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顽疾:新读书无用论
这个春节中,我最大的感触还是我们农村的孩子们依然放弃学业,过早地步入社会,在人生中最美好的年纪失去了读书的宝贵机会。春节,跟随父亲去姑奶奶家拜年,见到了她年仅18岁的孙子。看到他彷佛是看到了2012年的我,他当时正在专心致志地打游戏。后来我才得知他在上完中专之后便去了青岛一家修理厂去做学徒工,当时,也就一千五百块钱的工资。我们同村的一个小 孩子就因为家里贷款五十万买房为了换房贷便去了南方一家工厂做了工人,还有一个在北京一家物业做保安做了五六年。当然,行业不分贵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心痛的是正是人生中努力提升自我的时候,过早地踏入了社会。
新一波“读书无用论”真实地存在于当下中国乡村,其背后有着一套复杂的新社会结构逻辑——由于专心读书,考不上学校的落榜生可能不具备农业生产的基本技能或者体力,很难再在农村生活下去,但去城市发展又少了一些必要条件,这样一来读书就显得“无用”。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提供了一个更大的样本,是一个研究团队跟踪了25000名西部地区学生得到的调查结果。数据显示,这些学生中只有100个念到了初一,到初三时候只剩69个,念到高三的只有37个。从中,我们或许能看到中国农村教育的一个基本面貌。
在农业部2003年的调查中,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率平均为10.7%。到了2013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农村初中生的毛辍学率达到15.5%。这意味着,几乎每6个农村初中生里,就有1个辍学。
相关链接:
《农民不愿接受高等教育?新“读书无用论”背后的逻辑》
从2013年至今,年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这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显示,2011年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首次突破2000元大关,达到2049元,比2010年增加359元,增幅达21.2%。相比一些新入职的大学生,农民工的月收入要更高,一些有技能的农民工,旺季月收入过万元,超过了一些白领。
这是2012年国统计局发布的相关统计数据,恰恰也是新读书无用论抬头的时间点。
相关链接:2012年相关媒体报道《农民工涨薪超过大学生》
但是仅仅几年之后,在2018年8月6日新京报《大学生真的没农民工能赚钱?毕业三年见分晓》再次发生大逆转:
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麦可思发布的《就业蓝皮书: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7届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为4317元,高于城镇居民2017年月均可支配收入(3033元),比2016届(3988元)增长了329元,比2015届(3726元)增长了591元。大学毕业生收入明显高于城镇居民平均水平。
根据跟踪数据显示,2014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即2017年时)平均月收入与其毕业时相比涨幅为82%。其中本科涨幅为87%,高职高专涨幅为76%。而同时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涨幅仅为26.18%。
高等教育回报在农村生源毕业生中更为显著。2014届本科农村生源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为3643元,高于同期农民工月均收入(2864元)。三年后(即2017年时),2014届本科农村生源毕业生月收入为6702元,与毕业半年后相比涨幅为84%,而2017年全国农民工月均收入3485元。
相关链接:《大学生真的没农民工能赚钱?毕业三年见分晓》
2018年3月15日,一条“父亲带19岁女儿摆摊卖韭菜盒子:读大专4年花十几万,还不如做生意”的新闻上热搜。
农村青少年的辍学行为从表面上看是由学业成绩不良、学习动机不高造成的,而深层次的原因却是农民家庭固有的教育观念和文化惯习在背后起着支配性的作用。通过分析后发现,农村父母较低的文化程度使他们无力在学业上指导子女,功利性的教育投资策略使他们无意在经济上支持子女,较低的教育期望使他们无心在行为上干预子女,放任式的教育模式使他们无法在情感上理解子女。
相关链接:中国青年研究《农村青少年的辍学行为研究—基于家庭文化资本的视角 2016年第3期》
事实上,大部分农村学生的求学路在初中毕业后就停了下来。由斯坦福大学、中国科学院和陕西师范大学合作的“农村教育行动计划”对中国农村学生的教育情况做过详细的调研,结果显示中国农村学生初中毕业后辍学率为53.3%,有7.4%的普通高中生在毕业之前辍学,中专学生的辍学率也高达29%,而贫困则是农村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相关链接:中国青年报2017年3月15日报道《义务教育辍学率上升 如何把农村少年留在课堂》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等机构做出的《中国农村中学辍学调查》中,农村地区整个中学阶段(初中、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累计辍学率高达63%。也就是,如果最初有100名学生进入初中,那么只有其中37名学生会从普通高中或中职毕业。
