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如何预防?

梅雨时节

“梅雨”季节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如何预防?_第1张图片

眼下正值江南一年一度的“梅雨”季节。每年6月中旬和7月中旬间常有一段连续阴雨时期,降水量较大,降水次数较频繁,这时正值江南梅子黄熟季节,故称“梅雨”。专家提醒,气候变化无常、气温忽高忽低,很容易使人体交感神经系统发生紊乱,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尤其要警惕,稍有不慎,很容易诱发冠心病、风心病等各类心脏疾病。

每年的“梅雨”季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段连续阴雨时期,降水量较大,降水次数较频繁,阴晴不定、高温湿热的气候让心血管疾病“蠢蠢欲动”。

进入梅雨季节时,天气变幻无常,容易发生多种疾病,心脏病患者尤其需要注意预防,坚持打好心脏的“保卫战”。

“梅雨”季节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如何预防?_第2张图片

首先,梅雨期气温和气压变化快,梅雨纷纷,湿度大,会影响身体局部组织供血,使风湿病患者关节疼痛加重。不过很少有风湿病患者知道,风湿病可侵犯心脏瓣膜,造成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导致瓣膜病变、房颤、心力衰竭等严重的心脏疾病。

其次,由于梅雨季节环境因素的改变,空气中的湿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会导致心脏病发病率升高,例如,气压低的情况下普通人都会产生胸闷的症状,如果心脏病患者更可能会产生憋闷,气喘等不适。

此外,室外温度高、室内有空调温度低,室内外温差大,也会产生不舒服。血管由扩张到收缩,容易对心脏产生影响,比如,以前有高血压,有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史的患者病情都可能会加重。因此早期积极预防和治疗对于心脏病患者显得格外重要。

“梅雨”季节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如何预防?_第3张图片

对于梅雨天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特别要提醒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梅雨季节的心血管疾病预防要做到以下几点:

1、梅雨季节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1环境调节,保持室内通风

心脏病患者要注意,设置好室内的温度、湿度,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室内保证每天2次通风去湿,时长在10分钟左右,利于空气流通,增加空气流动,减少出现胸闷等不适症状的出现。

2、调节饮食,多吃新鲜清淡食物

据研究表明,空气湿度过大时,一些细菌和病毒就会加快繁殖和传播速度,而当空气湿度高于65%时,病菌繁殖滋生最快。梅雨季节,温度较高、湿度大、蚊虫较多,细菌病毒容易污染食物,要避免吃一些油腻、生冷的食物,饮食尽量清淡点。

“梅雨”季节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如何预防?_第4张图片

这是因为如果吃到被细菌污染的食物会造成感染,最直接的是胃肠道的感染,但是有时候感染也可以入血,造成血液的感染,从而感染到心血管细胞,导致内皮的损伤,导致内皮的功能发生变化,可能会行成血栓、激活血小板,从而造成脑梗、心梗。

3、多喝水,避免血液粘稠

​温度高会导致出汗多,丢失水分和一些离子,需要及时补充。如果不及时补充,会导致血液黏稠,出现血栓,加重心脏的负担,引起心血管疾病或使已有的疾病加重。但心脏病患者过多的饮水也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切记喝水一定要适量,保持体内液体的平衡即可。

4、及时调节心理

“梅雨”季节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如何预防?_第5张图片

黄梅天还要注意心理的调节,黄梅天湿度大、气压低、人们容易产生各种压抑、焦虑、烦躁等情绪。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本身患病的因素加上心理的作用,很容易诱发心脏病。此时,心脏病患者要注意心态的调节,对于环境的改变,不要产生烦躁。

综上所述,梅雨季节,心血管疾病患者应更加积极地控制血压、监测血糖、调节血脂,戒烟限酒,控制饮食,降低体重,规律生活,充足睡眠,调节情绪。在梅雨时节切不可忽视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争取早发现、早治疗,切莫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你可能感兴趣的:(“梅雨”季节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如何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