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江

王三江毕业三年半,在银行上班,做的是个人住房贷款业务。

每天接触的就是各种各样因为买房要办贷款的人,有公务员、有老师、有职场人、也有开网店的商人。有的征信好,也有的征信不好。有的资质很好,也有的资质堪忧。

王三江要做是事情就是把每个来办贷款的人资料理清楚,收齐之后没问题的盖章放一摞,有问题的也放一摞。盖了章的签字放行,没盖章的通知领人。这事在做了三年多之后,感觉有一点像判官。或者说像判官手上的笔,因为没有实际的权力,更多的是筛选。做一些筛选的工作,有时候看新闻都害怕等人工智能成熟了之后就会失业。每天做的都是同样的事,见多了人之后也就见怪不怪了。


王三江_第1张图片

银行业里有一句从上个世纪就留下来的老话,“晴天借伞,雨天收伞”。

一开始王三江还想不明白,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他来银行除了父母觉得好之外,更多的是想从商,成为商业精英,出入高端写字楼。从小喜欢看商战片,所以想从银行开始,先多积累一些商业实战和金融方面的人脉。可是来了之后,除了每天有数不清的资料要看,就是每天给各种售楼部打电话联系卖房销售,常常让他有一种怀疑人生的错觉。是自己天真了吗?

直到有一天,来了一对情侣,刚买了房来办贷款。那个女生是耐看型的,非常典型的南方姑娘,王三江记住了她。本来银行的有规定,外地户口再加两个人还没有结婚是不能贷的。但是交流过了一次之后,王三江决定帮他们提交资料试一下。这个女生叫依玲。

第二次见面的时候是星期一的下午一点钟,依玲一个人过来的,请了假从单位直接过来的。看了收入证明,她是做会计的,在一家没听过名字的单位上班。王三江一边整理资料,一边问一些关于贷款的问题。她是声音软软的,很细,感觉的出来父母从小关爱有加,这样的姑娘应该从小就没有大声说过话吧,王三江心想。聊天的过程中得知,跟男朋友是高中同学,还没有结婚,准备买完了房子之后再办婚礼。现在准备的是自己未来的婚房。说话也比较有条理,上一次来的时候也主要是这个女生在说,看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和王三江是同一年的,相差半年时间。

同样的年纪,人家的一切好像更符合这个社会对年轻人的预期。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王三江想自己跟她的差距看起来很大,他感到有一点失落。但也只是失落而已,王三江常常看到别人会这么想,转头回到家还是打开新买的电脑跟几个在线的大学室友“开黑”。他想的多,做的少。他有拖延症。他知道。

整理完资料,三点半左右。她走的时候,王三江借口送她下楼到门口看着她离开。王三江看着她背影想,刚刚好,这一切都看起来刚刚好,而自己还是有差距,有机会帮你把贷款搞定吧,祝福你。

因为工作原因,王三江见多了因为利益的争吵,也见多了这生意场上的笑脸和怒骂。在银行,所有的人也只是为了业绩,为了绩效。银行的贷款只贷给能够按时还款的人。而判断他们的客户能不能还款,则成了他们工作的重点。也有一些人,知道自己的资质一般,可能会因为一些原因过不了,也会私下跟银行客户经理联系给予一些承诺好处,以来确保自己能够顺利贷款。

这次王三江尽管没有收到依玲的私下联系,但她还是决定帮她。王三江资料收齐之后,马上就提交了。

提交资料之后,跟随一堆其他没多大问题的卷宗一起送往总行,接下来的就是等结果。最关键的就是这一步,等总行系统加人工的最后审核。大概一周时间,跟依玲讲完了时间之后,他也没有再联系她,让她等一星期。

这一星期里,王三江会每天早上上班的时候带开系统,看看有没有最新进展。因为银行系统联网的原因,他是可以在自己所在支行看到最新的审核进度。前三天每次打开都显示是待审核,一直到第四天,再打开的时候变成了审核中。快了,马上就要有结果了,王三江心想。不知道她最近怎么样。

最后结果出来了,如愿通过。结果发了个信息给依玲,没有见她。

再往后,见到她的消息是在朋友圈看到了他们的婚纱照。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