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声音

        最近有些朋友问我怎么写诗,这个问题太高深,我还不敢回答,我把我读到的一些关于诗的皮毛说一下,一家之言,希望能帮朋友们在这方面更快找到方法,同时也希望能激发更多朋友对诗词,对文学的喜爱。

        我认为,刚刚接触的朋友,可以先了解一下诗的声音的问题。古人对“声音”,是看做两个词的,“声”指物体本身发出的声波,“音”是指物体的声音作用到受众的耳朵里,我在这里想把它抽象化,就是说,诗的“声”是诗本身的语言性,“音”是诗对于受众传达的文学性。这是下文所用到的概念。

        我们拿格律诗(近体诗)来举例子,因为它是中国诗歌的典型代表。格律诗的基本要求是韵律,也是学诗的人所必须掌握的基础。汉字的声调,古代分为平上去入,把上去入声作为仄声,这就是平仄。现代普通话把汉字分为四声,简单来说,第一声为阴平,第二声为阳平,是平声;第三声为上声,第四声为去声,是仄声。现代普通话已经没有入声了,入声被派入了其他三声。格律诗对于诗句里的每个字的平仄,都是有限制的,因为汉语相较于其他语言,具有其特殊性。简单说就是汉语像音乐类似,由各个独立的音节组成,大体上说话写作是一个声音一个字,每个声音都有它的意思,不像英语等要把几个音拼在一起。音乐有调子,汉语有声调,作用有点相似。《尚书·舜典》说:律和声。格律诗的节奏感是非常强烈的,念出来高低起伏,不会让人感觉平淡,给人以抑扬顿挫的感觉,听起来非常和谐。

        通过以上的说明,押韵的问题就好理解了。“诗歌”一词表明,诗和歌本来就是一体的,所以两者的概念都是类似的,押韵也是为了和谐。押韵大家都知道,指在诗词或其他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或相近的字,这样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的和谐感。物理学上对噪声的定义,是那些杂乱无章的声波,所以,我感觉韵律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应该就是为了避免噪声。

        写诗若想符合规则,就要求写诗填词前先认识汉字的平仄韵律等,这些需求就促使了很多韵书的产生。关于这方面的书籍有很多,《平水韵》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由于古今汉字的读音有变化,现在汉字的平仄有很多已经和古代不同了,所以相应的,现代人编出了《中华新韵》等书。作诗到底用古韵还是新韵,这点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用古韵更能和传统的经典诗文贴近距离,用新韵更加方便。但毫无疑问的是,不管用哪些,都是为了诗作的和谐,所以若对这方面有兴趣,尽可多多学习。

        诗词格律的具体规定,以及这方面的具体知识,我的水平还达不到,写了这么点,希望对大家的入门有点帮助。

        “声”的问题,我说了点自己知道的,“音”的问题,还是各位朋友自己去感受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比较喜欢这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都说诗以言志,而志生于情,我们爱诗,爱的更是人性。人与天地万物共生,人的各种心性,世间的种种现象,都有值得探索的地方。格物致知,写诗就像做人,偏离了这些,没有资格论高下。

        有人问诗有什么用,莎士比亚用他的诗歌,给了人类最美的赞颂,他说人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他饱满的热情,我认为,正是诗之于人最美的存在。人的纯粹,如《诗经·大序》所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