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5

伊斯兰风味午餐

——旅行随笔

七月十二日,我们一行四人游完晋祠,意犹未尽,又应文友之邀,赶赴晋中榆次市游览。

        从晋祠打车,走省道,一个多小时就到达榆次郭家堡,见到早已等候在那的屈先生、白先生、梁先生。白先生是伊斯兰后裔,见面后,他领我们六人进入一家伊斯兰餐馆,那里,已为我们准备了一桌丰盛的伊斯兰风味的午餐。

餐馆在一条不太繁华的街道边,一层,一间门面,很简陋。门外伸展一个大凉蓬,蓬沿横向垂挂“伊斯兰餐馆”五个醒目的蓝色大字,蓬下分两边纵向各摆有两张餐桌,已食客满座。门内大厅面积不大,右边靠墙是一座类似吧台的柜台,中间和左侧并列两张餐桌,我们就坐于主人预留的左侧圆桌位。临桌是一小方桌,两壮汉相对而坐,各执一大瓶劲酒,赤膊对饮,言谈之间,眉飞色舞,纹胸律动,颇有梁山好汉之气!大厅左边有两间小“包厢”,没门,一间已拉下只能遮住中段的半截门帘,里面不时传出热情、浑厚的劝酒声,随行小曹姑娘好奇的往里一瞥,只见六位壮汉赤裸着纹胸的上身正在酣饮!

掌柜的五十出头,身材高大,皮肤微黑,头扎一圈略显土黄色的毛巾,穿一件深灰色的短袖马甲,敞着,胸前“青龙”赫然可见。他与我们热情交谈后不久,佳肴齐上:牛肉丸、炖牛肉、红油百叶、过油肉片、辣炒白豆腐,还有几样叫不出名的。肉丸汤汤鲜肉嫩,炖肉烂而不腥,百叶入口肥而不腻,微嚼即滑入喉管,余味无穷……主食是碎肉汤面,每人一碗,上桌后,在主人的指点下,我们将自己碟中的剩醋倒入面中,剥一瓣生大蒜,左手拿着,一口汤面一口大蒜地细嚼慢咽起来,生怕吃得太快,美味稍纵即逝!入晋以来,在临汾、王家大院、平遥、太原,我们每天都有意无意的寻找晋味,剪刀面、油泼面、哨子面、红枣炖黄米、白面馍等均一一尝过,始知三晋特色美食之多,不过合我们南方人口味的却未遇到,虽是特色美味,也只能浅尝辄止了。直至今日,才品尝到既具晋味、又有浓郁的民族风味、亦合我们口味的佳肴。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不知转入此中来”!

此次午餐将令我们回味无穷!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