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角的老戏院

秋风卷起地上的几片落叶,带着他们向前走了几步。雨后放晴,人也清爽了许多。

我漫步在这条熟悉的街道上,呼吸泥土的味道,欣赏雨后的风景,仿佛一切都是新的,那样的一尘不染。依旧经过街角的那间老戏院,管理员兼售票员张伯冲我笑笑:“散步呢?”我点点头,问他:“今天有人看戏么?”他冲我摇摇头。之后,我又继续散步。

那间老戏院在我爷爷的那个时代,是个红极一时的地儿。每天晚上都满座,人声鼎沸的。即使是白天,也常有许多孩子扒在窗前往里望,各个都那么好奇。街上经过的人们,三三两两的,都会谈论昨晚戏院放的戏怎样怎样。而戏院的张伯那时还是个小学徒,更是满面红光的坐在售票员的位置上,等着人们来买票。那时戏院里可不只他一个工作人员。老戏院在那时虽称不上奢华的布置,但总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有时即使两三天放的都是同一部戏,可还是很多人捧场。我可以想象,在那样的年代,能和亲朋好友坐在一块嗑着瓜子、喝着茶,还一边看戏,那是何等的幸福美事。况且在那样信息闭塞的年代,即使不能走到外面的世界看看,起码可以通过这一出出的戏,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可现在,今非昔比了。

老戏院的建筑风格早已和城市中繁华的高楼建筑格格不入。它的门牌、桌椅、放映设备更是经受了日月的洗礼,尽显岁月的沧桑。很少有人愿意再去光顾这间老戏院了,只是偶尔,会有些许的老人去找张伯聊天,顺便在一起看场戏。老戏院也只剩下张伯一个人在打理,即使是一个人也绰绰有余了。老戏院独自伫立在这个繁华的都市里,是那么的孤独、寂寞、凄凉。

其实老戏院很早就被政府决定要拆迁的,可最后被一位老先生出高价给买下了,所以它得以继续存在。这些都是张伯告诉我的。据说,那位老先生年轻时经常和一位十分投缘的小姐在戏院里看戏,还常常约定好时间,要早些去戏院占个好位置。就在他们的感情在这间小戏院里慢慢升温时,先生要去当兵了。临行的前夜,他们坐在戏院的门口,望着辽阔的星空相互约定,待先生回来之时便是他们大喜之日,那晚他们都像幸福的孩子,不理会旁人疑惑的眼神,在街上尽情地跑着、笑着。之后,先生便带着这份幸福的承诺,踌躇满志地踏上征程。再后来的事,想必大家也能猜出几分。几年后,先生载誉而归,可小姐早已远嫁他乡,听说是家人逼迫她嫁给了远方的富商。先生独自站在戏院门前,一站就是一天一夜。这之后,他便下定决心离开着伤心地,要去闯荡一番事业。这一晃,好几十年的光阴逝水而去。在他妻子去世的三年后,他便回到了故乡,放弃那些奢华富裕的生活,独自过着平淡的日子。当他知道那间老戏院还存在的时候,更是以高价买下,为的是自己心中那份并未褪色的眷恋。这也就是老戏院存在的理由吧。

又过了好些日子,我再次经过老戏院。张伯笑着和我说:“这个陪伴了我几十年的老伙伴要走了!”我惊讶的望着他:“要被拆了?!”他点点头。张伯说不久之前,曾经有位老先生来过戏院,并没有看戏,只是独自坐了很久,然后就离开了。最近张伯收到了政府寄来的拆迁说明,说拥有者去世后,遗嘱里说要拆除这间老戏院。我想那位来到戏院却没看戏的老先生,或许就是老戏院的拥有者吧。他来到戏院即使不看戏,过去曾在戏院里发生每一幕,都会像一出出戏一般浮现在他的脑海里,又怎么会需要看戏呢。

我望着这间老戏院,从上到下地打量它,静静地与它告别。一段温暖却让人伤感的恋情,让一间陈旧、孤独的戏院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它不再凄凉,它的四周包围着丝丝怀念的情感,让人伤怀却可以感到温暖。原来真正能给予温暖的,是人们心中那份惦念的情感。当你知道有人在想着你、惦记着你的时候,你是否曾感受到温暖?

街角的老戏院,跟着那年的秋天一起离开了。第二年的秋天依旧如约而至,可那份关于老戏院的眷恋,却再也不再了。

2006-8-6

你可能感兴趣的:(街角的老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