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648294
编辑: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
声明:仅做学术分享,侵删
小伙伴们,对于只能发EI,水会,OA SCI期刊那种,自己看到都觉得很垃圾的idea,你认为有发表的价值吗?
作者:Jeremy Zhou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648294/answer/1030507968
我认为这个水的idea该不该发要看自身的情况。
情况1. 假如,马上毕业就缺那么一篇OA SCI或者EI之类的,那就发。火烧眉毛了还不发那不是认不清形势么。只要这个水的idea也是idea,而不是靠弄虚作假编造一片文章,我认为就无伤大雅。
情况2. 假如,不是那么着急毕业(可能刚博士第一年),那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你自己都认为idea水,为什么要发呢?总发水文,很可能就形成路径依赖了,后期很可能只能发水文,idea质量也都不行。“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私以为科研很多时候也是这样。刚入门的研究生发一点水的idea也算是一种入门的过程。但是如果发了好几篇,还在那只发水idea,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再说说题主说的OA SCI期刊:以我最近审稿的情况举例。之前帮IEEE Access审过一篇文章,发现太水了。后来再找我审稿,扫了一下abstract也都觉得太没意思,所以都拒绝了。这里不是说IEEE Access不可能有好文章,好文章肯定有,毕竟不少人急着毕业,把好的工作也都投在这个审稿快的OA期刊上。但是总体来看,这个期刊上的文章整体平均水平不如Transactions。所以大体上看,发表在更高水平会议/期刊的文章大概率比低水平的质量要高。
最后谈谈对水idea的看法。
水不水其实是可以从不同的时间尺度上来看。
以我所在的计算机NLP方向为例。其实近些年,整个领域进展迅速,颇有CV当年的架势。顶会ACL上每年文章指数形式增加,这里面accepted的文章也是四里挑一,按说其实没有那么水。但是实际上,NLP领域近几年的成功能从更大的时间被人记住(有资格进教科书)的工作,可能只有seq2seq、attention、Transformer和ELMo/BERT。其他的工作不是没有价值,而是划时代的工作推出之后,这些incremental work就被远远甩在身后并迅速被遗忘。绝大多数人(>99.99%),比如像我,估计一辈子也不会做出这种划时代的工作,但能说这些idea水吗?是不是PhD白读了?我认为不是。
放在小的时间尺度上,这些incremental work也有自身的闪光点。并且,从头做一个哪怕水的idea,经历proposal,反复做实验,反复修正idea,撰写论文,修改论文,投稿等过程,也是对自身能力的锻炼。
所以说,放心吧,虽然你认为你的idea很水,但其实很多研究生连水的idea也没有。只要不是一直水,明天的idea能比今天的好,那就行了。
作者:Bruce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648294/answer/1029508430
这就很工资比较低,应不应该去上班一样。
1,要看能力,也要考虑需求。你要是能力强,会去做很水的project吗?相反,你要是能力不够,你宁愿就是不做,也不毕业吗?就像宁愿饿死也不做3-5千一个月的工作吗?
2,要看时间成本。你要是刚完成一个大课题,还没想好下一个好课题,却有一个小课题,或者空余时间可以处理好的,会不去做吗?。就像月薪2万,有人跟你说,这周每天晚上花半个小时帮我处理个业务,给你3千,做还是不做?
3,很多人其实根本分不清水不水,包括专业人士。提出1+1为什么等于2,蠢不蠢?要不是有那么多专业人士或者媒体宣传,说解决这么问题多么厉害,这个问题多重要,相信普通大众看不出来。
总而言之,不管其他,你不偷不抢,没造假,不太影响你做其他,为什么不做呢?