农村中学各个阶段辍学率都很高。在初中,第一学年初到第二学年初有4.4%-13.3%的学生辍学;第二学年初到第三学年初有9%的学生辍学; 即便上了初三,还有4.2%-8.7%的学生会在毕业前辍学。
研究显示,超过一半(51.2%-53.5%)的贫困农村地区学生没有上高中(普通高中或中职)。尽管中国大城市中有超过90%的学生都上了高中,但我们的研究证实,中国农村地区不到一半的学生在初中毕业之后会继续上高中。
即使学生进入了高中,也无法保证他们会上完高中。在那些上高中的学生中——包括普通高中和中职——辍学率依然很高。有4.2%-7.4%的普通高中学生在毕业之前辍学了。尽管这个比例已经很高,但中职学生的辍学率更是高达29%-32%。
如果在未来的高工资经济中到正规部门就业需要高中阶段的教育,那么仅有不到40%的农村学生做好了准备。
相关链接:《中国农村中学辍学调查》
一系列的放弃学业的背后,仍然有许多值得关注的因素:
1、大学教育费用涨速迅猛。新华社一项调查显示,大学学费10年上涨20倍,而同期国民收入增长不到4倍。另有数据显示,一个本科生培养成本相当于一个农民35年纯收入。政协委员孙继业直言不讳,我国教育花费已“跻身世界学费最昂贵国家之列”。(相关链接:2005年媒体报道《农民教育负担沉重如山 义务教育也要砸锅卖铁?》)
2、大学生薪金赶不上农民工,所学专业与从事职业脱节问题显现。2013年《中国蓝皮书》中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研究报告称,约1/3毕业生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工作,部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不到30%。极端例子是,仅约1/6的医学专业毕业生从事医疗工作。
相关链接:2013年媒体报道《“新读书无用论”卷土重来?(组图)》
贫富差距:中国2017年基尼系数为0.467
基尼系数是用来反映社会财富分配悬殊程度的指标。数据分布在0-1之间。数据越大,说明财富分配悬殊 越大。 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低于0.2 ,收入绝对平均;
0.2-0.3, 收入分配比较合理;
0.3-0.4 ,收入分配相对合理;
0.4-0.5,收入分配距较大
0.5以上,收入差距悬殊
2017年中国大陆有13.9亿人口——于是,最顶层的2.78亿人的平均收入,是最低层2.78亿人的10.9倍。
冲动选择辍学:由于短期压力与短期收益辍学
行为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表明,所有年龄阶段的人有时都会做出不符合本人真正利益的决策。鉴于青春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学阶段的适龄儿童更可能做出辍学这样的冲动决定。经济学领域外的研究也认为,学生辍学不能完全由理性的成本收益分析给出解释。
即使农村学生认为自己上中学的收益大于成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他们也可能面临着短期的心理压力,这些心理压力可能会导致他们冲动地选择辍学,即便他们知道,从长期来看,继续上学比辍学对他们更好。
学生做出冲动决定选择的首要证据是他们做出那个决定之后对辍学的态度。如果学生准确地衡量了从中学辍学的成本与收益,只要上学的成本和收益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他们应该不会后悔自己的决定。访谈的大多数辍学学生都说他们后悔当初的决定,而且如果可以重新选择的话,他们会做出不一样的决定。而且,这些学生都表示,他们会建议当前的初中学生要继续上学。
“我走的那天我就后悔了。我一直知道我会后悔离开学校,但是即便我后悔了我知道我当时也必须走,必须离开那些女孩”【辍学学生-学生编号1305335】
“不能说我后悔离开学校吧⋯⋯但是回头想两年前我太年轻了。我不知道我辍学之后工作会是什么样子。现在我知道这些工作环境太差了。所以如果我可以现在做决定的话,我就会继续读。只要我可以继续读,无论去什么学校都会去上”【辍学学生-学生编号1314308】
“我不是很后悔离开学校吧。反正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有点后悔。怎么不后悔呢?现在我有个朋友,最近他也不读了,来这儿。他告诉我他想离开学校,我问为什么?他说:‘我想自己出去。’我说:‘你想做什么?’他说:‘和你一样。’然后我就劝他回学校。他只有17岁,他应当继续学习”【辍学学生-学生编号1302134】
普高与中职: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在同龄学生中,初中毕业能进普通高中的只有一半多(我国确定的中职规模是和普高相当),在本人上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有一个机制就是分流。一半学生可以在初三上半年直接去就读中职。
中职的理性选择:普遍对学校质量深感担忧
在中职,入学的学习要求相对比较低、学费也更低。对于那些无法上普通高中的学生,中职是继续上学的一个替代选择。那么为什么从初中辍学和没上普通高中的学生不上中职呢?为什么几乎三分之一的中职学生入学后退学?有些中职辍学学生甚至入学不到一年?
