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运营 - 读《运营之光》

解读运营 - 读《运营之光》_第1张图片

转来运营部有半年了,《运营之光》是最近读的为数不多的好书,不得不写一篇读书笔记,把自己的一些感想记下来。
整本书作者从不同方面解读运营是什么,更多的偏重运营思维。非常适合新人入门,也适合有经验的运营人做一下回顾总结。总之五星推荐~~

1、运营是什么

运营涵盖的方面很广,各个公司都有运营的工作,从传统行业的酒店运营、客户运营,到现在的内容运营、群组运营,甚至市场营销、渠道推广,也都属于运营的大范畴。
互联网的到来加快了各行各业的发展,随着行业慢慢趋于成熟,运营也从最开始的杂乱无章,慢慢变的有章有法。几年前,一款产品凭借好的创意就能拉百万用户,而现在,用户愿意买单的,不会只是一个冷冰冰的产品,还有产品背后的服务,而这其中的工作,运营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我的工作中,这个变化有很明显的体现,产品上线初期,经常听到的是“某某功能要上线,需要运营配合做一个活动”。而随着产品的演进,运营老大慢慢都成了业务线的负责人。并且我相信,随着产品的不断成熟,这个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如果你是个运营,感觉自己还是个打杂的,那不妨来读一读《运营之光》吧,全方位的解读运营是什么,教你如何做一个好运营~

2、不同运营的区别

不同产品的商业模式是不一样的,同时相对应的运营工作也不一样:
1、电商类(京东、唯品会):通常这类产品的核心是用最低的成本把商品卖出去。相对应的运营技能是商品的选择、拓展能力,商品的包装、营销能力,供应链的把控。
2、免费+增值服务(印象笔记):这类产品的核心是获取足够多的用户,并撬动用户为增值服务买单。相对应的运营技巧是免费用户的获取能力,用户使用到付费的路径搭建,增值服务的售卖。
3、免费+流量变现(知乎、微博):也是互联网里最多的产品形态,这类产品的核心是获取足够多的用户并提高活跃,同时尝试让用户为付费内容买单。相对应的运营技巧是社区调性的搭建,优质内容、数据的沉淀,核心用户维系,变现的尝试。

同时,一款产品有不同的生命周期,当产品在探索期、增长期、稳定期、衰退期的运营策略也是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讲,运营要把控一定的节奏,过早关注用户增长、只考虑单一结果的短视思维,都是不太可取的。

3、运营的破局&核心工作法

其实最近自己就遇到了一些问题:设计一个活动的时候,对最终的结果并没有太大信心,导致整个计划来回反复。最终不但浪费了时间,还没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破局:每一个要发生的事情,都会有一个破局点,在互联网行业,往往是“用户对最终效果的接受程度”。当有足够的证明用户是买账的,那前面所有的计划都可以顺畅进行。作为一个运营,就要擅长找到这种破局点。Dropbox在设计阶段,开发者就用户是否买账没有足够的信心,于是做了一个介绍视频发布到社交平台,发现用户对这个产品期望度非常高。这个时候,一切的产品细节、开发流程,都是小事了。

当然,只有一个“证明”还是不够的,运营还要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保证项目顺利进行。这里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对目标的拆解,把一个大问题拆分成一个个可落地的执行细节,并对每一个细节有足够的把控力。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遇到瓶颈期,这时候运营还要有能力继续“破局”(书中叫杠杆化思维和生态化思维),保持业务继续增长,最好的状态是形成一个生态,让业务能“流动”,然后继续寻找新的“破局”点。
至于怎么培养这些技能,我觉得只能靠工作中刻意练习了,加油吧~

4、运营的套路

运营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促活、拉收”展开的。作为一个运营,“勾引用户上当”的套路有很多,下面讲个内容运营的小套路:
促进一个文案的点击转化,一般有几个技巧:
1、傍大款:跟一些势能高,影响力强的人或事物联系起来
2、颠覆认知:抛出某些可能会颠覆常识性的认知,勾起用户的好奇心
举个例子:
常规标题:《火辣健身APP深度产品调研分析报告》
傍大款:《同样的健身APP,它相比Keep到底NB在哪里?》
颠覆认知:《改了两个版本就成功融资1500万元,这款产品是如何做到的?》