当然,一直都去想着做些水文,就没必要了吧。考虑考虑适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衡量,取舍。
以上。
作者:可惜我是射手座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648294/answer/1030958374
科研工作有四个评价纬度:创新性,深入性,系统性,实用性。
而创新性只是其中的一个纬度而已。
只要你的文章能达到上面四个维度中的任意一个,那么就有发表的必要性:
(1)新的idea;
(2)比过去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3)你之前研究内容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有实用性的潜质,
当然,这只是学术角度的评价。如果考虑个人前途,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
下面是具体的讨论
创新性,最好理解,也是现在所倡导的高水平论文。如果看的文献足够多,你会发现,绝大部分的所谓高分文章的idea都是新瓶装旧酒,换个包装欺骗读者而已。
创新性也分高低。
相比论文式的创新,科研人员更看重原创性。
国内生化环材领域发表了大量的高水平文章,创新性毋庸置疑,但是都是在给国外科学家打工。国外大牛提概念,国内一帮人去自带仪器经费帮他实现他的想法。举个例子,比如电池领域,国内做出各种形貌的材料,把电池性能刷的飞起。但是,原创性的代表科学家、科研成果,却寥寥无几,甚至是没有。
一些高水平论文,往往是合成了一个新颖的形貌,性能很逆天。然后,发表了一篇通讯。但是,这个材料的形成机理,以及高性能产生的原因,作者往往泛泛而谈,一笔带过。还有些高IF的文章,你读完以后,除了感慨性能真牛之外,也没有啥可说的。
这种工作的好处是,可以收效快,毕竟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坏处就是,读完之后,往往产生更多的疑惑,而且文章中的很多解释无法和现在的主流认识自洽。这也是,为啥有些科研人员尽管发表了很好的论文,大家仍然称ta为水货。
相反的一些代表是,喜欢发表一些长文,把每一幅图的每一个信号,都解释的特别透彻。有些功底深厚的,甚至会把这个实验方法的演化历史都给普及一遍。发表的期刊也不是影响因子特别高的,但是都是老牌专业期刊。遇到这种文章,你会有一种自愧不如、相见恨晚的感觉。
一个科研项目,当主要工作完成以后,仍然会有一些细枝末节的工作(不代表不重要)需要完善,或者研究的内容需要适当拓宽。
这个时候,也许内容本身没有特别新(甚至不做实验都知道结果),也发表不了很好的工作。但是为了体现研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需要把这些工作完善。
写过大论文(即学位论文)的就懂这个道理。小论文只要创新就可以了,但是学位论文要体现在读期间研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实用性的巅峰是工程院院士。
如果你的研究可以转换成市场上的产品,那么即便有人说你水,那又怎么样?让他们酸去吧!
作者:Chain rule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648294/answer/1028096996
我觉得idea没有水不水,只分有意义和没意义。重点在你的这个idea不论再怎么简单(也许是你所谓的水)只要是会对任何人的接下来的工作或者话题有补充/支撑/阐述的作用,那么就有发表的价值。
在我看来,“水”是形容工作的。一个完美的天才idea,如果简单论证,草草收尾,没有引申和挖掘,那么这个工作也是水的。在很多情况下,读者看的是作者对这个idea/规律/工作的深度思考和继续挖掘。一个哪怕再简单的工作,只要有意义,如果认真系统的去做,都有发表的价值。“水”与“不水”更取决于作者的态度。
再者说,你多虑了,只要期刊愿意收,就说明多多少少有价值。很多简单基础的工作也发表在二/三区期刊上,只要态度端正,还是值得一读的。
最烦有的作者跟风炒冷饭,测几个实验数据一解释,说几句不疼不痒不负责任的话,看似做了一定工作,其实根本没有思考。这样的工作哪怕侥幸发在好期刊,也会被人鄙视。
作者:David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648294/answer/1028921319
我觉得首先要看怎么定义这“很水的idea”。我认为只要是对社会有应用价值对其他科研人员有参考价值(别的科研人员可以在你的研究结果上进一步做研究或你的科研结果帮别人排了雷,让其他科研人员少走了弯路)的研究就不是“很水的idea”,发表出来是有价值的。相反没有上述提到的价值,那么这种研究就是很水的,发表出来浪费人力和物力资源,还是别发表了好。