最近的一些研究已经开始质疑职业教育的质量。特别是,Loyalka et al. 发现上中职实际上导致学生的文化课成绩退步,而且专业技能也没有提高。实际上,我们的访谈也表明,农村地区的学生和家长也都认为中职质量差。访谈中很多学生表示,因为中职的质量很差,他们不会考虑去上中职。
“在初中我的成绩很差,所以就原打算去上中职。但我妈妈说没必要去上。她听说上中职没啥用,所以她就不让我去。然后学费也很贵,所以最后我没去上”【辍学-学生编号1325211】
“我想过去上中职,但我不喜欢那个学校。因为各种原因,我认为他们会骗我,大家都说那些学校是骗人的。我想去上普通高中,但我的成绩不够好。能去的话我还是想要去上普通高中”【辍学-学生编号1305146】
“我从未想过去上中职学校,因为我从其他上中职的同学那里听说了:花很多钱去上学结果和初中毕业没啥差别。我想我去不去都一样,所以我没去上中职”【辍学-学生编号3106346】
除了社会上普遍认为中职质量差,许多在校的中职学生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表明当前的中职质量确实比较差。学生感知到的糟糕的教育质量可能是中职辍学率高
“我在这所学校不开心,我们的老师不好,甚至比我们的初中老师还差。他们一点不关心我们,如果你想好好学习也可以,但是如果你不想好好学习,老师也不管。我们上专业课和文化课,但是没有人把文化课当回事。老师也从不在这些课上点名。我甚至也不学这些课,我只在乎我的专业课”【中职学生-学生编号1322104】
“我真的很后悔上中职,感觉中职是想方设法地骗我们。课堂很差,老师讲的没有人能听懂。我们就坐在那里,很多人整节课都在睡觉,每天都有一半的同学不来上课,每个人都很后悔来这儿”【中职学生-学生编号1103420】
“我刚开始去那所学校的时候还以为能学到点什么,可是一去那才发现什么都学不到,那里太乱了。一到考试的时候,老师就提前给我们答案,让我们考试时抄,那一刻,我心都凉了。很快就决定不上了”【辍学学生-学生编号3201214】
据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教育发展统计公报》,全国有职业高中3617所,比上年减少109所;招生148.40万人,比上年减少3.04万人;职业高中毕业生128.99万人,比上年减少12.88万人。近五六年来,职高就读人数呈下降之势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不同的学校,就是不同的世界。人生的分岔,从中学的分化开始,就已现出端倪。
相关链接:《中国高中的等级分化,比大学严重多了》
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有四类,中等专业学校(中专)、技工学校(技校)、职高和成人中专。中专毕业生认可度较低、技校又以技术实践为中心,职高便成了成绩一般但怀有大学梦的初中毕业生们的理想选择。
通往本科的道路阴霾密布,高等职业院校(高职)的发展则为职高生的升学深造开了一扇窗。
2006年,国家启动了高职版的“211工程”,目前全国有209所重点高级院校供考生报读。今年八月底,全国高职榜排名第一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宣布将会建设世界一流职业院校,是全国首例。
目前高职院校的数量占据了高等学校的一半,师生比与本科院校基本持平。麦可思最近发布的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近10年应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稳步上升,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2.1%,首次超过本科。
相关链接:《“听好了,不要和职高学生混在一起”》
在《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农村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农家子弟的比重逐年上升,目前已达到53%。高职毕业生月均收入连续五年增长,毕业3年后月收入5020元。
