家一个地区的总门诊量,沉重的医疗负担掩盖了质量的极大差异,对患者安全构成了实际的威胁。
国内各种评审标准中,医疗质量一直没有实质涉及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患者病情复杂多变,现行标准对治疗效果难以评判。发达国家通行的质控手段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KPI进行有效管理,这种体系对于保证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有关键性作用。这也正是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所在,是医疗信息化发展的必经道路。2015年已经可以看到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已经开始逐渐出现在视野里,希望在2016年看见更加完善的应用场景。
2015年的互联网医疗舞台是无比热闹的。无数新的概念、新兴公司,巨额的风险投资注入,各种可穿戴设备和在线服务模式纷纷登场。春雨医生、滴滴医生,各种互联网公司从虚拟到实体,从在线诊断到送医上门无所不用其极。
但热闹之后,仔细看看患者和医生两方面的反应,总有一种互联网公司一厢情愿的感觉。从IT从业者角度出发,市场无疑是热闹的,潜力无限。但是从医生角度出发,大家会发现真正主动参与其中的医生少而又少,参与其中的专家级别医生更如凤毛麟角。个中原因很多,常见的诸如市场不成熟、用户教育不足等等。
我个人认为目前互联网医疗的出发点并没有抓住中国独特的医疗市场特点。套用一句老话,当前的问题是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同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不能得到解决。
当前的各种互联网医疗解决方案可以归为三类:
(1)普世方案:降低患者就医成本, 更方便甚至免费地获得诊断和治疗;
(2)高端方案:为高收入人群提供定制高收费服务;
(3)物流方案:以成熟的互联网物流模式应用到药品流通体系中,减少流通环节加价,降低患者治疗成本。
第一类方案需求众多,但工作强度较大、占用时间多且收入偏低,对于高年资医生吸引力不足,参与没有动力;而第二类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新入场的公司很难建立起足够的人气;第三类方案直接面临医保结算问题和药品质量监管问题。
借鉴专车App的经验, 用户的需求只是项目成功的一个方面,只有解决了司机的来源和收入保证,才有可能做大做强,充分发展而不被淘汰。希望2016年的互联网医疗解决方案能够变换思路,让医生能够轻装上阵,充分享受信息化技术的便利,服务大众的同时合理合法地提高收入。
以上来源:e医疗2015年12月刊
文末评论任你填,年终特刊点击读
-我有良言,与君共享-
【e医疗原创】互操作平台、ESB和CDR,此平台与彼平台的辨析
【e医疗原创】冯杰: 互联网医疗会成为建立医疗服务新生态的重要环节
【e医疗原创】白如健:从2015到2016,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回顾与展望
【e医疗原创】王映辉:由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奖而及中医药信息学
-煮清茶饮,看行业云龙变幻-
【e医疗原创】复旦肿瘤王奕:看得懂市场的企业,才有机会生存下去
【e医疗原创】刘云:三重三轻,医院信息化建设创新与变革的融合
【e医疗原创】汪鹏:从一个工程师的角度,看未来数字医学这五件事
【观点】富士胶片邓力:民营医院借力信息化,探索远程医疗创新服务
-分内之事,何之谓佳?-
【e医疗原创】贺嘉嘉:曾几何时,医院信息部门对互联网有稍稍的抵触情绪
【e医疗原创】王雄彬:”互联网+“来了,除了压力,我们还有什么?
【e医疗原创】傅昊阳:提升“互联网+”医疗服务能力,2016如何着手?
【e医疗原创】庄思良:在医院对接互联网的2015,忙碌并快乐着
e医疗2015年12月刊
《科技新时代e医疗》订阅可选用以下两种方式:
1.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643;
2. 致电读者俱乐部,热线:(010)-65157887-666
3.批量订购后台直接联系小编,留下订购意向及联系方式^_^
本文中部分图片摘自互联网,图片有版权但尚未找到版权人,请版权方与我们联系。
“e医疗”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e医疗
医疗卫生信息化资讯平台
微博 | @ e医疗
微信 | e-healthcare
杂志 | e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