举一个例子,现在很多期刊陆陆续续接受阴性结果的发表了,比如Scientific Reports和PloS One。阴性的结果就说明这个研究的idea行不通。水不水?不一定水。如果别人不做你这个实验不知道这个idea行不行得通,就说明你的结果对别人有参考价值,可以帮别人排一个雷。如果别人不做也知道你这个行不通,那这个idea就是真的水了,还是别发表了吧。
作者:小莊同学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648294/answer/1030645394
以下从不同(普通)人的角度来聊聊这个问题。
1. 对于准备申请博士的普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来说,GPA刚过3.5,科研经历接近零,学校一般般,各种背景都不出色。这时候如果能水一到两篇C会的一作,至少可以证明自己有决心要读博士,并熟悉了写论文的流程。申请普通院校时会有些许帮助(是个轻微的加分项,至少能要到强推)。
2.对于普通的低年级博士生来说(比如说我),如果老板允许,还是可以一步步来发。比如说先发篇B会,积累够了再发A会。不必一步跨到点。当然,发A会的idea要好,解决的问题是前沿的\有挑战性的。这个阶段,水idea可以发,但不能一直水(水多了是个减分项)。
3. 对于普通的高年级博士生来说,要分两种情况讨论。第一种,无心科研,专心求职(e.g., 专心刷题去大厂拿大包)。这时候,如果水paper可以混到毕业,何乐而不为?第二种,准备申请教职,那就已经不需要看这个回答了。此外,再以CS的博士生为例。我观察到,确实有部分博士生水了一大堆文章然后毕业去业界小厂继续当个“科学家”。随着市场越来越饱和,这样的好事不一定能轮到将来的毕业生。
4. 对于普通的科研从业人员,我留意到,或有为了评职称而水(mai)paper的情况。这情况确实不值得鼓励,但事实存在。
5. 对于在业界从事科研的普通人,为了满足KPI,水一大堆文章混日子,也不是没有的事。以我浅薄的科研资历暂不足以点评到这程度。
总结一下,水文章很容易上瘾,但要明晰水的目的,以免过于依赖。
作者:大漠孤烟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648294/answer/1026096252
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idea水不水和你是否应该发表,没有必然联系。我想从三个方面来分享本人的一点看法。
首先,什么叫好的想法什么叫不好的想法,这问题必须首先搞清楚。必须首先说明一点,做基础科研不要一上来就考虑实际应用,本来这就不是基础科学的研究内容,以一个基层人员的眼界和能力,这也不是我们能妄自判断的。想法好不好,最主要就是对科学发展的意义,对人们认知和改造世界有什么启发,新颖性是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在我看来,不是别人没做过就是好想法,而是只要别人做得不完善,而你能做得更好,这样的就是好想法。有一些想法看起来是废话,或者说人家已经做过了,但不一定你不能碰,很多重大科学发现都来自对前人工作的补充,再研究甚至是颠覆。有的想法看似很新颖,但是你做不明白,或者你们课题组没有条件做,那这对你来说也不是好的想法。一旦遇到不好的想法,就不要做,或者已经做了,但结果不如人意,原因比较清楚,这时候就应果断放弃,更不用谈做到写文章发文章这个层面了。一个研究生乃至研究员,必须要有舍弃无用思路和开辟新想法的决心,而不是做重复劳动。
其次,在我看来,一个好的想法,只是一篇好文章的一部分,好的想法决定文章的上限。但完成度决定的是下限。
站在学生的角度,我们评判一篇文章,往往是首先看他的想法好不好,毕竟很多时候我们也就是看一个想法。然而到了我们自己发文章的时候,你这个文章的科学性,你的想法多大程度上被你实现,你在多大程度上让审稿人和编辑认可你的想法,这个才最终决定你的文章会被什么刊物接收。无论你的想法多新颖,多么天马行空振聋发聩,如果你的文章前言乱七八糟,研究过程不充分完整,结果与讨论条理不清晰论证不严谨,再好的想法也发表不了,还不谈文章好不好了。反而是一些看似想法不够新颖的,例如有其他答主已经谈到,很多发到CNS上面的工作,并不是基于什么特别新颖的想法,人家能发很好的文章,更多还是基于高完成度的。
以我们电化学储能领域为例,你做一种新的电池材料,你的循环比容量高一些,这就是你的核心想法,似乎也算一个想法了。但是你说你材料好,它的各方面综合性能怎么样,有提高有没有相应的牺牲,为什么你能实现高容量?这些东西要是说不清楚,你就是真能实现续航一千公里,那也白搭,可能发一个最多if10的杂志顶天了,能源材料里10可真不算很高。反过来你能把道理讲得特别明白,让所有人心服口服,哪怕你的性能不见得多么好,这也会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最后,真的不要过分纠结自己的东西,究竟有多大意义,甚至有没有意义。一来没有必要,二来也不是基层人员能够考虑的问题。