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流动的重要渠道,为农家子弟提供了阶层跨越和人生突破的通道。农家子弟要想融入城市,实现从“农村人”到“城里人”的角色转变,接受高等教育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径。“过半高职生为农家子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农家子弟拥有“跳出农门”的机会,能够过上比祖辈、父辈更加体面、更有尊严的生活。
相关链接:《“过半高职生为农家子弟”的喜与忧》
推荐图书:
作为一个移民社会,美国原本不像欧洲那样存在诸多阶层,因此现代教育在促成社会分层时起到的作用比他国更为明显。柯林斯基于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历史变迁和形成机制,指出其种种弊病,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对中国这样历史悠久的文凭社会,也极具借鉴意味。不过,书中激进地提出废除文凭,这恐怕很难,至少就目前来看,这应该被限制而非被废除,因为其它机制可能更糟。
三毛说:“没有根基的人,将来走任何一条路,都比那些基础深厚的人来得辛苦和单薄。”
2015年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显示,这些户籍仍在农村,但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中,有44.5%都从事的是第三产业。其中,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人数增长最快。
服务业中的年轻人会更多地接触到城市人,甚至于在很多人的眼中,杀马特和农村来的发廊小哥是可以划等号的。和发廊的时尚潮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所有行业中,服务业是薪资最低的行业。
在2015年,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为3072元,而居民服务、修理等服务业月薪仅为2686元。这些与人打交道的行业对外貌服装的要求也最高,在他们努力靠近城市审美,却被吐槽的土气发型和劣质服装背后,是这些务工青年们无力承担的生活负担。
休闲时间的缺乏也让他们跟城市生活隔绝。由于工资水平低,农民工收入的增长主要靠加班,甚至加班费占总收入的一多半,为了挣更多的钱,他们不得不主动选择加班。
这一情况在贫困地区的年轻女工身上更为明显,吕德胜等人的研究表明,仅有1.7%的女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内,50. 8%的女工工作时间为9-10小时,工作时长达10-12小时者占33. 9%,甚至有6. 8%的女工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
其中,服务业工作时间相对更长,比如餐馆服务员从早晨9点一直到晚上11点钟都需要工作。而对女工们来说,她们还要比男性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
此外,工作时间越长,人们选择室内休闲方式的比重就越大。在吕德胜的调查中,新生代女工日常休闲消费的最主要方式中排在前三的依次为,“上网”(55. 9 %)、“看电视”(15. 2%)、“睡觉”(13. 6%),而被城市女青年排在前三的分别为:“上网” ( 24. 5%)、“ 逛街” ( 17. 0 %)、“ 聚会”(13. 2%)。当城市青年们走进商店餐厅开始夜生活时,那些场景熟悉的搞笑甚至低俗的视频,才是农民工一天下来最大的放松。
相关链接:浪潮工作室2017年8月11日《底层农村青年 没有出路》
相关链接:《苹果爆雷冲击代工厂:工人上四天班、不加班拿底薪、梦想一地鸡毛》
参考文献
参考网站:南都观察-南都公益基金会
1、《即便考上名校,寒门子弟的挑战也远未结束》
2、《《我不是药神》:虚构的故事,真实的社会问题》
3、《乡村教育衰退,是因为家长和老师相互推卸责任?》
4、《年轻人何以成为“隐形贫困人口”?》
5、《“光棍危机”背后,是无数“消失的女孩”》
6、《有多少中国人,赚够了看大病的钱》
7、《中国式逼婚:一场面向单身青年的战争》
8、《教育还能改变命运吗?》
未完,待续
本文仅供交流,无任何目地性。鉴于作者写作水平有限,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