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暴力》

《冷暴力》_第1张图片

    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特地的冷落,伴侣里一方对另一方不理不睬,职场中总是对某一个下属进行言骚扰,看似一件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有可能法国精神分析学家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笔下的《冷暴力》所描绘的景象。

    家庭中的冷暴力有三种表现形式:

    一、间接暴力

    施暴者以间接精神暴力的方式想要摧毁的对象大多是配偶,最后却祸延子女。子女因为在现场,又不愿与被害的父母断绝关系,于是也成了受虐者。孩子被当作「那个人」的孩子而受到攻击。在这场与孩子无关的冲突中,他被召来当目击证人,连带承受所有加诸受虐者的恶意。而受虐者无法对施暴者正面抗议,就会把所有压抑的怒气发泄在子女身上。当父亲或母亲无止境地羞辱另一人,子女别无选择,只能自我隔离。他们不可能建立完整的自我,或是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假使他们无法靠自己找到解决之道,内心就会带着部分伤痛,而这伤痛日后还会重现。

    二、直接虐待

    直接虐待表现为父母有意或无意的拒斥。父母自我合理化的理由是这么做全是为了子女好,目的是管教小孩。然而实情则是认为子女扰乱了父母的生活,因此要把孩子的内在摧毁,父母才能得救。尽管只有受虐者感受到精神虐待,但其伤害是真实不虚的。子女感到痛苦,但是客观上并没有什么可抱怨的,顶多是日常生活中稀松平常的态度或言语。人们会说,是孩子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然而,他们想要压制孩子的意志是确实存在的

    法国心理治疗师伯纳德·伦珀特(Bernard Lempert)将这种打击无辜受虐者的拒斥描述得很好:「在某些家庭,没有爱是一种系统化的虐待,重击着孩子,使他生不如死。那不仅是缺乏爱,更是有计划的暴力,孩子不但要忍受,还会将其内化,以致把加之自身的暴力转为自我伤害的行为。」

    由此形成一种荒谬的循环:父母责备子女笨手笨脚,反会使他们更不灵光,距离父母的理想越来越远。孩子不是因笨拙而被贬低,而是因被贬低而变得笨拙。拒斥他的父母总会找到理由(尿床、成绩不好),来为这股暴力倾向开脱,然而暴力的成因在于孩子的存在本身而非孩子的行为。

    三、隐形乱伦

    除了磨灭孩子的人格、使其丧失自我的虐待暴力,有些家庭还弥漫着不健康的氛围,容易出现暧昧的表情、性暗示及不正常的感情。这种家庭的世代界线模糊,普通感情与性混为一谈。严格说来这不算乱伦,而是精神分析师拉卡米耶(P.C. Racamier)所谓的「准乱伦」。准乱伦是一种气氛:有乱伦的暗流,但并未发生实际的乱伦行为。我会称之为「软性乱伦」。

    本书提出了精神虐待关系中的沟通形式有以下几类,而且这些沟通形式不仅仅存在于分手状态的伴侣间,也存在于其他婚姻状态或伴侣关系中:

    一、拒绝直接沟通

    由于某一方根本不肯讨论某事,所以直接沟通从来没法存在。施虐者面对直接提问只会回避,用一言不发让你以为那就意味着修养和智慧。他总是耸肩或叹息,以退为进,让你忍不住自问:“我到底哪里得罪他了?他为什么讨厌我?”因为他什么也没说,所以任何事都可能是他不满的原因。

    二、拒不承认问题

    拒不承认两人之间有问题,而且不愿意沟通,也不愿意共同寻求解决之道。如果打开天窗说亮话,倾听彼此的感受,冲突就有可能得以讨论,或许还找到解决方案。可惜在虐待式沟通中,最要紧的不是对话,而是防止受虐者真正的思考、理解和反应,受虐者的发言权被剥夺,他想说的事实和内心,施虐者不感兴趣也不会听。

    三、伺机言语歪曲

    施虐者与受虐者交谈时,会使用冷漠、单调的语气,那是不带感情的声音,并以看似最无辜的言论留下藐视嘲笑的痕迹。言语内容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中隐含的胁迫。比如即使在激烈交锋时,他们也绝不会提高音量,反而是将对方逼入焦躁不安的状态时,突然发难:“你看看,唯一肯定的是,你只会大…喊…大…叫…歇...斯…底…里”(平静地说完,然后走开,留下她一个人)。

    四、传递不完全的矛盾信息

    施虐者不直接撒谎,而是先交错利用暗讽及非口头暗示来制造误会,之后再把误会转化为对自己有利的形势。比如他们会用非直接的指控却暗含恶意:”现在的女性好可怕,只会一心扑在工作上,都不怎么做家务。“若伴侣抗议,正好落入他的陷阱:“我又不是在说你。天啊,你实在太敏感了!”

    五、运用讽刺、嘲笑、轻蔑的伎俩

    轻蔑和嘲笑是做给外人看的——贬低讨厌的伴侣,看不起他/她的想法和作为,甚至延伸到对方的亲友圈,否定女性的性别是在两性关系的精神虐待中常见的手法。嘲笑是一种轻松的行为方式,但是却能制造不愉快的气氛,并且把沟通导向虚伪、无诚意的层次。它可以是直接的“我跟你说,你不知道她……吧”,也可以是间接的“ 你没看见她……有多可笑呢“。

    六、否定对方人格

    施虐者常用的手段就是忽略对方的优点,并一再强调对方毫无价值,直到对方本人最后也相信这一点。“你什么也做不好“,”要是没有我在身边,谁会理你“,”没有了我,你只要孤零零的“,自我意识脆弱、缺乏自信的人,听到这类贬抑的话,就容易将其吸收内化,以为那是事实,人格就会渐渐瓦解,以致让那种说法最后应验。

