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解读:经常听到的为什么还是那些老歌?

另类解读:经常听到的为什么还是那些老歌?_第1张图片

这是 清水一点通 日更的第 148篇,希望能帮助到你。


假期的时候,不免要出门,无论是回家还是开车出去玩,面对停车场般的高速路,车里放放歌还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可能很多人都有一个发现,我们现在听的华语流行歌曲,包括手机中的、电台放的、KTV点的、综艺节目选的、选秀节目改编的,基本全部来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这20年,如果用人来作为坐标,基本上是从邓丽君开始到周杰伦结束,之前和之后都没有大量优秀作品诞生。

是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1、需求:经济浪潮下的娱乐业需要新产品

如果你在2015年上大学,吸引你的可能是鹿晗等一众网红鲜肉;如果你在2005年上大学,吸引你的可能是电视上的超级女声;如果你在1995年上大学,吸引你的恐怕就是电台里的各种港台明星。

而每一次经济浪潮都刺激并发展着娱乐业,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亚洲四小龙的快速发展,香港和台湾的娱乐业迅猛发展,整个行业都在呼唤新的娱乐产品,而伴随着电台的管制放宽,流行歌曲这种只需要声音表达的艺术形式瞬间爆发。

人们需要新娱乐,新娱乐需要新产品,新产品需要新业态,整个华语流行音乐的行业业态就是在那个时代逐步形成的。

2、技术:科技进步带动新产品的传播

walkman、CD、MD,如果你问一个00后,可能都不知道这些都是什么?

而正是这些伟大的产品为流行歌曲这个产品提供了新的传播载体,也让整个产品线更加丰富。

这就形成了电台传播和商品传播两个渠道,电台以广告为利润核心,而卡带、CD等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文化消费产品。

既然有了媒介和渠道,那么就真的不愁上游的产品供给了。

3、模式:新商业模式助推内容制造

再来看看用现在的话来说应该是内容制造团队,作曲人、作词人、制作人、歌手、经纪人、发行人等职业迅速成型,用实践摸索出了完整的商业团队和商业模式,把过去政府和民间各掌握一部分的文化资源凑到了一起,形成了新的行业。

唱片公司成为了这一切的纽带,滚石、华纳、索尼等中外唱片公司在华语流行音乐领域迅速布局,招揽人才、开拓市场。

如果你喜欢听歌,就知道不只是那些当红歌手,就是李宗盛、林夕这样著名的词曲作者也是在那个阶段逐步走向成熟的,除却个人天赋,如果没有唱片公司和商业运作,很难想象他们能创作出那么多优秀的作品。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到了2005年后,流行音乐好像一下子就没有优秀的新作品了,整个行业始终处于下滑的状态呢?

这就要说说昨天、今天和明天。

1、互联网带动的科技创新,推动了视频媒介的发展

过去的十多年,PC、笔记本电脑、PAD、智能手机,一代一代的多媒体技术和产品让视频传播成为了可能。

这样有图像有声音有特效的多维度产品很容易就打败了单一维度的声音产品。

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连直播都成为了可能,过去的流行歌曲的形式就显得太老旧了。

2、更富创新的艺人模式,让“歌手”成为了一个尊称

由于产品的维度增加,那么歌曲本身只是以视频为主的多媒体的一个分支了。

比如从人这个角度看,市场需要的是艺人,而不是歌手,会演戏、会参加娱乐节目、颜值足够高、还需要一定的个性,这样的艺人才是新市场的宠儿。

而现在“歌手”这个词,有点像再之前一个时代的尊称:歌唱艺术家。

3、华语流行音乐可能会成为一个精致的传媒行业

之前没有谈的另外一个对歌曲行业伤害的问题是知识产权保护,过去由于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的落后,让无数的词曲作者和歌手无法通过歌曲获利。好在,现在这个现象有了改观,你现在手机里得装很多听歌软件才能做到歌曲的全覆盖。

那么,预测一下未来,华语流行音乐可能会回归到一个以垄断公司和独立音乐人为双核的结构,是一个共存体,但是从业人员数量和产业规模不会很大,更可能形成一个精致的行业。

回到本源,歌曲是生活,也是艺术,形式足够简洁,内涵足够丰富。

让我们珍惜这些经典,静静期待好作品的出现。


讲干货,上首页。

你可能感兴趣的:(另类解读:经常听到的为什么还是那些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