可以这么说,在学校里让你做的东西,绝大多数都没有意义,有意义的往往不会随随便便拿来,让你在学校练手。站在国家角度,本来就没指望大家毕业了全都去搞科研,多数人读书真的是对科研有兴趣还是仅仅是混文凭,金主爸爸们心里都是有数的。对学生来说,我们做工作最根本意义就是训练你的科学思维,同时想办法发文章让你毕业,至于对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有没有意义,那是你的老板,是基金委们需要考虑的问题。说个政治不正确的话,老板让你做一个工作,你就没有质疑老板的这个选项,老板会根据你的结果来判断要不要你继续推进的。而发文章这事,很大程度上就是让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一个事情。又不是让你去造假,而是需要你充分挖掘自己的工作到底有什么意义,说白了也是推销自己,一个研究生毕业出来,要是这个事情都做不好的话,走上社会基本也是废人一个了。
作者:youfuta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648294/answer/1026591909
其实我有时觉得大家对科研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科研探索,除了深度,还有广度
像生物换个物种,或者材料换种物质,也会被叫做水
但不同对象的规律也不一定就一样啊,谁知道是共性还是有特殊案例呢,虽然做的不是前沿,很难有什么创世纪的大发现,但铺广度也不是没有意义。不然你还指望不做模式生物或者不做热门材料的实验室整出点前沿才发文章吗?
我看那些高影响因子的文章,甚至不乏cns级别,有些idea也平平无奇,甚至有些在几年后技术革新,当时的结果后验起来还有不少问题。但有些结果着实有趣,而且大部分的完成度之高令我难以望其项背
我觉得有两种情况可以明确称为水的情况
1.文不配位,比如文章配不上期刊、第一作者、实验室等等
2.非前沿,完成度低,无后续研究,对基本已有定论的结果验证且无新结论或者使用过气的方法探寻更好的方法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在我看过的文献里sci比较少见这种现象,怎么说也会有一些创新性,国内期刊偶尔能看到一两篇。
至于还没达到基础学术规范的文章也没资格称为水
但就算是文不配位的情况,有些特殊情况也不是不能理解,当然相应的背负些负面评价也很正常,比如
1.新手入门时期,发一两篇练练手
2.恰饭的刚需
那些不求名利,奉献一生只为将科研做到极致的科学家固然令人钦佩,但大部分科研工作者还是普通人,该恰饭还是要恰饭的
作者:笛荻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648294/answer/1026711497
根据我目前短暂的文献调研经验来讲,世界上没有水的idea,只有不会包装的人。
不管多水的idea,做好实验设计,出几张看着赏心悦目(指配色)的数据,做个牛逼哄哄的仿真,再加上不明觉厉的理论分析,真的就能发到上面各位答主说的牛逼期刊。
当然你得紧随时代热点,人都在搞水凝胶,人都在搞深度学习,人都在搞仿生,完后你整了个听起来(当然只是听起来)土掉渣的主题,那就发不成了。
谁都知道土才是第一生产力,土就是战斗力,可人学术期刊不管你这些,我们做研究的“科研人”,要“超前”,可以没有应用价值,但大饼一定要画的够大够圆。
作者:公孙金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648294/answer/1029343696
很多研究人员的起步阶段都是这么过来的。
科研过程一方面工作价值很重要,另一方面工作流程也很重要。哪怕水一篇文章,了解科研流程也是对将来的工作有帮助的。
我刚刚完成的那份工作也是看了一个不知名会议的小文章找到了灵感才完成的。有时候你觉得这个没有什么价值,说不准会帮助别人灵光一闪。
但是了解了流程之后,不要一直水了,踏踏实实做几份有价值的工作。
作者:水木君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648294/answer/1026932015
决定文章档次的不仅仅是idea,表征手段、文章的写作、讲故事的逻辑都非常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是同样的idea、同样的实验数据,不同的人写出来的效果会完全不同。