其实翻一翻公众号,这种标题有很多,这还只是短标题,对于长文案、内容合集,运营也有着不同的套路。这里不举别的例子了,因为关于套路,更重要的是下面想说的:任何一个事情都存在两种逻辑,一种是“推动”,一种是“触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为了目标不择手段的事情,如标题党,还有一些为了提高付费影响用户体验的东西。这种事情做的多了,往往会消磨用户的信任度。而运营应该做的,除了基础的提高转化之外,还要有足够的态度和责任心,让用户感受到产品背后的温度,“触动”到用户,让用户愿意留在你这里,并为你的工作而付费。
这里说个自己工作中的事情,我在负责唱吧点歌台的转化,促进用户唱歌是我最终的KPI,而点歌台只是个冷冰冰的工具,人们的诉求很简单,就是想唱歌的时候能快速找到想要的伴奏。如果只考虑产品层面,接下来的思路就是:把演唱按钮做的异常明显,甚至可以加一个“演唱赚金币”。而从“触动”用户层面讲,我就可以围绕用户喜欢的歌定期做一些活动,把用户常用的伴奏做的质量更好,我也让组里的宝宝做个类似“周报”的东西,让用户看到我们每周为优化曲库做的事情,让用户感受到我们的认真~

5、运营的成长

作为一名运营,如何选择公司,并让自己快速成长:
1、大公司一般能开阔眼界,可以学习一些基本技能,但也容易被当做一颗螺丝钉。小公司往往老板放任不管,更能锻炼一个人独当一面的能力,但所有结果也只能自己扛。
2、工具型的产品,一般产品会有更多的话语权,运营只是个配角。社区、平台类产品,特别是成熟期的阶段,运营的角色起到的作用会更大。
3、当然不同公司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区别,就是老板懂不懂运营,对运营重视不重视。。

处在不同阶段的运营人,要刻意锻炼自己不同的技能:
1、运营新人,工作目标是学到过硬的基本技能、项目管理能力,一般大公司的框架会更成熟一些。
2、两三年的运营人,已经有了一些套路,这个阶段还对老板听之任之就有些晚了,要开始争取一些独立负责项目的机会,慢慢成为一个能独当一面的人。
3、五六年的运营人,就要开始建立自己的产品意识、大局观、对行业要有更深的了解,同时要培养自己的领导力和管理能力。
4、再高阶的运营,恐怕对个人的成长已经有足够多的认识了,就不用看书里的建议了吧~~

说到换工作再聊个题外话,最近跟好几个朋友都谈到了“去大公司镀金”,其实成长也好找工作也好,都不是找对了方向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想得到长远的发展,贯穿始终的,一定是个人的努力。大公司背景只是一个敲门砖,只能让自己的简历被看到的机会多一些,但能否被面试上,还得看实力,成长就更不用说了。

6、运营之光

书中有几个很典型的例子:一个员工在群里发了一则广告,作者批评了员工的行为,为用户致歉并发了红包,反而把这个群盘活了。作者曾在粉丝群里发了个众筹,三个名额每人筹10万,回报就是做做培训发点PR稿之类,结果是10个小时内就筹完了。
也许是足够多的认可,也许是作者足够认真的态度,能让粉丝能自主为自己筹钱,筹钱都这么快,更不要说流失了。而很多运营人,是面向KPI工作的,恨不得榨干用户的每一步操作,统统转化到留存、付费上。但生活中谁也不傻,这种光明正大的抢劫行为,其实是在消费用户的信任,看似各项数据在增长,实则是慢性的流失。做运营,做产品,要懂得“回报后置”,当你为用户带来了快乐,用户也愿意为你的付出而买单。

这里不得不提个组里的小专员,Ta每天的工作就是入库伴奏,其实比较枯燥,有一次聊天,试探性的问了一下工作状态,回复竟然是“觉得如果比竞品早入库了一首新歌,自己会很开心~很有成就感~”,我觉得这里说这个例子是很合适的,其实运营的工作就是很枯燥、琐碎,而当你放下眼前的KPI,放下提拔涨薪,真正沉浸在自己工作中的时候,你会因为给用户带来了快乐而快乐,当你有所成长,用户也会为你的高兴而感到高兴。有时候,产品和用户是一种很微妙的关系,大家是一个整体,一起创造起了一个小世界,有了快乐一起分享,有了困难也一起来扛。当这种关系建立起来,可以说运营的工作是发光的吧~~

最后

不得不佩服一下作者,整本书读下来,无不表现出作者对运营的热爱,也看出来作者是一个善于总结、喜欢分享的人。在我看来,作者应该也会干一行爱一行,即便多少年后互联网变了,运营成为一个落后的技术,相信作者也会与时俱进,磨练出新的技能来。到时候有了《X之光》《Y之光》,我也会认真拜读~~也许这是我们更该学习的地方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解读运营 - 读《运营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