    我们从临床案例的研究中知道,精神虐待关系会历经两个阶段:人格腐蚀和公开暴力。

    对于第一阶段,精神分析师拉卡米耶称之为「洗脑」,可能延续数年。自精神虐待关系开始,经过这段引诱的过程,受虐者的人格一步步遭到摧毁。在这个初步阶段,受虐者暗中受到扰乱,渐渐失去自信。引诱是第一步,继而是向受虐者施加影响力的时期,其终极目的在于掌控他,让他毫无自主判断力。

    这段引诱过程不仅要让受虐者无从抵抗地上钩,更要诱惑他,收买他的心。操控方不顾事实,暗中行事,不按常理出牌。他使出各种花招,赢取被操控方的钦佩,被操控方受到蛊惑,反馈给他的是正面的形象。这个过程是利用他人保护者的本能。由于施展引诱是出于自恋,所以操控者的目的是要成为对方眼中唯一着迷的对象,也就是他自己令人喜爱的形象。这种引诱是条单行道,借此,自恋的施虐者施展他的魔力,但自己并不会陷入其中。哲学家鲍德里亚(JeanBaudrillard)认为,如此专注的引诱过程,不仅回避了事实,还在表面上动手脚。那并非正面的能量,而是有害的过程几乎如同一种惯性。自恋者的引诱行为,会使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分界产生混淆和腐蚀。这不是移情作用——例如为了维系热恋之情,人们会理想化心爱的对象,不愿承认对方有任何缺点——而更接近一种兼并,以抹杀对方为目标。受虐者的存在被视为威胁,而非互补。

    所谓影响期,即在未经讨论的情况下,引导他人以不符合其本性的方式思考、做决定和行事。在此「诱惑式纠缠」期,被设定为目标者的判断力和弱点均受到影响及操控,无法事先自由地表达意见。正如所有的操控程序一般,必须先让受虐者相信他有自由意志,即便他已在不自觉中失去了行为自由。虐待关系中的双方不可能进行对等的讨论;施虐方一定会很小心地去影响对方,并防止他有所察觉,也不能让他讨论或反抗。受虐方丧失了自卫力和判断力,因此没有任何反抗的可能性。在这类情况下,施虐者均是瞒着对方,对他展现不当而滥用的影响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遭到操纵、骚扰和干涉,每当发生这种事,我们都会对施虐者感到愤怒,却更对自己感到羞愧。

    在权力关系中,掌控是对心灵或精神的支配。受虐者陷入依赖状况,变成沉默附属。施虐者通过权力施展的引诱,让对方显得无助,只能表示赞成与认同。经过掩饰的威胁及恐吓也会化暗为明,施虐者必须让对方变得脆弱,无力坚持,以便向对方灌输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强迫别人接受就表示并未将对方视为平等的个体。控制的触角有可能进入他人的灵魂及头脑,如《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所说,长期处于强制说服的环境中,如洗脑、思想改造或监狱管理,可能引发人格分裂。

    掌控仅存在于关系的领域内:那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在智识或道德上的主宰、影响或凌驾。受虐者被蛛网缠住,是任凭处置的俘虏,精神没有自由,理智受到麻痹。他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夺取控制权的三大要素是:

1、窃取行动,剥夺对方的能力

2、主宰行动,令对方陷于服从及依赖状态

3、标记元素,在别人身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掌控意味着否定他人的意愿,腐蚀其人格,所以本质上就有确切的破坏性。受虐者眼看着自己的抗拒力量逐步被侵蚀,失去了全部批判能力,无力反应的他实质上已四分五裂,被迫成为压迫自己的共犯。这与个人意志完全无关。受虐者变成物件,已无法自行思考,只能依附施虐者的想法。他顺从于施虐者,无所谓同意或参与。

    根据诱惑式纠缠策略,施虐者不会立即一刀毙命地直接毁掉受虐者,而是将他玩弄于股掌之上,使他渐渐屈服。重要的是维持权力和掌控。施虐者起初好像没有恶意,可是随着受虐者的反抗,手段会变得越来越阴狠。受虐者若是太柔顺认命,这游戏就不好玩了。施虐者一定要得到足够又不足以威胁到他的抗拒反应,才会想要继续两人的关系。游戏要怎么玩,决定权在他。受虐者不是与他互动的主体,而只是必须保持屈从的有用物件。与一般看法相反,这不是由爱生恨,而是因妒而恨。这也不是既爱又恨的状况,因为施虐者从未真正爱过。根据法国精神科医生莫里斯·厄尼(Maurice Hurni)与乔凡娜·斯托尔(Giovanna Stoll)的看法,虐待关系是一种对爱的仇视。首先,在这段关系中没有爱,只表露出欲求,欲求的对象并非受虐者本人,而是对方拥有而施虐者想据为己有的东西。其次是隐藏着恨。

    这与从受虐者身上无法满足所有欲求的挫折感有关。恨意一旦明示,就会连带产生毁灭受虐者人格的想法。就算随着时间流逝,施虐者也放不下他的恨。别人或许看不清他仇恨的动机,他自己却很清楚,因为对他而言事情就该如此。

    他合理化恨意的方法,是怪罪受虐者压迫他,所以他是正当防卫。此时他与偏执狂一样,受一种被迫害的情结缠身——他预计别人会因防御机制而做出恶意侵犯行为。有任何差错都是别人不对,是那些人耍阴谋诡计,联合起来对付他。

    本书和加拿大心理学家帕萃丝·埃文斯的《不要用爱控制我》一样,讲述家庭和伴侣中关于控制的知识,本书还增加了职场中的冷暴力内容,帮助大家对于冷暴力有更好的认识,帮助大家可以远离生活中的冷暴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冷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