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老心不老,古人是如何做的?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老,是很多人恐惧的事情,无可避免但可以稍加改善,人老心不老,就如同雷磊老师马上要讲解的古诗作者一样。

身老心不老,古人是如何做的?_第1张图片
诗歌赏读《 春日偶成 》2018.3.28

理学大家的诗篇中尽是生机勃勃,哪有半分僵化?今天我们要赏读的是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颢的一首《春日偶成》。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云淡风轻,时近正午,我穿行于花丛之中,沿着绿柳,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前面的河边。当时的人不理解我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这是北宋理学家程颢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程颢,北宋时期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世称“明道先生”。程颢曾和其弟程颐同学于周敦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并称为“北宋五子”。

诗的前两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点明天气是云淡风轻,时间是将近正午,春游所见傍花随柳,寥寥数笔,不仅出色地勾画出了春景,而且强调了动感—和煦的春风吹拂大地,自己信步漫游,到处是艳美的鲜花,到处是袅娜多姿的绿柳,真可谓“人在图画中”。从“近午天”、“过前川”六字透露出诗人的流连忘返。所谓“近午天”,并不是说自己时至中午才出来游春,而是用“近”来强调自己只顾春游忘了时间。同样,“过前川”也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描写自己向河岸漫步的情况,而是用“过”来强调自己在春花绿柳的伴随下,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前面的河流。这两句写出了诗人陶醉在自然春色中,浑然忘我的情形。

后两句“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则主要是诗人自己内心世界的直接抒发。这两句诗有点东坡所写的“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味道,本来在大好春光里敞开心扉,拥抱自然是少年人做的事,似乎年老的人应该更加稳重,毕竟阅尽春秋,早就对烂漫春光没这么深爱了。但程颢提出的“存天理”,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发明本心,自觉达到与万物为一。他说,别人认为我是在偷闲游春,实际上我的内心和这春光一样生机勃发,欣欣向荣,充满着快乐。整首诗看似写景,实则表达了程颢的理学主张。

萃辰天心书院,让国学智慧走入千家万户!

你可能感兴趣的:(身老心不老,古人是如何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