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只和完整的自己相遇

爱只和完整的自己相遇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编者按:一个人在生命成长历程中,会经历自我认知的各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个体自我意识以及在关系中互动意识的冲突与成长,华人身心灵先锋导师胡因梦先生在十多年前对这个话题做了极为深刻的精髓论述,原载于《心理月刊》2007年5月刊,同修寿文收集整理后今天我转发在这里。

    胡老师的文字内容精准的概括和阐述了个体生命过程中自我意识的缘起、作用以及过度发展后与人类生而有之的“合一融合感”需求,亦即真正“无差别之爱”之间的“两难”困境,清晰论述后给出了“自我完整”这张药方。

      同时,受老师所托,同学海燕补充了身心灵大家阿斯玛所著《内在的探索》一书中“如何成长为完整的人”的相关章节,由深圳自在园整理收录后我转发在这里。两文串联,从问题到药方到对症精修有更完整具体的阐述,相信很多朋友都会各有受益,感谢!以下为两文内容:

胡因梦老师:爱与神经质的自我意识不能并存。

爱只和完整的自己相遇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认为心理治疗技法中最有趣的一项,就是找位工作坊里的伙伴一同坐下来,然后花数十分钟的时间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彼此的灵魂之窗,如果在过程里生起不敢正视对方的窘迫感,就要立即察觉,并强迫自己继续凝视下去。这么单纯的一个行为,做久了竟然会引爆情绪上的溃堤反应;许多人在过程中突然意识到自己多年来一直在逃避人与人的“亲密接触”──一种能量上的彻底融合状态,继而又察觉自己是多么封闭地在生活着,而且心底竟然有这么深的自卑情结。从这项治疗方法的成效,我们可以看出人表面上好像有许多关系在进行着,事实上我们始终在无意识地逃避与他人产生真正的连结,同时也在逃避内心的一些属于“阴影层”的活动。

人生经验里最安全美好的时刻,或许就是自我实存感瞬间消溶的那一剎那,因为基于某种神秘的理由,你眼前的某个人强烈地吸引了你的知觉,令你不再神经质地监控着自己的表现或在乎自己的形象,而开始毫无保留地将注意力投向对方。这时对方如果也被某种神秘的理由所影响,而回馈给你相同质量的注意力,你们就可能产生一种“剎那即永恒”的归乡感。


爱只和完整的自己相遇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然而这股高昂的融合状态到底该以何种原理来体解呢?超个人心理学就这一点做了一些深刻的剖析。每个生命最初在母体内都享有一种宇宙性的连结感;母亲受孕之后,宇宙能量会毫无阻碍地流动于成长中的胎儿身上,这种海洋式的无分别意识便是最根本的爱,因为里头没有任何自他之分。然而一旦脱离母体,婴儿逐渐就会发展出自我意识,接着又在社会化的过程里学会了将自己和他人看成是物体,而分辨力和语言能力也会加强这种物化倾向,其结果是成年之后彻底丧失了跟宇宙能源的连结。

      原先的这种一体性消失以后,人毕竟还是保有一些对它的记忆,总觉得失去了某个重要的东西似的,于是不知不觉地暗自寻找着这份曾经有过的归属感,如果在偶然的机缘下遇见与我们的能量频率相应的人,就可能在强烈的共振之下,突然释放掉因应社会要求而发展出的压抑倾向。这时,一股归乡的熟悉感自然而然地涌现出来,我们却将其误解成恋爱或是性吸引力,事实上,这只是冻结的深层能量再度被激活的现象。有趣的是,这种现象比较容易在两人头几次见面时发生,彼此一旦熟识之后,最初的开放度、好奇心、无有预设的接纳能力就会日渐消减,最终又各自回复到独立与孤立的界分感中。