很多东西你从这个角度去写会很低端,但换个角度就完全不一样。所以学术写作不仅需要作者具有很深的积累,还需要宽泛的知识。好的写作可以将文章提高一个档次。
当然总体来说还是质量为王,真正好的idea不管发表在哪个期刊上总是会闪光的;水文即使靠表面包装或者关系裙带能够发表在好的期刊,但也禁不住时间的考验,最终会被历史遗忘的(其实现在大部分论文都是在灌水,会被历史记住的不多)。
所以,如果你有时间、缺文章就发吧。毕竟写文章的过程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锻炼,而且这个过程会让你成长很多。
但需要指出的是,其实写一篇水文和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你需要花的时间和付出的精力相差并不会太大。因此,如果你有更好的idea和数据,或者对文章的需要并不急迫,就不要写。
作者:ninghaoo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648294/answer/1027367636
问心无愧就好,但不要仅仅为了“恰饭”。
即使现实中有很多的艰辛让我们不得不对现实进行妥协,我也不认为大张旗鼓地宣扬所谓的“恰饭”,“生存”是正确的。
大不了可以不吃学术这口饭啊。
这问题有些答案说某些science文章水,然后用来justify其他人也应该水论文。拜托你搞清楚到底是人家发了science成了大佬,还是人家是大佬所以才能发science。
另外
有些文章,旁观者看着水,但是作者不一定这么认为啊。学术圈每个人做到问心无愧就好了,自己觉得水的东西,就多打磨一下,直到自己觉得满意就行了。就跟拍电视剧一样,用心拍的总还能看下去,怕就怕剧组为了捧流量鲜肉连良心都不要了。
让每个人都满意,怎么可能。
就怕明知道自己的工作是灌水,没有效果,还要硬往上挤。Idea垃圾不可怕,可怕的是造假的idea。求而不得,容易出现后者的情况。
但是在这之前也要审视一下有没有对一个文章质量的判断能力。发现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供系统性思路;提供新颖思路;搭建tool方便社区。通向罗马的路还是很多的。你的文章里抓住了一条,这文章便不会太离谱,而不是看文章的公式量是不是吓人。
如果你真的过不了自己这关,那就不要过了,那就按照自己的品位去搞科研。
怕就怕,部分人啊,没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了问题还不重视解决,看见别人解决了问题还要鄙视人家解决方案的难度不高不fancy不exciting没有腾空翻720度接托马斯回旋程飞跳一个漂亮的灌框。
不熟悉的事物,看上去都很exciting;任何东西看久了,都会变得不exciting。
作者:流血小雪人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648294/answer/1026954298
为什么不呢?
于私,帮助毕业,升学,评职称。就算不考虑这些体制问题,退一万步讲也锻炼了自己写paper的能力,把一个不起眼的idea完善成一个很完整的故事未尝不是一种挑战。其实很多的导师都是这样,小体量的数据或者不成熟的idea要不断打磨完善,最终学生成了受害者。所以私以为没必要有这样的科研洁癖。
于公,你认为是很low的idea对别人而言可能并不是,而有时你认为你花了大力气所完成的研究在别人眼里却是一文不值。所以既然有想法,哪怕只是前进了一小步,就写了发吧!
作者:Euphemis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648294/answer/1031460388
如果确实尽力了,为什么不发呢?
只要是研究问题make sense,研究方法正确,结果真实且有填补哪怕一点点空白,就是在为知识做贡献,应该分享出去。
一个人能做出怎样的研究,和天赋、研究积累、资源以及运气都相关,每篇都是大新闻的人毕竟少。
要是以后不走科研的道路,以paper的形式记录一下这一小段科研经历,挺有意思的。要是以科研为业,路还长,慢慢进步,回过头来,每篇paper都记录了不同时期自己的研究故事,未必有高下之分。
作者:mumu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648294/answer/1028952894
idea本身并不值钱,实现才值钱。
或者换句话说,你至少要说明这个idea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
我觉得这种都是持续训练的结果,自己成不成长最重要。
而且我相信只要期刊愿意收,就说明多多少少有价值。很多简单基础的工作也发表在二/三区期刊上,只要态度端正,还是值得一读的。
不断更新资源
获取更多精彩
长按二维码扫码关注