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践行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关注哪些,才能更为有效地破解“焦虑”。

有很多人如我一般,到了30岁突然发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于是如饥似渴的找来不同领域的书籍,吸收各种知识点:哲学类、文学类、经济类、艺术类……。

结果到后来越学越焦虑,“焦虑”成了所有人的口头语,每天都能听到。有些人问我,你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会有焦虑?是啊?!我已经很努力了,怎么还有“焦虑”?!

《吴晓波频道》里小巴问大头今天写的标题为压力、焦虑、失眠......我竟然是假的新锐中产?文章内,公布95%中产会感到经常焦虑或偶尔焦虑。

在践行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关注哪些,才能更为有效地破解“焦虑”。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吴晓波频道》

个人认为“焦虑”意识并非一定不好,反之人有了“焦虑”才会有进步的想法和意愿,本身这种意识已经已经赢过大多数人。只是不能停于“焦虑”,要从“焦虑”出发,往前迈步,梳理自己需求,列出学习计划,一步步践行,那么你将甩掉大部分的人。

在践行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关注哪些,才能更为有效地破解“焦虑”。

1.

同事A先生。每日里不停地听各种课程,据我所知他已经报了四门课程,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古典的《超级个体》、熊太行的(关系攻略》。我问他为什么选这几个,他说我在得到找,找订阅人数最多的。

这种人缺少一个概念——舍弃。

俗话说,专力则精,杂学则粗。人一旦将精力过于分散将会导致所学过于粗浅。当所学粗浅会导致人有一种没学好的想法,于是更为努力地学,更学不好,再努力一点,还是学不好,如此反复,加深“焦虑”。如果不破解便会成病。

破解之道只有一条,学会舍弃。留下最急需的,或是最有兴趣的。就像一个患癌症的病人,同时患有治疗时与所患癌症相冲突的另一种病,你不可能同时兼顾,必须舍弃,而且很容易做决定,因为对癌症的治疗更为紧迫。生活中或是工作中,我们如果做不了选择时,就用这种思路想想。

2.

B女士。和我一样喜欢写作,而且是从小就喜欢的那种。

她看了很多读书心得,写作体会,也觉得说的都有理,可是她说对于她没用。我便多问了一句,你写了几篇?“没有”“为什么”“还没准备好”

我想我大体知道原因了,这类人缺少一个概念——“尝试”。

说“尝试”是客气了,其实是没有实践的勇气,一件事物,一个想法,连实践都没有,又怎么能下定论说无用。

那么什么是有用?难道看了几篇文章,你就能行云流水地写出洋洋大篇?!听到一个有用的道理,你就能成为和别人一样的牛人?!那么多听几场马云的演讲,不是所有人就成了“马云”了?!

妈的,都不想继续说话了,没朋友的人,气死宝宝了!

3.

C女士。一直很努力,每天都是忙碌的学习、看书、听课,有一天碰到我聊起近期的体会。说看了很多书,听了很多课,可是过不了几天就忘了。这种情形和一年前的我一样。

这类人缺少一个概念——方法。

“方法”一词是来源于希腊文,含有“沿着”和“道路”的意思,表示人们活动所选择的正确途径或道路。

这里含有几个特别重要的元素:

①沿。意味着你得遵循合理、合适的规则,什么是合适?适合你的,对你有用,使你进步的就是合适,这样才能称为方法得当。

②途径(道路)。就是一件事物与另一件事物发生联系。如果一件事物能使另一件事物发生改变那么这两件事物便有联系。(百度解释,很到位,我一字未改。)

③正确。没有理解正确的重要性,那么人就会陷入无路可走的困境,你得寻找一条正确的途径,而判断是否正确的标准就是你的改变是不是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列举几个对写作有帮助的方法:① 听课,选对老师听。不是多优秀,而是你喜欢他的文字。切记不可听很多课,人的精力有限;②学习、看书、听课, 要学会做笔记。更要学会做对笔记,推荐“方格笔记本”,对我很有用,供参考;③ 不断的尝试写作。没有实践就没有进步,熟练会使一件事情变得简单;④ 总结。不停总结问题,总结经验,结合二者做调整。调整输入的内容,同时调整输出的方法,不是只有写作一种,也许你有很好的口才,那么可以用授课的方式做输出,或许会有更大的惊喜。

最后,说说很多人都缺少的一个概念——长期。

如果理解这个概念,就会知道进步和提升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只有将行为拉长,成效才会渐明,通常它总是躲在暗处观察、等待,甚至拖延。

它观望的那个人,或是几个人,在最后一段路,一段人迹罕见的路上,沉默寡言的走着。

那个孤独的人走在最后一段他不知是最后的路上,不敢回头,不敢听后面的人喊着算了……算了……的声音,也不敢看前方,他只看脚下,只是盯着前方一米,甚至是几厘米的前方,不停打气,不停喘气,不停地走着。

然后,成效或者说是它的潜台词成功,突然从暗处跳出,露出它狡诈,嬉皮笑脸的死样。可那个孤独的人却像是不认识它,只一味地埋头,专心致志地走着他的路。

成功笑眯眯地看着他,嗨!是我,我是成功,我来了,你可以停下来了,不用再走了!它大声喊到。可是那个孤独的人依旧不理会,只一味地埋头,专心致志地走着他的路。

成功为了诱惑他,便拿出更多的成功,更大的成功奉献给他。可是那个孤独的人依旧没搭理,只一味地埋头,专心致志地走着他的路。

成功突然无趣,又好奇心作怪,不愿离去,它就是不相信有人能在巨大诱惑面前坚挺。于是它一直跟着这个孤独的人,并随时用不一样的成功去引诱他,但是一直没成功。

直到有一日,那个孤独的人自己请成功离开,他说,我不再需要你,因为我已找到比成功更为有用的东西。

这个漫长的故事表示,人需要长期的坚持才能拥有获取成功的资格,而这漫长的过程中,我们会因为没有成功而焦虑,这是正常反应,也是符合人性的,这时的我们不是要气馁,而且要学会对自己宽容,放下自己的不安,用知识填补你的空虚,治疗你的焦虑,不争一时得失。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践行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关注哪些,才能更为有效地破解“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