爱只和完整的自己相遇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由于这种连结状态的能量太过于强烈,所以我们不由自主地会出现两种后续的矛盾心态,一是极度渴望这种一体感能持续下去(如果太耽溺于其中,就可能发展出爱情上瘾症或关系上瘾症),二是无法长期承受这么强烈、这么兴奋的感觉,于是又无意识地藉由情绪上的退缩与封闭,来扼杀掉对自我有威胁性的一体感。人就在这种矛盾状态里饱尝进退两难之苦。

      西方近代有一位悟道者曾经说过:“精神修持最难达到的部分,就在于超越自我紧缩倾向所造成的藩篱、让心胸向外伸展,无惧地拥抱一切生命。”换句话说,我们必须随时察觉到人际互动过程中的那些隐微的不安感,然后试着敞开心胸,面对种种的自我怀疑与自我要求,以及投射在他人身上的期望与需求,才能转化已经变得极为僵固的封闭倾向。此外,我们也都被各种角色的扮演给制约住了,在层层的道德规范限制之下,我们内建的警报器随时在戒备着,每当人与人的能量畅流无阻、情绪上的亲密性油然而生的时候,这个警报器就会发出警讯,于是我们的“超我”立即放下那道由意志力操控的栅门,将这种人人渴望的一体感阻隔掉,以免乱了社会长久以来所建立的秩序。矛盾的是,所有的心理治疗工作坊或是身心灵整体治疗途径,首先要解构的就是这种会造成能量阻塞的虚假秩序,让人回归到不再防御、不再抗拒的“初心”状态,然后试着重新连结宇宙能量场,提升体内能量振动的频率与幅度。



爱只和完整的自己相遇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人一旦觉知到自我紧缩倾向所造成的精微体上的干扰,往往会产生非常深的哀伤──你会感叹人类文明发展出的这场两难之局在“爱”上面造成的摧残。然而这种情境能不能靠自己的智慧来转化呢?究竟什么样的智慧能够让各种人际关系畅流无阻,却又不会带来后续的混乱与伤害?其实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与“完人”有关的成长议题,因为只有臻于完整的人,才有勇气像对待爱人一般地拥抱世界,但又不期待从别人身上获得什么。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便是上述的精神修持与成长的终极目标。

      只要我们仍然觉得自己是不完整的,有许多地方是需要改变的,或者因缺少一份理想的关系而感觉匮乏不足,那么生命里就不易出现上述的融合感,因为这些心态都会造成自惭形秽式的心理情结。由此推演下去,我们会发现人在物质世界追求成功的历程,从某种程度来看也只是在证实自己是“没问题的”或是“值得被肯定的”。回顾以往的生命经验,我发现我们奴役身体而获得的世俗成就,除了可以消解掉一些“自己不够完美”的缺憾感,让我们更能忘我地包容以及融入于他人的内心世界里,似乎也找不到什么其它的意义了。人生在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趋近于“一体性”,而这样的体认便是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过的:“人只有忘却自我、认清内心的真相而让自我脱落,爱才会出现。”

    的确,爱与神经质的自我意识是不能并存的。


爱只和完整的自己相遇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以下内容为《内在的探索》相关篇章:唯有发展出本体所有的品质,我们才是完整的人。


爱只和完整的自己相遇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在钻石途径里,我们会运用各种不同的心理技法,去发现到底是哪一种情绪上的冲突造成了本体某种品质的丧失。然后我们会立刻探索空虚的本身,这么做会令我们忆起某个失落的面向。这个方式从未失效过。举例而言,在我们的工作中会一再看到,如果想解决对母亲依赖的问题,想彻底探索需求、渴望及创痛的起因,你最后一定会碰触到我们所谓的本体的融合性。那是一种美好的融为一体的爱,你会因为它而消融掉你的疆界感,进而与万物合为一体。

    现在你应该清楚了,虽然我们达成了心理治疗的任务,我们真正的兴趣并不是心理治疗,我们感兴趣的是内在工作。如果不能在本体上下工夫,我们是无法解决痛苦,也没有机会可以证入我们真实本性的。


爱只和完整的自己相遇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只是一味地想解决心理问题及病征是不必要的事,同时也没有必要为了发现本体而到寺庙里独修。其实我们就是要在世间生活里进行内在工作,我们只有在关系之中,在工作里,或是当我们的车子及金钱出问题时,才有材料去进行内在工作。结合心理学上的技法及内在工作的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容易、更有效地达成内在工作的目标。

我们必须认清,追寻真理和发展出理解力,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因为这些事会引导我们证悟本体,并且能发展出本体的所有面向。只是发展出本体的某个面向是无效的。譬如我们不能只发展出爱,如果你只有爱而没有意志,你的爱也不会是真的。如果你只有意志而没有爱,你会变得强有力,可是却完全不认识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性、喜悦或爱。如果你只有爱和意志,却没有客观意识,那么你的爱和意志很可能会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你的行动不可能是明确或妥当的。只有发展出本体所有的品质,我们才能变成真实而完整的人。

我们在这里所进行的工作,需要的是专注、奉献和诚恳的精神。我们不要求你必须拥有这些品质,因为我们了解每一个人都有些障碍需要克服。同样地,我也不要求你必须绝对服从或绝对信赖。我只要求你试着去理解你自己,通过自己的经验,你自然会发现我们的途径是否值得信赖,并且会逐渐看到自己的障碍在哪里。我们这里不需要盲目的信任或盲目的爱,或是任何一种盲目的东西。钻石途径只是要你"看见",它是一种理解的途径。

一开始,学生只需要怀着诚意,试着去了解圆满和圆满的状态都存乎内心。对老师而言也是如此。此外,老师必须有能力示现出本体的各种特质,也要有能力看见学生身上的这些特质。我必须觉察到你的本体,并且认出我所看到的是什么。我必须在内心里品尝过它的滋味,才能认出它来。



爱只和完整的自己相遇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历史上的内在工作一向都需要这样的条件,不过我们又加入了本世纪的新知,心理学上的惊人发现。我认为我们很能善用这些知识,也很忠于它们的原意。我对那些发展出这些知识的人都心存感激。现在你们有没有任何问题要问?

学生:我想问一个有关抗拒力的问题。钻石途径能穿透抗拒力,它跟正面干预有何不同?那是不是一种看穿的方式?

阿玛斯:是的。"穿透"意味着看见或理解。这是一种钻石般的觉察力,它能精准而清晰地洞悉事物的真相。这份如晶钻般清晰而专注的觉察力,确实能帮你看见自己生命中的议题是什么。借由认清和理解它们,你会看见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然后这些议题就会自动消解掉。

学生:所以并不是要刻意去对治那份抗拒力?

阿玛斯:没错。理解有一部分针对的就是对理解的抗拒。内在工作有一部分就是要学习不认同。既不认同你的抗拒力,也不认同你情绪上的冲突,而是去认清它们只是根本谬误的征候罢了。人们时常会认为自己的匮乏或坑洞是不对的。因为自认为有某个东西不对劲,可是又对它束手无策,所以才一直想把那个洞补满。否则又能怎么办呢?我们却认为坑洞、匮乏或需求并不是问题,问题出在本体的某个面向不见了。

我们可以采用弗洛伊德和他的追随者辛苦发展出来的认识,并将其用在我们的内在工作里。我们也会继续采用古老的方法,譬如冥想和留意觉察自己。我们还有非常有效的"钻石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去除障碍。既不绕道,也不绕圈子,而是直接又彻底地理解自己。

你必须看透你所有的冲突、恐惧、负疚感、愤怒及爱。长时间下来,你会越来越能察觉本体的品质。如果能彻底而完整地进行这份工作,假以时日,你一定会臻于圆满。你不再有任何坑洞,只有圆满一致的本体。钻石途径可以找到痛苦的线头,牵引我们回归到本体。


爱只和完整的自己相遇_第1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只和完整的自己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